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专题汇编2020年2月1.[2020·昌平高三期末]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朋友圈,请从《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红岩》、《老人与海》中选择两个人物,描述他们朋友关系的情节。
要求:描写为主,符合原著,150字左右。
【例文参考】若说老渔人桑迪亚哥还算有朋友的话,唯一跟他学捕鱼的小男孩马诺林大概是唯一一个。
老人的性格太孤僻了,他不擅长与人交流,但实际上真正和他相处过,就知道他是一个内心多么丰富的人。
如果不是父母的强行阻止,马诺林一定会和老人一起踏上征服鲨鱼的旅程。
而当老人独自完成征战,失败而归,马诺林愿意继续与他学习捕鱼,成为他最好的精神安慰。
他们尽管并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但一个的精神已经烙印在另一个人之上,成为真正的忘年之交。
【题目解析】本题考査对古今中外名著的解读能力,名著人物照朋友圈,这就要求考生要选择一个中心人物,要围绕着对中心人物及次要人物关系上进行作答和分析,要注意在分析人物关系的时候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节內容。
如《边城》中外祖父与帮他看船的老头子、《平凡的世界》中少安与少平的兄弟情、《红岩》中彼此信任的革命同志、《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与马诺林等,不同的友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抓住特点来描述。
2.[2020·昌平高三期末]作为北京新高考改革“3+3”模式的第一届学生,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为高一同学提出学习建议。
要求:合理、具体、切实,150字左右。
【例文参考】“3+3”模式是高考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我们学习者的自主状态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选择合理的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辨析,现在我们就需要很好的去调试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将最为有效的学习效能投入到学习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深层次的领悟知识学习的具体方法。
【题目解析】本题属于提建议,要符合实际,要顺应生活实际的内容,更要具备可操作性,作为高三学生给高一学弟的建议,可以从如何改善学习方法,如何将精力投入到主要学科之中,以及怎么样高效率的进行学习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但所提的建议一定要具备可操作性,不能胡编乱造。
3.[2020·昌平高三期末]当代榜样时时感染着我们。
请以“榜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和敬佩之意。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例文参考】榜样欣赏你的杰作令人无比敬仰,聆听你的故事让我热泪两行。
你用你那火热的青春,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你用你那钢铁般的意志,为理想插上金色翅膀。
你花五十多年开采的绿色金矿,让全世界点赞夸奖。
你就像一张闪光的名片,飘扬在亲的胸膛。
学习你的精神我们充满力量,赶着你的脚步万众士气昂扬。
跟定旗帜引领的方向,复兴重任扛在肩上。
锦绣山河靠我们细梳妆,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江南塞北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誓把祖国建成天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理念孕育出新的辉煌。
【题目解析】本题要求以“榜样”为题,写诗歌或抒情文字,表达赞美与敬佩。
首先要拟定一个作为“榜样”的对象,如令人敬佩的军人、消防员,使人肃然起敬的科学家,在普通岗位兢兢业业工作的人等,再在文字表述中写出他们的事迹以及自己所受到的感动即可。
4.[2020·朝阳高三期末]《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是高中必读书。
有的同学不爱读书,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部作品,写一段话来为它“代言”,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要求:符合原著,有感染力,150-200字。
【例文参考】《老人与海》是一本让你很快理解什么是执着,什么是坚强的书。
通过和大鱼的斗争,老人所展现出的毅力和勇气是无畏的。
老人和大鱼的斗争结果是被打败了,可是在老人的人生中,却并未失败。
每个人在自己的奋斗生涯中,都可能被打败,但如若你提前放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恰好,海明威通过了《老人与海》向我们揭示:人总要遇到挫折,但在每一次的抗争中,都不能放弃,勇敢拼搏和抗争,最终你自然会获得五星的胜利。
【题目解析】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
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
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
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2020·朝阳高三期末]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20年5月1日全面施行,届时全市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请你参照下面的分类标准,写一则顺口溜,向居民宣传相关的分类知识。
要求:朗朗上口,易记诵。
不超过100字。
可回收物:报纸、纸箱、饮料瓶、易拉罐等厨余垃圾:菜叶菜帮,剩饭剩菜,果皮树叶等有害垃圾: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等其他垃圾:如保鲜膜、塑料袋、纸巾等不属于上述三类的【例文参考】绿厨厨,黄其其,红危危,蓝宝宝;报纸、纸箱、易拉罐可回收,丢蓝色;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油漆有危害,丢红色;菜叶菜帮,剩饭剩菜,果皮树叶是绿色;保鲜膜、塑料袋、纸巾其他用灰色。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要求写一则顺口溜,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要达到朗朗上口,易记诵的目的,就要注意押韵和通俗易懂的特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不能过长,这样不容易记忆。
6.[2020·朝阳高三期末]语文课上有“你来描写,我来猜诗”的互动环节,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择其一,写一段文字描绘画面,让其他同学能猜出你描述的诗句。
要求:描写生动具体,不出现诗句中的字。
不少于100字。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c)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例文参考】(a)一片白雪皑皑的天地下,天空飘着雪,没有一点声音,一片沉寂,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动物的身影已经不见,所有道路都不见鞋的印记。
树枝被打扮得像美丽的白珊瑚,地上也盖了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纯洁,那么晶莹,大雪把大地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b)竹子往下深深的扎进了石缝中,土壤和稀少,于是便往四周延伸开来,紧紧地握住脚下的泥土,努力生长,面对风吹雨打依然坚强挺拔,伸开枝叶,吸收阳光。
在一个夜晚,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因为已经深入泥土中,所以才没有被狂风吹走。
(c)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尽管风高波急,那激起的波涛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它们的拼搏为乐。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此题是对诗句画面的描写,而且描写的内容不能偏离诗句内容,不然就不好猜出诗句,描写的语段中还不能出现诗句中的字,字数不少于100字。
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重点描写有关“大雪”的画面,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是“竹子”,诗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描写的是在激流中“游泳”的画面。
7.[2020·东城高三期末]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
请你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读谈你对他(她)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例文参考】《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平是一个穷困而有知识的农村青年,他务实、高傲、矜持、奋进,勇于听从内心声音和精神召唤。
虽然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在五味杂陈中行进,但他身上那种虽遭遇诸多困难和坎坷都都无法磨灭心中信心和勇气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走向美好的明天!【题目解析】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
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
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
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8.[2020·东城高三期末]近期校学生会要组织一次活动,围绕“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法律强制,还是教育引导”展开辩论。
请确定你的立场,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150字左右。
【例文参考】我的观点是: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教育引导。
针对目前的垃圾分类情况,垃圾分类越来越普及,但是由于长久的生活习惯和人口基数大。
不可否认,目前这项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回收人员坦言说:在生活中,自觉坚持参与垃圾分类的人仍然不多。
“硬来”不是居民区工作的好办法,如何施“巧劲”才是关键。
先从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实际意愿出发,于是各居民区都陆续召开会议,层层开展民意调查,收集归纳老百姓的顾虑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才制定了符合各类型小区情况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所以,教育引导应该是主要的策略。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的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围绕“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法律强制,还是教育引导”展开辩论。
请确定你的立场,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150字左右。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辩论的内容,“垃圾分类,主要靠法律强制,还是教育引导”,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阐述。
如果选择“靠法律强制”就应该强调依法治国,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果选择“教育引导”就要强调教育引导的作用。
在写作时要紧扣题目要求,注意修辞手法和字数要求。
9.[2020·东城高三期末]古人说“书犹药也”,它们或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或能强健体魄、滋补身心……请结合一部名著,谈一谈它的“药效”。
要求:符合名著内容,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例文参考】古人说“书犹药也”。
《富兰克林自传》就是一部具有药效的书。
药效是:治疗缺乏斗志,前途不明,迷茫的病。
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阅读这本书,与一个伟大心灵对话,收获一份人生修养的智慧。
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这位伟人,并不是那么完美,那么神话,而是自己年少的时候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迷茫,也有过错,从他自己走过的很多弯路中来教育后辈的年轻人。
就像是你的朋友一样亲切。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的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请结合一部名著,谈一谈它的“药效”。
要求:符合名著内容,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解答本题就是要抓住“书犹药也”的作用,找到它们各自的功效进行阐述。
例如例文里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