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缝制实用工艺教程

服装缝制实用工艺教程

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生 产 部生产部实习指导书第一节 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工序”。

1、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

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工序分析——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及质量特征。

能按工序单位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准作比较。

能当作动作改进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

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用时间分析图为例:图例:▽为投料;○特种缝纫机;○为平缝机。

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BA BC E.FD B人员配置:6人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1台,平缝机5台产品任务所需周期:实用工作时间×定货数量生产周期=工作人员人数×1天工作时间3、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物品是指面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4、缝制用符号5、加工工序图示:材料零件名称▽纯粹加工时间○加工记号加工顺序号6、工艺工程分析(1)(1)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

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表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

(2)(2)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要干线,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

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

基本线和分支线的起始点必须由前面没有任何加工的初始工序开始,一般以服种的前片加工为基本线。

(3)(3)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及名称,对某些名称含义不明确的特殊工序还应注明具体工作容。

(4)(4)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生产加工中的先后程序和流向。

(5)(5)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实例一: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男西裤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前片缝制→上拉链→后片缝制→合前后片→上腰头→整烫图1男式西裤工艺工程分析表实例二:裙子工艺工程分析裙子的缝制,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做准备工作→收省→缉后缝→装拉连→合侧缝→做里子→绱里子→装腰→钉挂钩→扦底边→整烫前后图3西服裙工艺工程分析表7、工序编制(工序组合)工序编制是将要制作的产品部件,合理分配给有能力做相应工序的作业员,且每个作业员的完成的工作量需大致相当,使生产线尽可能平衡。

工序编制的目标:①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时间;②保证生产过程最短;③确保流水线平衡稳定地运行,不出现瓶颈现象。

工序编目的:①获得平衡的生产线;②减少在制品的传递时间和将低生产成本;③减少在制品数量,更好的利用宽间,改善工作环境;④有关产量的相关数据,可在平衡的生产线上轻松获得,有利于对生产进度的近制;⑤减少作业人员的流失。

一个恰当而平衡的生产线,使工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其工作,不会超负荷劳动。

同时由于每个工人的工作量接近,不会出现人为的劳动纠纷现象。

合理的工序编制计划或方案,会有效的减少人员的流失。

基于上述目的,工序编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以时间为基准,力求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相近,不出现瓶颈现象。

如某产品平均加工时间为114s,若工序编制时将各工位的加工时间都安排为114s,即在制品在各工位,同一时间完成,此时称为“同步”,表明生产线达到完全平衡。

但实际生产中,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是不可能的。

一般编制效率达到85%以上时,生产可基本保持平衡。

在以时间为基准分配工序时,可以考虑三个方案。

⑴一个人完成一个工序或几个人完成一个工序。

这种方案适用于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

工序细分使作业人员的操作专业化,有利于作业速度和质量的提高,但作业同对新品种的适应性较低,在更新品种时,生产会受到较大影响。

⑵性质相近的工序归类,交给一个工位的作业员完成。

此方案可用于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

因作业员每次都需完成不同工序,适应性较强,更换品种时,能较快地接受新任务,但人员的培训费用较大,必须使用熟练工。

此外,因相近工序合并,会出现在制品逆流交叉现象,致使工序间的管理有一定的困难。

⑶一人完成几种性质不同的工序,可适应多品种生产,且不会出现逆流次序交叉现象。

因一人负责几台机器的操作,设备投资费用较大。

2.按缝制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依次安排工作容,尽可能避免逆流交叉,以减少在制品在各个工位间的传递,有效的利用时间,缩短加工过程。

3.零部件加工工序与组合加工工序惊奇量分开,由不同的作业员完成。

如果某作业员的工作容中既有零部件加工又有组合加工,势必出现半成品回流现象,增加了在制品的传递距离。

4.考虑作业员本身的特点,即作业员的技能要与所分配的工作相匹配。

如根据工序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将工作难度系数较高、加工时间较长,或某些关健部位的工序,安排给技能好的人员;而加工时间较少、较为简单的工序,由作业新手或技能一般的工人完成;最初的工序可分给产量稳定的作业员,以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零部件组合工序,应安排给细心又有判断力的人员,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组装后发现问题再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例三:男式西裤工序编制(组合)实例四:西服裙工序编制(组合)图示女裙缝制工艺流程,总加工时间为1705s,未标明时间的工序为外发加工,不考虑编入流水线,已知流水线中作业人数为30人,进行工序编制。

编制方法:①算出个人节拍和小组节拍,编制效率力争达90%以上;②以主要部件、零部件加工与组合加工工序尽量分开为原则,按流程的先后顺序,将各工序分配给相应的小组;③小组的编制要考虑作业的性质、工序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尽可能将同种或同性质的工序由组某一人完成。

以图示女裙为例,将生产线中的30名工人分成14个小组,每组1~3名。

个人节拍为1700/30=56.67s,小组节拍为56.83*2=113.34s或56.83*3=170.01s。

每个组的作业时间,按人数尽量与相应的小组节拍靠拢。

以小组方式进行工序编制,得出编制方案。

西服裙缝制工序编制(组合)方案(表2)(表中工序编号参见西服裙工艺工程分析表工艺工程分析表)第二节生产布局一、一、工作地的安排工作地的安排就是组合工序的安排或机器设备的配置,工序组合后,流水线生产过程是否畅通与工作地安排是否合理密切相关。

(一)工作地配置原则1、所用的机器设备、器具全部都要安排,包括平缝机、特种机和熨烫台等。

2、保证半成品移动距离最短,尽量避免交叉、倒流现象。

3、根据服装加工顺序明确地划出主流和支流,工序流程应便于掌握,一目了然。

4、特种机可按服装加工顺序安排,若流水线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可单独安排,供几条流水线同时使用,但要尽量保证使用方便,半成品传送距离短。

5、基本型的配置要有弹性,以方便款式变化的适应性。

6、工序间的半成品传递,尽可能利用传递台、堆放台滑槽等搬运工具,以使流程圆滑畅通。

(二)工作地配置方式横列式布置——加工设备基本上按服装制作流程布置,机器设备两侧相连接,横向排列一长排,通常是两排机器相对排列,如下图所示。

这种排列方式,占地面积小,缝制作业符合“左拿前放”的作业要求。

生产布局图平缝机和特种机烫台手工案台(三)流水线生产安排1、1、划分加工工序及确定各加工时间2、2、绘制工艺流程图。

3、3、计算标准作业时间、节拍、节拍围标准作业时间=操动时间(1+浮余率)节拍=总加工时间╱作业人数4、4、流水线日产量流水线日产量(套/日)=每天工作时间╱一件制品总加工时间×流水线人数×编成效率编程效率=理论人数╱实际人数×100%生产线人数=总加工时间╱节拍第三节生产工艺的技术管理与监督服装生产的技术管理与监督,是为了使服装生产符合产品的规格设置和质量要求,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高效率地进行生产。

以男式西裤为例,生产总体设计包括:(1)(1)产品数量(总产量、日产量)(2)(2)产品的生产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完成一个工序所需时间)*标准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加上辅助动作和生活必须时间)(3)劳动员工数量配置(裁剪、缝纫、整烫)(4)所需加工工具和设备的配置(5)工序编成效率(6)设计生产流水线生产总体设计是按照产品的要求、技术标准拟定的。

具体程序为:生产通知单要货合约确定技术要求设计生产流水线设计任务书表3是生产总体设计的主要容。

以表格的形式有利于存档再使用。

表格中应把主要容列出来,详细说明本企业生产品种及各部门人员分配情况。

表中生产时间为:总工时/总产量表4是生产设备配置情况。

该表是根据生产品种在各道工序所需的设备进行列表,分四个大类,分四个大类,即裁剪、熨烫、缝纫、缝纫附件四部分。

(表3)该表是根据生产品种在各到工序所需的设备进行列表,分四个大类,即裁剪、熨烫、缝纫、缝纫附件四部分。

(表4)设备配置表第四节制定质量检验标准缝制质量与成衣质量密切相关。

加强对缝制质量的控制,是对缝制质量予以分析和评定,也就是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定和加强半成品的质量检验。

一、首先对裁片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四核对”、“五不投产”、“九项工艺规定”制度。

1、1、四核对:领到裁片后与生产通知单核对;核对规格;核对片数;核对辅料。

2、2、五不投产:没有样板不投产;裁片质量不合格不投产;没有工艺文件不投产;操作要求不清不投产;辅料不齐、不合标准不投产。

3、3、九项工艺规定:严格各部位推归拔烫规定;严格各部位缝制技术规定;严格各部位针码规定;严格各部位对称互差规定;严格各部位对格、对条规定;严格各部位疵点色差规定;严格各部位镶嵌缀补规定;严格执行文明生产规定。

二、二、检查裁片是否有油污、脏残,部位色泽是否保持一致,规格及对称部位尺寸误差是否在允许围之,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主管部门和裁剪车间联系。

三、三、检查缝制线路是否直顺,吃势是否均匀,对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应责令工序责任人返修。

四、四、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于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

五、五、缝制半成品的检查(如表5所示)1、部件外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与标准纸样进行对照检查。

2、缝合后外观是否平整,缝缩量是否过少或过量。

3、线迹的数量及线迹的光顺程度是否符合质量规定。

4、半成品熨烫成形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烫黄、污迹等沾污现象。

实例5:男西裤半成品质量检查表实例6:西服裙半成品质量检查表(表6)六、六、成品质量检查(一)成品质量检查的程序1、1、对照生产指示书,确认各种缝制的外观与操作规定指标。

2、2、为迅速、准确地检查成品质量,常规的检查顺序:自上而下检查,外观检查后翻向里侧检查,自左而右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