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横线上的动词准确、详细地写出了________,表现了闰土的________。

(2)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_______。

(3)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A. 说话断断续续。

B. 列举省略。

【答案】(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考查拟定小标题。

阅读短文,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省略。

故答案为:(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屹)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

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尉)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副)庄严绚丽的画图。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钮纽)部分——中央大厅。

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

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

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浊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

屋顶是穹隆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

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

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liú)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至致)的整体。

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

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 )。

A. 举例子B. 打比方C. 列数字(4)第3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5)文章介绍万人大礼堂采用了( )。

A. 时间顺序B. 空间顺序【答案】(1)耸;蔚;幅;纽;浑;致(2)总体介绍人民大会堂(3)C(4)迈进;穿过;指着四周;朝西;往北;向南(5)B【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考查对写作顺序。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到关键词语在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故答案为:(1)耸;蔚;幅;纽;浑;致(2)总体介绍人民大会堂(3)C(4)迈进;穿过;指着四周;朝西;往北;向南(5)B【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阅读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 _______(dé děi)严肃,忧虑。

“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_______(shuó sháo)说,“嗯②,你看怎么办?得_______(dé děi)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_______(dāi dǎi)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这是对渔夫________的描写。

由此我们想象到当时渔夫的内心世界:________。

(2)文中三个语气词,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内心,请对它们的理解写下来。

嗯①:________嗯②:________哦③:________(3)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________【答案】(1)神态;孩子没了母亲可怎么生活,可是我家也不好过。

(2)表示思考;;表示商量;;表示决定(3)dé;sháo;děi;dāi(4)同死人待在一起可不行。

【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

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改感叹词,把感叹词(真、啊、多么之类的)去掉或改成另一种形式。

②改标点,吧感叹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1)神态;孩子没了母亲可怎么生活,可是我家也不好过(2)表示思考;表示商量;表示决定(3)dé;sháo;děi;dāi(4)同死人待在一起可不行。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词的理解能力。

(3)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4)掌握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无价之宝有一年德国闹饥荒,有个富人把20个穷孩子请到了自己的家里,对他们说:“这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每人一块,拿吧。

以后每天这个时候都到这里来拿,一直到灾难(nán nàn)结束为止。

”孩子们抓住这只篮子,你争我夺,大家都想挑最好最大的面包,可是抢到手以后,也没说一声谢谢就走了。

唯有衣着整洁的穷女孩费朗西丝,她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等到别人拣完了,才过去拿了剩在篮子里的最小的一块面包,谢了谢主人,然后悄然地不慌不忙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孩子们故伎重(chóng zhòng)演,还是那副饿狼扑食的样子,可怜的费朗西丝这次拿到的面包还没有别人的一半大。

但是,等她回到家里,母亲切开面包的时候,里面却掉出许多白色的新银币。

她的母亲心里很纳闷(mèn mēn):“马上把钱拿回去,因为这钱肯定是谁错放到面包里去了。

”费朗西丝将钱送了回去。

但是施主说:“不,我没有弄错。

我是故意把钱放进最小的面包里去的,目的是想赏给你,我的孩子。

记住,宁可拿最小的而不去抢最大的面包的人,将来一定会得到比放在面包里的银币更好的赐福。

”无私的品质是一种无价之宝,她使人的心灵显得高贵而又圣洁。

平素别人比我们自己更加关注这种高尚的行为和崇高的德性,心地无私的人,必将得到别人的厚爱而幸福一生。

(1)为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文中正确的音节。

灾难________(nán nàn)故伎重________(chóng zhòng)演纳闷________(mèn mēn)(2)“第二天,孩子们故伎重演”词语中划线词语意思是________,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在文中用“________”划出。

(3)找出写费朗西丝的句子。

(4)认真读读写费朗西丝的句子,写她“衣着整洁”“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等别人拣完了才去拿最小的”“谢了谢主人”“悄然地不慌不忙回家”,你最欣赏她什么?为什么?(5)费朗西丝这样做跟她的家庭有关系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答案】(1)nàn;chóng;mèn(2)老花招、老办法又演一遍(或老花招又重用一遍);文章第二节句子。

(3)文章第三小节(4)略(5)有关系。

因为费朗西丝的妈妈看到面包里的银币,叫孩子马上拿回去,妈妈教育孩子不该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灾难( nàn)、故伎重(chóng )演、纳闷(mèn )。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故伎重演:老花招、老办法又演一遍(或老花招又重用一遍)。

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二节找到答案。

(3)考查人物的细节描写,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第三小节找到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