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李时珍:《本草纲目》 民间故事:一针救母子。
华佗与关羽:刮骨疗伤。 华佗与曹操:治头风。
张仲景:《伤寒论》 民间故事:脉诊辨生死。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子午流注图
子午流注 是中医发现的一种规 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 人体12条经络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 的经络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 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 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学》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濡养
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
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
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肺生理功能失常:肺火旺—呼吸道疾病(咽喉肿痛、风热型感冒) 肺阴虚—百日咳、流感、风寒型感冒。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首穴中府,末穴少商。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 过部位的病症。
中府:胸前外上方平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天府:臂内侧,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展3寸处。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孔最:小臂掌面桡侧,尺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 侧凹陷处)与太渊穴(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连 线上,腕横纹上展7寸。 列缺:小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展1.5寸,肱桡 肌与拇长肌肌腱之间。 鱼际: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上方凹陷处,约第1掌骨 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少商:手拇指未节桡侧,指甲角外展0.1寸。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手阳明大肠经(清晨5:00-7:00) 大肠经 调理能促进大肠的蠕动,能将人体大肠内的宿
便排除,并且能解决便秘,使人体的万恶之源得到有 效的清理和排出。 大肠主要功能:为排泄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
并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故 称大肠为“传导之官”。
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 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 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手太阴肺经(清晨3:00-5:00)
肺经 主管人体的营气和呼吸系统,可改善咽喉不适,
气短,并且达到清除肺部垃圾的作用,经常调理疏通肺 经可保证肺部的正常工作,有效预防肺部疾病。
肺的生理功能:①肺主呼吸 ②主行水 ③朝百脉 ④主治节。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中点。 手五里: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 2寸处 。 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 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合谷: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 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首穴极泉,末穴少冲。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 症、神经精神方面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 症。
大肠功能失常可导致: ①大肠湿热,气机阻滞,腹痛腹泻、下痢脓血; ②大肠实热,则肠液干枯而便秘; ③大肠虚寒,则完谷不化,肠鸣腹泻。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首穴商阳,末穴迎香。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 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 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胃功能失常: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穿孔、胃癌。
打嗝、作呕、口臭、食之无味。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首穴承泣,末穴历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 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 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承泣: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 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 缘二横指(中指)。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手少阴心经(中午11:00~13:00) 心经 主要管头部,头部的活动,调理您的心经能缓解头部的压力,
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质量的问题。 心的生理功能:①主血脉 ②心藏神 心脏有规律的跳动,需三个条件:心气足、血充足、血管通畅。 心功能失常: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易长痘、“三高”症、心率不 齐、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足太阴脾经(清晨9:00-11:00 )
脾经 脾脏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并且统管人体的阴血,经常调理 脾经可以改善脾胃不合,月经淋漓不尽,水肿虚胖的症状,并有效 改善预防松弛下垂的肌体。
脾的生理功能:①脾主运化,②脾主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 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 脾经。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足阳明胃经(清晨7:00~9:00)
胃经 是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经脉。是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
腹、下肢以至足尖等,非常长的经脉。
是人体长寿的保证,调理胃经可以有效改善胃部不适, 眼歪斜,面部萎黄等现象,脾胃经的气血不足直接影响您 25岁以后的身体机能。
胃生理功能:1.消化与吸收 2. 主通降
脾功能失常:消化不良、手脚冰冷、下肢浮肿、肌肉松弛、眼袋大、 黑眼圈、唇色暗紫无血色、肥胖、气虚易喘。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首穴隐白,末穴大包。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泌尿 生殖系统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 的中点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 内侧头的隆起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