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

网络实名制利大于弊


我憧憬这样一个理想的网络世界:
在这里,我可以方便地为人所 知,却又不至于过度被打扰; 在这里,我可以很自由,很自在, 很安心,很舒心; 在这里,我可以方便地开展 我的工作,延续我的生活,丰富 我的生命。
我们相信实名制
我承认,生活不可能完美,现实世界 不可能是一片净土,互联网不可能象极 乐世界那样清净无染。但我们相信,如果 实名制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实施,我面前 的网络世界会干净得多,清净得多,洁 净得多。
“网络就是个社会”

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现实社会日益密切 的联结。 一个规范的网络社会,它必然紧密地参 照于现实社会· 的格局与逻辑。

中国网络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就 中国日益成长的国际地位而言,互 联网还远未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 足够的积极作用。究其根本,是网 络诚信和社会责任的缺失,造成了 巨大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

率先实施实名制国家---韩国
韩国政府20列“网络暴力” 事件,促使韩国政府下决心将网络实名制付诸 实施。 在召集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等各界人士进 行充分讨论后,韩国政府于2005年10 月决定逐 步推行网络实名制。
实施效果
韩国信息通讯部在推行实名制后的调查中 发现,一些主要网站论坛上谩骂和人身攻击等 不文明的内容减少了一半以上,实名制收效显 著。
力荐网络实名制
小组成员:
戴恩炎 王宇龙 张迎辉

什么是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就是互联网实名制,是网民在写 博客、论坛发帖、网络游戏以及享有虚拟网 络 提供的其他服务时需用真实姓名登记注册。 通 过推行实名制把网民在虚拟空间上的身份 与现 实的身份一一对应,把网民在互联网上 的行为 与个人责任挂钩。
实名制是对“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如博客空间 社交空间 “私人空间”如个人电子邮件 个人空间不受限制,而公 共空间需要立法。而且,没有 无限制的自由,人肯定是社会 的人,自由是相互给予的。
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质疑
一些网民担心,网络实名制会对网络监督造成 致命打击。 杭州市民徐小姐说,要实名才能发帖,写 博客,谁还敢举报?“我是不敢了”。
如何看待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一是人的视角,即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
二是社会的视角,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是网络的视角,是否有利于网络世界 和互联网产业本身的进步。
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

互联网作为一个 虚拟的世界,其 最大特点就在于 “匿名”,互联 网很流行一句话 “在网络世界里, 没人知道你是一 条狗”,这句话 充分体现了网络 的“匿名”性。
网络实名制发展中的困难
真实身份无规可查。
“准确核实网民信息,很难做到。”杭州一家 网站的负责人表示。
无法界定恶意攻击
“恶意”“人身攻击”“谣言”“扰乱社会 秩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危害” 散布谣言、影射他人、人身攻击等条款,在 实际操作时也有难度
网络实名制发展中的困难
保障网民批评权
杭州“新规”一出,让杭州市500多万网 民一下子“跳”了起来,许多网民认为,上 网发表言论必须“实名”,这会带来一个很 大的负效应——“过滤”方兴未艾的“网络监 督。”
网络实名制发展中的困难
如何让举报无后顾之忧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表 示,实名举报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
对现实的回归
虚拟世界只是暂时为人们提供宣泄空间, 但人总归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实名制能让互 联网和现实生活真正接轨。网络实名制非不会 成为大家交流的障碍,反而让大家更加亲切友 好的气氛交流和生活。同时也会有效阻止那些 谩骂攻击行为,从而净化了互联网环境。

网络实名制的发展进程

2007年3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出消息 称中国互联网协会在推进博客实名制, 被媒体认为博客实名制已成定局。 2007年8月,《博客服务自律公约》鼓励博客 实名制 。互联网协会和多家互联网厂商将逐 步引导、鼓励博客走向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的发展进程
2008年初,有关实名制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 视野。1月底,宁夏、甘肃两省推行版主实名 制。随后大范围的网络实名制渐行渐近。 2008年8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答复网 络实名制立法提案. 2010年4月29日,国新办首次公开确认我国正在 积极探索及推动论坛、B B S等各种网络互动环 节的普通用户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将会“收缩”公民诉求表达的渠 道。
浙江大学邵教授认为,不能因为网络言论 存在一些问题而“因噎废食”。
民意调查结果
雅虎韩国公司最近对因特网用户进行了是 否赞成网络实名制的调查,79%的受访者表示赞 成,20%表示反对。另外两家著名网站的调查结 果显示,赞成网络实名制者分别占65%和57%, 反对者分别占32%和37%。

实名制的发展进程

2004年5月18日,实行全站实名制的网站出 现 同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 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在高校教育网实施实名制,并成 为中国教育部对中国高校进行审核的重要 依据。

实名制的发展进程

2005年7月20日,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公司 腾讯发布公告称,配合中国有关部门对腾讯开 展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进行整理,对QQ群创 建者和管理员进行实名登记工作。 200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提出对博客实行实名制,在网上引起很大 的反对声音。
实名制意义
它可以法律形式来保障互联 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关 系中国对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 也关系中国利用高科技创造后发 优势、进行产业创新、保护知识 创新。
网络实名制是网络法制化 大势所趋
网络实名制是网络法制化的基 础和保障,所有法制的前提都是法 律主体的明确,所有权利、义务与 法律责任的落脚点也都必然是真实 可查的主体。
权利与责任不可分离
自由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权利 与责任,是一体两面,责任是因, 权利是果。一个人只有先尽责任, 才能享受权利。

从社会谈网络实名制
中国互联网的结构以新闻和娱乐 为主,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国内生产 总值总额大约是中国的5—6倍,而电子 商务总额却是中国的数千倍。此外, 中国网民的数量超过3亿,超过美国全 体国民人口的总和。如此巨大的 “网络社会”并不虚拟。所有这些都在 呼唤我们对网络进行基本的社会管理。
实名制的发展进程

从2003年开始,中国各地的网吧管理部门要 求所有在网吧上网的客户必须向网吧提供身份 证,实名登记,以及办理一卡通、IC卡等,理 由是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2004年5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 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标准》(征求意 见稿),首次提出实名制并且强调电子邮 件服务商应要求客户提交真实的客户资料, 该资料将是判断邮箱服务归属的标准。
网络实名制的作用
网络实 网络实名制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匿名在 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 的一系列网络犯罪。 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 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方便安全。

网络实名制的作用
网络实名制对于保护青少年起到重大作用。
因为网络而犯罪的青少年的报道已经越 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媒体上,这也不得不为我 们敲响警钟。
有利于网络监督
网络监督的行为主体是网民,网民具有真 实 社会身份 • 在非网络实名制下,网民的网络行为不受 任 何有效的监督,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不受监督的网民的网络监督行为缺乏可信 度, 网络虚假信息的有害性
网络实名制的作用
网络实名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限制的是那些别有用心者的自由,而对大多 数网名来说是更好地保护。实名制维护了网络 的次序,有次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