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第一章-集合(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2、集合运算:交、并、补.{|,}{|}{,}AB x x A x B A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三)简易逻辑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第二章-函数一、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 (2)值域:(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①定义:偶函数:)()(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⑴若当x 1<x 2时,都有f(x 1)<f(x 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⑵若当x 1<x 2时,都有f(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10(≠>=a a a y x且的图象和性质图 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⑴对数、指数运算:⑵x a y =(1,0≠a a )与x y a log =(1,0≠a a )互为反函数.第三章 数列1. ⑴等差、等比数列:(2)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2()1(111n s s n a s a n n n第四章-三角函数一.三角函数1、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 ;180°=π ; 1rad =π180°≈°=57°18ˊ;1°=180π≈(rad )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2、弧长公式:r l⋅=||α. 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扇形3、三角函数: r y =αsin ; r x =αcos ; xy=αtan ;4、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αααtan cos sin = 1cos sin 22=+αα6、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公式8、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cos2α=αα22sin cos -=1cos 22-α=α2sin 21- tan 2α=αα2tan 1tan 2-。
辅助角公式asin θ+bcos θ=22b a +sin(θ+ϕ),这里辅助角ϕ所在象限由a 、b 的符号确定,ϕ角的值由tan ϕ=ab确定。
9、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 α 0 1 0 cos α 1 0 0tan α 0 1 不存在 0不存在cot α 不存在 1 0 不存在0 10、正弦定理 R C B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c 2 = a 2+b 2-2bccosC ,b 2 = a 2+c 2-2accosB , a 2 = b 2+c 2-2bccosA .面积公式:11.)sin(ϕω+=x y 或)cos(ϕω+=x y (0≠ω)的周期ωπ2=T .12.)sin(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2ππ+=k x (Z k ∈),对称中心(0,πk );)cos(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πk x =(Z k ∈),对称中心(0,21ππ+k );)tan(ϕω+=x y 的对称中心(0,2πk ). 第五章-平面向量(1)向量的基本要素:大小和方向.(2)向量的长度: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22a x y =+(),a x y =(3)特殊的向量:零向量a =O ⇔|a |=O.单位向量a 为单位向量⇔|a |=1.(4)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2121y y x x (5) 相反向量:a =-b ⇔b =-a ⇔a +b =0(6)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7).向量的运算 运算类型 几何方法 坐标方法 运算性质向量的 加法 1.平行四边 形法则 2.三角形法则向量的 减法三角形法则AB BA =-,AB OA OB =-数 乘 向 量 1.a λ是一个向量,满足:||||||a a λλ= 2.λ>0时, a a λ与同向;λ<0时, a a λ与异向; λ=0时, 0a λ=.向量的数量积a b•是一个数1.00a b==或时,0a b•=(8)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a∥b(b0)01221=-=⇔yxyxba或λ(9)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a⊥b⇔·b=0 ⇔x1·x2+y1·y2=0(10)两向量的夹角公式:cosθ=||·||·baba=222221212121yxyxyyxx+•++0≤θ≤180°,附:三角形的四个“心”;1、内心: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的交点2、外心:外接圆的圆心,垂直平分线的交点3、重心:中线的交点4、垂心:高的交点(11)△ABC的判定:⇔+=222bac△ABC为直角△⇔∠A + ∠B =2π2c<⇔+22ba△ABC为钝角△⇔∠A + ∠B<2π2c>⇔+22ba△ABC为锐角△⇔∠A + ∠B>2π(1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定理: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第六章-不等式1.几个重要不等式(1)0,0,2≥≥∈a a R a 当且仅当”取“==,0a ,(a -b)2≥0(a 、b ∈R)(2)ab b a R b a 2,,22≥+∈则 (3)+∈R b a ,,则ab b a 2≥+;(4)222)2(2b a b a +≥+; ⑸若a 、b ∈R +,,则),()2(222R b a b a b a ∈+≥+ ),(22222+∈+≤+≤≤+R b a b a b a ab b a ab ; 2、解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 )0(≠>a b ax①⎭⎬⎫⎩⎨⎧>>a b x x a ,0 ②⎭⎬⎫⎩⎨⎧<<a b x x a ,0 (2)一元二次不等式 )0(,02>>++a c bx ax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一、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公式1.两点间距离:若)y ,x (B ),y ,x (A 2211,则212212)()(y y x x AB -+-=2.平行线间距离:若0C By Ax :l ,0C By Ax :l 2211=++=++则:2221BA C C d +-=注意:x ,y 对应项系数应相等。
3.点到直线的距离:0C By Ax :l ),y ,x (P =++ 则P 到l 的距离为:22BA CBy Ax d +++=4.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0)y ,x (F bkx y 消y :02=++c bx ax ,务必注意.0>∆若l 与曲线交于A ),(),,(2211y xB y x 则:5.若A ),(),,(2211y x B y x ,P (x ,y ),P 为AB中点,则⎪⎪⎩⎪⎪⎨⎧+=+=222121y y y x x x6.直线的倾斜角(0°≤α<180°)、斜率:αtan =k7.过两点1212222111),(),,(x x y y k y x P y x P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12()x x ≠8.直线l 1与直线l 2的的平行与垂直(1)若l 1,l 2均存在斜率且不重合:①l 1⇔⊥⇔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212121C C B B A A ≠=⊥⇔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名称 方程斜截式: y=kx+b 点斜式: )( x x k y y -=-两点式: 121121x x x x y y y y --=-- (x 1≠x 2 )截距式: 1=+bya x一般式: 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零)10.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 222)()(r b y a x =-+-,半径圆心,----r b a ),(。
(2)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0422>-+F E D,)2,2(圆心----ED 半径2422FE D r -+=特例: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是:222r y x =+.注:圆的参数方程:⎩⎨⎧+=+=θθsin cos r b y r a x (θ为参数).特别地,以(0,0)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为 (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给定点),(00y x M 及圆222)()(:r b y a x C =-+-.①M 在圆C 内22020)()(r b y a x -+-⇔ ②M 在圆C 上22020)()r b y a x =-+-⇔( ③M 在圆C 外22020)()(r b y a x -+-⇔(4)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圆圆C :)0()()(222 r r b y a x =-+-; 直线l :)0(022≠+=++B A C By Ax ; 圆心),(b a C 到直线l 的距离22BA C Bb Aa d +++=.①r d =时,l 与C 相切; ②r d 时,l 与C 相交; ③r d 时,l 与C 相离.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一、椭圆1.定义Ⅰ:若F 1,F 2是两定点,P 为动点,且21212F F a PF PF >=+ (a 为常数)则P 点的轨迹是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