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测试及答案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2 . 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青蛙是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B.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C.体温不恒定,冬天要冬眠D.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成青蛙3 . 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产生种子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4 . 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
大会组委会不应邀请()A.螳螂B.蝗虫C.苍蝇D.蜘蛛5 . 如图是“岁寒三友” 松、梅和竹的写意画。
松、梅和竹在分类上分别属于()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6 . 如图中 1-4 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A.1脊椎动物、2 爬行动物、3 哺乳动物、4 蜥蜴B.1 孢子植物、2 苔藓植物、3 蕨类植物、4 紫菜C.1 种子植物、2 裸子植物、3 被子植物、4 水杉D.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涡虫7 . 根据你对蜗牛的认识,觉得蜗牛生活的环境是()A.干燥温暖B.潮湿温暖C.潮湿寒冷D.干燥寒冷8 . 孙悟同学建立了如图生物分类表解,表解中①②③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A.水稻酵母菌甲流病毒B.草履虫醋酸杆菌衣藻C.水稻枯草杆菌乙肝病毒D.马尾松青霉醋酸杆菌9 . 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存生物中有17 291种物种开始重蹈渡渡鸟(一种已灭绝的鸟类)覆辙,你认为造成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不包括A.由于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而导致数量减少B.大量排放污染物C.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D.栖息地的丧失10 . 有同学将小麦、梨、玉米归为一类,把海带、葫芦藓、蕨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A.有根或无根B.水生或陆生C.有种子或无种子D.有茎叶或无茎叶11 . 如图为草履虫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1为纤毛,草履虫依靠它在水中旋转前进B.3为口沟,是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的通道C.2为表膜,草履虫通过它进行气体交换D.10为伸缩泡,9为收集管,草履虫依靠它们排出食物残渣12 . 下列所示的生物中,含水量最多的是()A.人B.海藻C.水母D.鹦鹉13 . 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描正确的是A.Ⅰ可表示有茎叶分化B.Ⅱ可表示用孢子繁殖C.Ⅲ进行自花传粉D.Ⅳ可表示有根14 . 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桔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15 . 概念图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列各项中的概念分别代表下图中①②③的是A.器官、组织、细胞B.子房、子房壁、胚C.原核生物、细菌、真菌D.月食、月全食、月偏食二、填空题16 . 请结合图中的有关动物回答问题:(1)与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_____,①~⑥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____(填序号)。
(2)①属于_____动物,该类动物有些可用来培养珍珠。
(3)⑤是哺乳动物,该类动物生殖发育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
(4)①~⑥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填序号)。
(5)_____(填序号)是两栖动物,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被称为“农田卫士”。
17 . 某生态农场内的动植物有葡萄、甘蔗、桃,牛蛙,羊、鱼,蚱蜢。
甘蔗叶喂羊,羊粪作为植物的肥料。
(1)下列生物的细胞跟图中所示细胞结构相似的是________A.牛蛙B.羊C.鱼D.葡萄(2)甘蔗中榨出的糖分来自图中的哪一结构?________(填序号)(3)小科同学为该生态农场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
检索表中空白处应填________。
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羊,则它足________(选填P,Q,R或S)。
18 . 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岐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叶片信息1a*****..............甲甲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1b***** (2)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2a?..............丙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2b3a3b*************** (3)..............乙..............丁丁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19 . 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______________*”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
种类叶片信息甲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丙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丁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1a ______________* ………………甲1b ______________* (2)2a ? ………………丙2b ______________* (3)3a ______________* ………………乙3b ______________* ………………丁(2)最近,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
某同学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此检索表中①处填写内容是_______。
20 . 某同学为了能在体育考试1000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每天进行长跑训练。
(1)刚开始几天,该同学有这样一种感受,跑到800米左右的时候肌肉开始酸痛,脚好像有千斤重,想跑快也抬不起脚。
这是因为肌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2)在运动期间,我们建议该同学早饭可以多吃粥和馒头,因为他们富含_____(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
(3)在该同学的食物中,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吸收了含放射性同位素N-15的氮肥合成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之后,通过新陈代谢,N-15最终会出现在_________中。
A.蛋白质B.脂肪C.氨基酸D.尿素21 .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世界上共有1300万-1400万个物种,下列是四类植物和五种动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A+--+B+---C----D++++(1)胎生狗脊、水杉、梨树都是我国常见植物,其中属于上表中D类植物的是________;属于A类的是_____________;B类植物用_____________繁殖。
(2)根据四类植物的特征,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填字母)(3)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城的珍稀物种。
某同学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如下检索表。
甲是______________,①处填写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 请填写下面的检索表:23 . 植物界中最高级、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是。
在脊椎动物中,___ _______类、_________类和__________类动物的体温是不恒定的。
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哺乳、体温24 . 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是。
①海带②葫芦藓③衣藻④蕨类⑤地钱⑥松三、探究题25 .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试管编号12345馒头碎屑或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搅拌搅拌温度37℃37℃0℃100℃37℃加入碘液各2滴(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的自变量是:。
(2)如果选用1、3、4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3)为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小组同学选用1、5 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上表中5号试管的3个空格的内容应该是(依次填写)。
26 . 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探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
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
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甲乙丙丁种植深度6厘米11厘米18厘米25厘米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1棵种子未萌发/幼苗略有萎缩现象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幼苗子叶大小较大较小只有痕迹只有痕迹(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厘米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可知,幼苗出土后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15天,取甲、乙、丙、丁四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________的有机物含量最高。
27 . 小明家经常出现蟑螂,他想:蟑螂是如何寻找食物的呢?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纱罩内分别放一堆糖和一堆木屑,将两只蟑螂中的一只剪掉触角,另一只没剪,并将它们同时放入纱罩内。
小明发现没剪触角的蟑螂很快就找到了糖,而剪掉触角的蟑螂则在里面乱撞。
(1)小明在进行实验前所作的假设是;(2)在纱罩中放入没剪触角的蟑螂是起作用;(3)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7、8、9、三、探究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