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范目录一、总则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三、术语和定义四、清洗工程范围五、现场检查与准备六、风管、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清洗、消毒七、工程环境控制八、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九、工程监控十、清洗效果的检验十一、规范说明一、总则为确保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程达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清洗、消毒规范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各主要构成部分清洗方法、清洗过程、消毒过程、工程环境控制、清洗后的修复和更换、工程监控和清洗效果检验。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家标准GB19210—2003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国家标准GB/T 16803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国家标准GB19802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19803 医用防护口防罩技术要求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三、术语和定义3.1 空气处理机组输送、净化和调节空气(冷、热、湿)的机组机组组件:过滤器和空气旁路;加热和制冷盘管;冷凝水盘;冷凝水排水管;加湿系统;隔音材料;风机和风机室;调节板;密封垫和整体装置等。

3.2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的风管系统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用于处理和输送空气的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分。

3.3送风管含送风系统中的典型部分,包含控制器;混合室;换热(冷)盘管和其它内部组件。

3.4回风管含回风系统中的典型部分,包含回风管;调节阀;回风空气增压器;空气混合增压器和格栅等。

3.5新风管由室外引入机械送风系统3.6风机盘管由风机和换热器(用冷冻水冷却或热水加热)组成的小型空气处理机组机组组件:Y型过滤器;进、回风滤网;加热(制冷)盘管;凝结水盘;凝结水排水管;风机和控制系统。

3.7冷却塔水在塔内与空气热湿交换而得到降温主要组件:电机与叶轮;布水器;亲水性填料;导风板;集水池等。

3.8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电动机结构:定子绕组,转子;前后端盖;前后轴承;风叶风罩;机座和接线盒。

四、清洗工程范围4.1风管清洗:包括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罢管与旁路。

4.2部件清洗: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4.3风机盘管A 、落地清洗;涡轮涡壳;盘管组件;进回风滤网;Y型过滤器;凝结水盘;表冷器;进出风口风罩。

B、不落地清洗:盘管组件;进回风滤网;Y型过滤器;凝结水盘;进出风口风罩。

4.4冷却塔:冷却水塔内壁和填料;集水池。

4.5电动机:前后端和轴承。

4.6合同约定的清洗、消毒和保养范围。

五、现场检查与准备5.1查阅空调通风系统有关工程技术资料,对需要清洗、消毒的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勘测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洗、消毒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

5.2根据空调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消毒工作计划和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5.3编制清洗、消毒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项目概况和现场勘查清洗工程范围计划施工时限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人员配置设备验证与清洗、消毒方法保证清洗、消毒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和文明生产工程监控及影像资料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验收与第三方检测其它5.4人员准备1)清洗作业人员:需经过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清洗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培训证书。

2)消毒作业人员:需经过清洗消毒基础知识与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培训证书。

3)其它:机组维修保养与清洗,现场电气作业等特殊工种操作人员,都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六、风管、空调机组、风机盘管清洗、消毒6.1 风管清洗程序1)清洗时应先拆下风口清洗,开清洗孔(如需开孔)清洗通风系统的送风系统的送风管、新风管和回风管。

2)在遇到分支的情况下,先清洗支管道,后清洗主管道。

3)清洗过程中,遇到静压箱、防火阀、调节阀,如果清洗设备可以通过,则无需开孔。

4)因风这系统规格,材质不同,需要根据现场拟订具体施工方案和设备,大型风管采用清洗机器人或软轴清洗小型号风管采用软轴或气动工具清洗垂直风管采用重型软轴清洗。

5)在整个过程中,风管内部应与室内环境保持一定的负压,压差可以通过真空吸尘设备来实现。

对排出的空气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6)空调系统检查在清洗前后,用监控设备对风管内部表面积的污染情况进行观察及录像,并保存图片供检测及验收。

7)对具空吸尘装置和空气负压机的运输和存放进行保护。

所有从室内进入通风系统的工具,设备及部件应进行湿式擦拭,并用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吸尘器进行清洗。

8)风管清洗完,通过质检员的检查、认可合格后,再进行消毒。

6.2 空调机组、新风机清洗程序1)先拆下回风过滤网清洗。

2)用表冷器专用清洗剂喷洒表冷器的迎风面,3~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清理凝结水盘,疏通凝水管。

3)清洁空调机组、新风机的内辟和风机等4)对以上作过清洗的内容进行消毒。

6.3 风机盘管的清洗1)察看风机盘管的风机及叶轮能否卸下清洗2)如能卸下清洗拿至地硕,保护好电机,用高压水枪冲洗风叶,用表冷器专用清洗剂喷洒表冷器的迎风面,3~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清理凝结水盘,疏通凝水管。

3)不拆卸清洗,在风机盘管旁做好保护措施,用压缩空气枪吹洗风叶,清理凝结水盘,疏通凝水管。

4)检查风朵盘管的温控或三速开关是否能正常使用。

6.4 清洗防护措施1)分区隔离所用的材料为柔性材料,切割材料大小根据风管大小而定,一般要比风管大一些。

从入口安装分区所用的材料,把所需要清洗的风管进行分区隔离,保证清洗这段风管时不使灰尘污染到其它区域。

2)在清洁风管的过程中,用胶带纸或专用封口材料把出风口密封,保证风管内的脏物不外泄,不造成二次污染。

6.5消毒方式:消毒技术采用电动气溶胶喷雾装置,气溶胶喷雾器专用于喷雾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6.6 消毒剂:采用国家权威机构认可药剂,防止空气污染,保护金属管道不受腐蚀,对人、畜绝对安全、无毒、并且无味、无刺激性,对任何纤维织品及各类器械均无腐蚀性。

在消毒的同时,在表面形成一层抑菌层,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6.7 风管消毒:采用专用消毒机器人对风管进行消毒,对于消毒机器人对风管进行消毒,对于消毒机器人无法进入的部位采用电动气溶喷雾器进行消毒。

金属管壁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非金属类管壁首选过氧化物类消毒。

6.8 空调机组1)空气过滤网:采用浸泡消毒方法,重复使用者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不重复使用者首选氧化物类消毒剂。

2)表冷器加湿器和去湿器:采用擦拭或喷雾消毒方法,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

3)风机:采用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金属材料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

4)冷凝排水槽:喷洒消毒剂。

采用浸泡消毒方法,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

定期在冷凝排水槽内放置杀菌消毒片。

6.9 风机盘管采用化学消毒剂雾或擦拭法消毒,凝结水盘内放置杀菌消毒片。

6.10 部件消毒按使用说明书的作用浓度、时间与配制方法进行操作,采用喷雾、擦拭、浸泡等方法,使表面完全湿润,作用至规定时间。

6.11 冷凝水、冷却水和冷却塔消毒:按50mg/L有效氯用量加入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

6.12 积尘消毒:用有效氯含量1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溶液直接浇洒在积尘上至其完全湿润,作用1—2小时。

七、工程环境控制7.1 环境保护:对集中式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时必须对周围空气进行清洁净化以防止污染物扩散到建筑物的其他区域。

用于减少室内空气颗粒的空气净化器必须采用对于0.3微米颗粒的吸尘效果高达99.97%的HEPA过滤装置。

空气净化必须在工作区域性每小时进行6次空气交换。

7.2 所用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放置合理,应随时保持操作通道的畅通。

7.3清洗过程中应采取风管内保持负压、作业区隔离、覆盖、清除的污染物收集等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7.4 保护性覆盖应对作业区进行干净的、保护性的覆盖;超出作业区的室内地板、设备和家具进行覆盖。

7.5 个人防护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时应做好以下个人防护措施:(1)、戴口罩(使用四小时后,消毒或更换)(2)、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安全帽;(3)、戴乳胶手套;(4)、每次工作结束后洗手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7.6 当发生空气传播性传染病疫情时和负责积尘收集、消毒和必须进入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特殊处理的人员应做好以下个人防护措施:(1)穿防护服,戴防护帽;戴安全帽;(2)戴N95防护口罩;(3)戴乳胶手套和鞋套;(4)戴防护眼镜;(5)每次工作结束后洗手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分钟。

7.7穿戴防护用品顺序(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2)、戴帽子,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3)、穿防护服;(4)、戴防护眼睛,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5)、穿鞋套或胶鞋;(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7.8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而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4)、摘掉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轻轻摘下,反而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7.9 废弃物处理污染废弃物全部有效收集,不漏、不散落,妥善保存,轻拿、轻放,不造成二次污染。

对清除出的积尘和固体废弃物及时进行密闭封装。

收集起来的污染废弃物应交给具有危险废弃物经营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焚烧处理。

八、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8.1 风管切割口修复风管清洗需开孔作业时,清洗结束后,采用同一类材料封闭。

并在工程竣工资料中表明开孔位置。

8.2 外部保温材料的修复清洗作业需要移动外保温防结露材料时,应在清洗工作结束后和空调系统重新运行机制前对这些部位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有效功能。

8.3 材料的修复与更换隔热、隔音或保温材料如存在明显老化(如出现剥离、磨损、破碎和撕裂等),在清洗合格后可用相应修补材料修复。

对不可修复的材料应进行更换。

8.4 记录应及时记录原有的操作或清洗过程中发现的老化以及需要修复的通风系统部件,并呈报被除数清洗的建筑物业主或其代表。

九、工程监控9.1 工程监控方案(记录方式)——清洗、消毒工程项目开工前的技术交底;——清洗、消毒工程所需设备的型号文件;——确认清洗、消毒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前的卫生状况;——施工作业区的环境监控,清洗工作不对周围人文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隔离区隔离有效性的监控;——检查进入作业区的化学药剂和材料是否通过认可;——安全责任制度的建立及检查安全设备的使用;——记录已清洗、消毒过的区域(影像资料);——检查检修口的封闭方法是否正确;——提供工程竣工文件9.2 作业区隔离清洗作业区进行隔离,非施工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防止交叉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