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政策与法规培训讲义(PPT109页)

教育政策与法规培训讲义(PPT109页)

教育政策与法规培训讲义(PPT109页)
教育政策与法规
主讲教师:李 卓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政策与法规培训讲义(PPT109页)
1
上篇 教育政策 下篇 教育法规
2
专题一 教育政策概述 一、教育政策的涵义
政策、公共政策、教育政策的关系
3
教育政策是政府在一定时期为实现 一定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 的行动准则。
13
吉林省政府于2011年9月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全省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 各县(市、区)政府是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 全工作及车辆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要求接 送中小学生上下学车辆准入审批必须做到“五个统 一”:统一审批标准、统一外观标识、统一专用号 段、统一检验管理、统一驾驶员教育。
行动准则,实际上就是依据一定 标准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政 府在教育领域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4
二、为什么要有教育政策 当教育系统内部或教育系统与其
外部系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不 协调状态时,就会产生种种教育问题。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一些应对策略, 于是就出现了教育政策。
5
思考:你是否关注了一些我们正在面 临的教育问题?
吉林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制定了《全省接送 中小学生上下学车辆省级财政“以奖代补”办法》, 按照本地中小学生上下学需乘车学生人数,配置符 合安全标准车辆情况;各地政府为解决中小学生上 下学交通安全问题本级财政投入情况;各地政府出 台解决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各项扶持政策 落实情况;各地本年度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 理情况;各地政府此项工作的努力程度情况等进行 综合考评,分层次进行奖补。省财政安排的2011年 度5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已于去年年底拨付到位。
“有的代表和委员们提出这样的建议,我觉得他们的愿望是 好的,他们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周济表示,但我们必 须深切地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政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也必 须符合教育规律。
22
周济否认"义务教育将增至13年":教育政策须符合规律
"整个报道是严重失实的。"教育部部长周济今天在接受记 者集体采访时对"义务教育增至13年"的报道作出回应。他表 示,目前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上。
周济说,"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奋斗目标,但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均衡的, 义务教育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周济强调,在相当一段时 间内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上,特别是全力加 强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 发展。
9
可见,教育政策又可以理解为:政府 有关部门为解决特定教育问题而表明 的行动意图或如何行动的计划。
10
三、教育政策是什么样的? (一)分类
1.按等级分为:元政策、基础政策、具 体政策 2.按教育阶段分为:学前教育政策、初 等教育政策、中等教育政策、高等教 育政策、成人教育政策 3.根据政策的性质分为:鼓励性政策和 限制性政策。
6
个人问题 教育问题
公共问题
教育政策针对上述哪一种问题而制定?
7
教育政策一般并不针对某个个人而制 定,而是针对公共教育问题而制定的。 只有当社会上大多数人或相当一部分 人遇到了共同的教育问题,且这些问 题迫切需要解决时,政府才会制定相 应的教育政策。 思考:你知道哪些教育政策?
8
如: 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 中央宏现调控和地方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政 策: 大力推动义务教育的政策;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课程改革政策; 免费师范生政策、特岗教师政策; 大力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适当缴费以分担教育成本政策。
14
口头形式的教育政策通常表现为:在 某个较正式的场合,通过某个官方人 士之口,表达政府的某种政策意向。 当然,这些口头表达的政策意向.表 面上看是某个个人的意见,实际上大 多情况下是其内部讨论或深思熟虑的 结果。
15
刘延东在部署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的 讲话
16
政策意向实际上起到一种“试探”作 用,看公众对此有什么反应,然后再 根据公众的反应,或进或退,及时调 整政府的政策行为,直至最后出台更 成熟的政策规定。 从政策出台过程看,很多时候政府都 是交替运用这两种方式表达其政策愿 望的。
11
(二)基本形式 教育政策通常有文本和口头两种基
本形式。前者一般称为政策文献,后 者则可以说是一种政策意向。
文本形式的教育政策常常冠名为 “纲要”、“决议”、“决定”; “规定”、“办法”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普通高 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及各项 资助工作的通知》 《**大学2012年受灾地区学生“爱心 通道”入学实施办法》
18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一些特别值得 关注的核心问题,它们左右着教育政 策的价值取向,其中最基本的是三大 焦点:一个国家的教育理想是追求精 英主义还是平均主义;对下一代的培 养是谋求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对 教育的管理是中央控制还是学校自主。
19
五、教育政策有什么具体功用? 1.导向作用 2.调整作用 3.协调作用 4.制约作用 5.管理作用 6.分配作用
20
六、教育政策怎样去研究? 教育政策学兴起,研究方法多样 比较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分析法、
叙事研究法等
21
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区别:前者是一种价值取向和主观选择,后者 反映的是教育领域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联系。
联系:对教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探索,为制定 合理的教育政策提供事实的依据。 要提高政策可行性,就必须加强对教育规律 的认识;越是成熟的教育政策,其背后越有 可能反映出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很 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本身就是建立在教 育科学研究成果之上的,而教育科研的目的 之一就是探寻教育规律。
17
四、教育政策有什么特点? 从公共政策的共性来看,教育政策也 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充满价值取向、 指向公共利益。 从教育政策的特性来看:
1.教育政策反映的是国家统治者在教育 领域的意志、愿望和要求。
2.教育政策保护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方 面的权利和利益。
3.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深深受到其历 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