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1、目的:在穴位中注射药物,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或痛处的刺激及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2、适应症:肛裂疼痛或肛门术后创面疼痛。

3、禁忌症:病人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痛的部位,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

4、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有毒副作用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做穴位注射。

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皮试,结果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2)、按医嘱选穴,要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注入的深度,每个穴位注射的药量一般为1-2ml。

头面浅表处为0.3-0.5m1,耳穴仅注射0.1m1,胸背部可注劓05-1ml,腰臀部通常注射2-5ml,肌肉丰厚处甚至可达10-20m1。

(3)、选穴须精筒,一般以2-4穴为宜,选择肌肉较丰满处的穴位为佳,也可选择阿是穴。

穴位应交替轮换一穴不宜连续注射。

(4)、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关节腔、脊髓腔、胸腔内,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孕妇的下腹部、腰部及某些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穴禁止用此法,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酌减。

(6)、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h,凡使用过一次性用品按常规处理。

穴位注射操作规程
1、素质要求:仪表大方,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此次发病主要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体质、既往病史、过敏史、心理状态。

3、备物:治疗盘、碘伏、无菌棉签、擦手毛巾,或快速手消液、污物缸,根据需要备穴注针头1-2个,按医嘱备药物并核对正确,抽吸药液置于无菌方盘内。

4、患者准备:核对床号、姓名,解释,按穴位取舒适体位,松开衣着,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暖。

5、定穴:按医嘱正确取穴,问有无酸、麻、胀感,并做出标记。

6、消毒皮肤:擦手,用碘伏棉签消毒注射部位,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cm。

7、进针注射:再次核对,注射器排尽空气后,一手拇指及食(中)指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上下提插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酸、麻胀感,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注入,若注射两穴以上,应做到1穴1针头,若患者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改换角
度再进针。

8、观察:是否有晕针及其他不良反应,有无弯针、折针等
9、起针: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孔片刻,再次核
对药物。

10、整理:协助患者整理衣着,然后整理用物,归还原位。

11、记录:记录床号、姓名、穴注时间、穴位名、药物名称及剂量、患者反应、签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