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旅游需求总结
(2)旅游需求的特征
• 旅游需求具有弹性较大、季节性明显、集中度较高、敏 感性较强等特征 。
• A. 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 B. 敏感性:旅游需求除易受经济变动影响外,还易受旅
游目的地的社会状况、政治因素、环境条件、健康水平 及旅游风尚的影响。
(2)旅游需求的特征(二)
• C. 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中暂时不平衡现象
出游的次数,是指一个人在多个地方的移动 • 重访率是指针对同一个目的地再次访问的频
率。
4.2 需求影响因素
• 市场自身特征
人口特征 收入 闲暇时间 旅游动机
推动作用
• 外部因素
产品供给 抵达目的地距离 价格因素
拉动作用
• 外部因素可分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4.2.1 推动因素(Pushing Factors)
1.游客(访客) 2.旅游者 3.一日游游客(速访者) 4. 国内旅游者(中国定义) 5. 国内一日游客(中国定义)
简答题
• 简述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客的区别和 联系。
• 试简述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区别。 • 旅游动机有哪些基本类型?旅游动机的主
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 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请描
何影响需求的 • 了解市场调查分析、旅游需求预测基本知识
旅游需求的定义及约束条件
• 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 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 两个约束条件:
消费意愿 消费能力(支付能力、闲暇时间)
4.1 了解旅游需求
4.1.1 需求特征
• 旅游需求的分类 从旅游需求约束条件的完备程度上划分,分为真 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 与其它工业产品比,旅游消费具有_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__等特征。
选择题
• 到国外名胜地区旅游常被人们羡慕和崇敬,这种
心理属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
。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社交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B
• 下列不属于愉悦型旅游者特点的是
。
A.所占比例最大
B.季节性强
• 如问卷方法就是始于定性设计,终于定量处理分 析。
1、二手资料
• 二手资料(secondhand data)是并非特地为当前进行的 研究目的而收集的已有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图书馆、政 府部门、统计机构、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及信息经营单位 等免费提供或付款购买的资料,即公共数据和商业数据。
• 公共数据包括各种统计年鉴、普查与抽样调查资料等; • 商业数据指商业组织与机构提供的有偿的研究报告。
的现场记录。
5、新的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网络问卷调查 电子邮件调查 BBS讨论
• 2010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97.8元
• 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实 际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10元,实际增长8.4%
——国家统计局
支出情况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100% 通过恩格尔系数可以考察家庭生活水平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 滞留天数(duration of stay):旅游者停留人天 数和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 旅游花费(tourism expenditure):国内旅游花 费和国际旅游花费
• 出游率:总出游率和净出游率
• 重游率
“重游率”与“重访率”
• 重游率与重访率不同: • 重游率是游客每一分析时段内(如一年)所
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比重
用于住房建筑、家务经营的比重
用于服装娱乐保健教育的比重
支出情况
我国的恩格尔系数
•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 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 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 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2000年下降到40%
•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对需 求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
文化差异的矛盾作用
• 一方面,文化差异构成可以满足人类好奇心的 一种推动力。
• 另一方面,这种差异又成为滋生人们不安和恐 惧心理的力量。
4.3 需求预测
• 旅游需求预测(demand forecasting) 是旅游发展决策的前提条件之一。
• 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口数量、年龄、家庭特征 • 收入水平:与旅游需求呈正相关 • 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需求的程度 • 出行动机:影响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
人口统计学特征
全世界人口老龄化
•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 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 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 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真实需求同时具备意愿和能力两个约束条件,也是通常 意义上所说的旅游需求。 潜在需求只具备两个约束条件(意愿和能力)中的一个。
• 从消费者规模尺度来讲,分为个体需求与 社会需求(市场需求)。
–个体旅游需求:个体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 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社会需求:社会整体或其一部分在一定时期内 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 品数量的总和
联合国预计: • 全球超过60岁的人口将从2000年的600万增
长到2050年的 20亿 • 亚洲超过60岁的人口从2000年的310万增长
到2050年的12亿(约占20%)
人口统计学特征
中国的老龄化
• 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 亿,约占总人口的16.7%。
• 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
• 旅游需求增长一般被视为一种 logisitic增长模式,并且属于一种 供不应求、产品分异的市场类型 (Faria, 2008)
4.3.1 市场调查
• 数据采样与收集方法:二手资料收集、问卷调查、 访谈、参与观察 。
• 以 上 方 法 多 数 属 于 定 性 研 究 方 法 ( qualitative methods),但也与定量方法紧密结合。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D
• 去异国他乡了解其音乐、艺术、民俗、宗教的 旅游者一般是出于以下哪种旅游动机?( ) A.身体方面的动机 B.文化方面的动机 C.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D.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答案:B
•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外部信息源?( )
A. 康辉旅行社
B. 携程网
C. 韩国旅游发展局
述。
第四章 旅游需求
主要内容
• 旅游需求的定义及约束条件 • 旅游需求的分类 • 旅游需求的特征与指标 • 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 需求预测的方法 • 需求预测的技术
本章重点
• 掌握旅游需求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需求类型 • 理解旅游市场需求的衡量指标和基本特征 • 识别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理解这些因素是如
距离衰减规律很明显地体现在客源地居民出游 行为上。
主要是因为距离越远,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成本更多 。
6% 12% 20% 24% 37%
中国城市居民到访率在空间上的分割(据吴必虎等,1997)
• 时间距离是空间距离在时间维上的表达,有时是 一种更有效的距离表达方式。
• 旅游时间分为由客源市场到目的地过程所耗费的 时间和旅游者在目的地活动所花费的时间。
第三章 复习题
填空题
• 在罗马定义中,游客分为______和______ 两类。
• 旅游活动的六大环节是食、住、行、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 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__________ 。
• 我国定义的国内旅游者是离开常住地在境 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 夜,最长不超过______的人员。
A.产生动机
B.行前决策
C.现场体验
D.事后评估
答案:C
判断题
• 来中国大陆做生意的港澳台同胞是国际旅游者。 • 当旅游者回到原住地,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时,
他的角色依然是旅游者。 • 旅游预算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时间。 • 田中喜一的旅游动机理论是建立在麦金托什的动
机理论基础上的。
√√√ ×
名词解释
工作离不开
29 家庭或健康
23 健康所限
23
喜欢呆在家
16 工作或学习无暇 16 离不开家
22
年龄太大
12 喜欢呆在家
10 缺钱
11.5
家庭或健康
11 个人经济无保障 5 找不到旅伴 3.5
工作以外负担 7 感到不安全
1 买不到票
3.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4.2.2 拉动因素(Pulling Factors)
• 2010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透露 ,目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在40%左右,再度 出现反弹。
时间
休闲旅游矛盾体
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青年独身
中年
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老年
限制人们外出旅游度假的因素
法国(1964)
西班牙(1979)
日本(1976)
项目
%
项目
%
项目
%
缺少钱
39 缺少钱
39 缺少时间
40
人口统计学特征
家庭结构的变化
单身 阶段
备婚 阶段
新婚 阶段
育婴 阶段 满巢1
育儿 未分 阶段 阶段 满巢2 满巢3
已分 阶段 空巢
鳏寡 阶段
【来源】韦尔斯和格巴(Wells and Gubar, 1966)
收入水平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
• 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 时间距离对人们旅游需求行为的影响更多地表现 在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