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前思考:1、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

2、正确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认识时间教学之前老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一个正确地把握,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也可以请学生当小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由于还没有学过乘法,所以在教学分钟的时候,只能让他们5个5个的数。

但是有一些孩子在数大格时,由于手和嘴在数的时候不一致,往往出现多数5分或少数5分。

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而且已经知道分针指向6是30分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时,教学生不到30可用5、10、15―――依次数下去;而对于超过30分,可以教他们从分针指向30分处开始数30、35。

也可以记住特殊的数字3、6、9指向的分别是15分、30分、45分,然后接着数较快。

4、接近整点钟时刻的认读,例如7时55分、4时55分这样的时间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

时针靠近大数,学生容易取大数,如把7:55分看作8:55。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通过讨论、辩论或者用小闹钟动手拨一拨,让学生明确7时55分也就是7时又过了55分,由于1时等于60分,55分已经接近60分了,所以时针也快到了8时,不能搞混。

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对时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正确率应该有一定的提高。

精品教案: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82页的做一做第1题和83页。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知道1时=60分;会认几时几分(分钟数是5的倍数),学会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出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空间能力。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验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起对生活中的数学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地说出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并学会时刻的两各种记录方法、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半时。

下面来考考大家。

(电脑出示1时的钟表)这是什么时刻?为什么?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师:(电脑出示4时的钟表)这是什么时刻?学:4时。

师:那这个时刻又怎样看呢?(电脑出示2时半的钟表)学:分针指着6,时针指2和3中间,所以就是2时半。

师:(电脑出示10时半的钟表)这是什么时刻?学:10时半。

2、引入新课师:为什么表示“几时半”要在冒号后面写“30”?像8时15分、12时55分这样的时刻,时针和分针又在什么位置呢?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时间。

板书:认识时间[设计意图:进行旧知识的复习,为正确的新知探讨打好了知识基础。

提出有关时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讨论,探究新知:1、认识大格、小格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钟表,仔细数数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子里有多少个小格。

师:你是怎样数的?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学生:同桌交流师: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学:12个大格。

师:你是怎样数的?学:从12到1是一个大格。

从1到2又是一个大格。

师:真棒。

我们一起来数。

(课件演示:钟面分成12个大格)师: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学: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子。

师:有不同意见吗?学:每个大格里有4个小格子。

或师:小明认为每个大格里有4个小格子。

师:你是怎样数的?或你瞧!1、2、3、4(边指刻度边数)师:他数对了吗?为什么?学:两个小点之间才是一个小格。

师:对。

我们数小格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刻度之间才是一个小格。

大家一起来数数吧。

(课件演示,一个大格里有5小格)师:从12走到1经过几个小格?学:5个。

师:从12走到2经过多少个小格?你是怎样想?学:我是这样想的。

因为从12走到2经过2个大格,1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所以5和5合起来是10个小格。

学:我是这样想的。

一个一个小格地数的……师:从12走到3经过多少个小格?你是怎样想?学:我是这样想的。

因为从12走到3经过3个大格,1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所以3个5合起来是15个小格。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各经过多少个小格?完成练习纸第1题。

学:汇报结果。

(课件演示:10、15、20……)学生齐读5、10、15……60。

师:分针走了一圈经过多少个小格?学: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先观察,再交流,完善对钟面的认识,自己准备的各式钟做一便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共性。

用自己的方法来数小格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现了以新课程为标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认识时、分:师:同学们,时针是用来记时的。

分针是用来记分的。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那么,分针走一个大格又是几分呢?为什么?学:因为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所以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

师:分针从12走到1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从12走到2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从12走到3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从12走到8经过多少分钟?学:5 10 15 20 25 30 35 40师:这样数非常麻烦。

我有一个绝招。

你想学吗?师:分针指向3、6、9这几个特殊的数是多少分,请大家一定要记住。

分针指向3是多少分?分针指向6是多少分?分针指向9是多少分?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5分 30分 45分师:分针从12走到10经过多少分钟?学1:30 35 40学2:45 – 5 = 40分师: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经过多少分钟?学:分针走一圈,经过了60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识得以形象的体现,进而能使学生体会理解所学的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认识。

]3、时、分的关系:师:第一次拨钟12 :00走到1 :00。

要求学生观察:当分针转动时,时针转动吗?师:第二次拨钟12 :00走到1 :00。

要求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谁转动得快?师:第三次拨钟12 :00走到1 :00。

要求学生数数从12时到1时,分针转动了多少小格,时针转动了多少大格?学:把钟拿出来,拨出12时、12时半、1时。

要求学生一边拨钟,一边数数从12时到1时,分针转动了多少小格,时针转动了多少大格?学:同桌讨论,汇报: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这说明1小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板书 1时=60分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分针指向刻度“6”就是“几时半”吗?你知道为什么表示“几时半”要在冒号后面写“30”?[设计意图:通过拨自己喜欢的钟表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分针、时针所处的位置的数学思考,培养动手、动脑、观察等多种能力.让学生汇报经验,让学生尝试到自己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不甘人后的学习兴趣。

]4、教学读写时间(1)猜一猜师:我们都知道时针走一个大格是一小时。

下面玩一个游戏:猜一猜只看时针,猜一猜是几时多。

2时多 5时多 8时多 10时多……现在来考考你会不会认识时间。

(2)认识时间(课件出示2 :30钟表)分针时针继续转动变成2 : 40师:这是什么时刻?学:2:40 板书 2时40分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我是这样看的,先看时针指向2和3之间,表示2时多,再看分针指向数字8,说明是40分。

师:你说得这么好,真了不起!还有谁愿意说说?师:2时40分可以这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谁上来写一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板书)师:出示8:35钟面和7:05钟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在练习纸的反面。

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

请两人板演。

写好后,集体订正。

共同评价,特别让学生指出用电子表表示时,分的数要占两个位,不够10才用0占一个位。

师: 7时55分接近几时?时针接近数字几?你能拨出7时55分吗?学:拨钟拨好后,集体订正。

重点指出时针接近8,分针指向数字11,表示还没到8时,仍然是7时多。

师:出示6 :55钟面,小明认为这才是7:55.你同意吗?你能告诉小明他为什么错了?这是什么时刻吗?学:7 :55快到8时了,时针应该接近8,但是还没到8时。

而钟面上的时针接近7,还不到7,说明钟面上是6时多,分针指向11,所以是6 :55。

师:出示几个类似练习题,学生自选喜爱一小题做练习。

师生共同总结读写时间的方法。

[设计意图:示范讲解,再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共同总结出规律,从而有效地突出难点。

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反馈认识时间的情况。

提高学生对时间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课间休息:你一分钟能干什么?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选择回答。

(学生认识时间)7 :15 1 :20 5 :25 8 :55 10 :45学生练习时,先说一说: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再把时间写在每个钟面的下面。

2.一天的生活。

7:00 11:50 5:20 8:45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再说一说第一幅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学生完成后,两人为一小组,相互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边说边用小闹钟把时间拨出来。

3.思考题:找规律,画一画。

出示 9 :10 9 :15 9 :25 9 :40 的钟面,要求学生画出下一个钟面。

(1)先让学生写出钟面的时刻。

(2)再找出排列规律。

(3)最后根据规律画出钟面。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怎样学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让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

]五、课外延伸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到生活中找一找时间的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课件出示车站牌、商店的营业时间等。

)[设计意图:打通书本与生活之间,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

这样,学生将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了。

]板书设计:认识时间一共有12个大格 1时=60分每个大格有5小格 6时40分 7时05分 7时55分一共有60个小格 6:40 7:05 7:55教后反思: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1、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

例如:练习“一天的生活”利用小朋友作息时间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估计时间的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认识时间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