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划分的指标与方法

区域划分的指标与方法

.秦安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第I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关于松嫩平原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B.地势平坦,沼泽分布广泛C.矿产资源贫乏 D.河网密布,湖泊众多6.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①河湖广布,水系稠密②地势低平,土质黏重③交通落后④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7.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不足 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8.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C.目前该区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9.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图是日本某地地震前后的图像对比。

据图回答10~12题。

10.此图像的获取主要依靠了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人工现场拍摄11.据图可以直观看出A.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 B.海啸袭击的范围.C.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 D.地震的震级12.要想快速准确统计灾情,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可依靠A.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D.安排大量工作人员现场调查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13.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畴的是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据此回答13~14题。

14.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D.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15.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5~17题16.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主,径流年际变化大17.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耕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19.甲、乙、丙、丁四耕地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A.甲B.乙C.丙D.丁20.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21.下列自然带中,有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2.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A.东南亚地区、非洲、南美洲B.南亚、南美洲、欧洲C.北美洲、非洲、南美洲D.南亚、非洲、南美洲23.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C.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氧气的同时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24.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恢复较容易B.热带雨林有“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说法C.植被是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D.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土著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25.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华社巴西利亚2009年9月17日电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17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

据此回答26~28题。

26.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28.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A .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

据些回答29~31题。

29.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A.提高经济效益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C.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D.降低运输成本30.目前,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是①“西气东输”将使晋江煤失去部分市场②“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③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④山西煤炭的开采因为种种原因已不具优势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1.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A.改善了环境质量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32~33题。

.32.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掘业D.冶金业33.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造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一铁一钢⑤煤一电一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34.与世界相比,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A.以煤炭为主B.以核能为主C.以天然气为主D.以石油为主35.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意义是A.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B.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D.提高了经济效益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36~37题。

36.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37.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退化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C.练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D.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间38.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B.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C.防止了水灾和旱灾D.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读黄河流域图,完成39~40题。

39.图中黄河①、②处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正确的是A.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灌溉农业B.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航运C.①处发展航运,②处开发水能D.①处发展旅游,②处水产养殖40.对于图中黄河③、④处河段开发和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③河段重点开发水能B.在④河段重点发展航运C.在③河段重点保持水土D.在④河段重点打坝淤地.第II卷二、综合题(共40分)41.(10分)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与航天遥感相比,这种运载工具的遥感技术,所获得的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较,每次遥感的范围较。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地面反射或辐射的,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

42.(16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图示可以看出我国沙漠面积最多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是、、。

(2)我国西北地区最显著地自然特征是_________。

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自然景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43.(14分)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主要方式:一是;二是。

(2)从经济效益看,山西省输好于输;从环境效益看,山西省输好于输。

(3)从能源转换率来看,变化特点是。

.答案一、选择题1-5DDADA 6-10DCBCA 11-15BCDDC 16-20BDBDA21-25AADAA 26-30BBBCD 31-35BCCAA 36-40DDAAC二、综合题41.(每空2分,共10分)(1)飞机高小(2)电磁波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环境条件,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具有识别这种电磁波的能力。

42.(16分)(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每空1分,共3分)(2)干旱逐渐减少温带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每空1分,共5分)(3)过渡樵采过渡放牧过渡开垦不合理的工矿建设和水资源利用不当(4分)(4)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