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陈善国简介(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 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

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

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XX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

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

20XX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

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

从20XX年至20XX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

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1. 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期:1147-1149.陈善国.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19期:27-29. 陈善国.3.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21期:33-34. 陈善国.4. 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期:246-247. 陈善国.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开展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就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总结如下:一、继承学术经验工作目标通过继承工作,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中医理论深厚、中医药技术精湛、品德优良、医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

二、继承学术经验工作计划及措施继承学习时间,连续3年。

(一)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1.学习方式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

其中:跟师学习不少于180个工作日,独立临床实践不少于250个工作日,集中理论授课时间5-6个月。

2.教学内容继承教学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和独立临床(实践)为主,要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等临证精华,提高临床诊疗或技术水平。

(二)教学要求通过继承工作达到下列要求: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

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

2.基本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疗效或技能技艺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临床疗效突出。

3.按照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规律,结合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对本肛肠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

4.继承人结业时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的、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医案30份。

三、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要求(一)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每周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

(二)继承人在学习期间,不承担行政管理事务,不得接受与继承学习无关的其它任务。

(三)继承人自进岗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中断。

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继承学习时间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者,经当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可继续学习,并补足其缺少的教学、实践时间;中断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的,协议自行终止,停止学习。

(四)指导老师在带教期间,每周临床或实际操作带教时间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要对继承人撰写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临床病案进行批阅、指导,批语须在100字以上。

(五)继承工作的平时考核由指导老师和科室负责进行。

主要考核继承人平时学习情况、跟师临床和独立临床时间。

继承人应认真做好跟师学习笔记,平均每月要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指导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理,交指导老师批阅。

一、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唐伯亮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中医辨证唐老师强调治疗肛痈时要重视中医辨证。

而临证时首先则应辨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纲领,欲正确诊断疾病,必须首先辨其阴阳。

同时在辨阴阳过程中,不能只看一时的表象,要全面分析疾病的症状,以判断疾病的性质。

1.1 辨阴阳:阳证多起病急,肿胀高起位于皮肉,肿胀局限,跟脚收缩,皮色红赤,疼痛剧烈,病程短,溃后脓出黏稠。

常伴畏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阴证多起病缓,脓肿平坦平坦下陷,肿胀范围不局限,跟脚散漫,位于筋骨,皮色紫暗或皮色不变,无红肿灼热或微热,不痛、隐痛或抽痛,病程长,溃后脓液稀薄,神疲乏力,畏冷等。

1.2 辨虚实:认为肛痈是由于湿热流注肛门,结成肿块,郁而化热,溃腐成脓,其中又有虚证和实证之别。

实证:多因过食膏粱厚味,嗜酒,湿浊不化而生。

先于肛周出现一小肿块,继而出现剧烈疼痛,常有红、肿、发热,肛门坠胀不适,坐卧不宁,按之灼热,局部肿块凸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虚证:多因脾、肺、肾亏虚,湿热乘虚下注而成。

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肿块平榻,皮肤暗红或不红,按之肿块微热或不热,可伴低热和盗汗,兼有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肾虚遗精,耳鸣等症,舌质淡,脉细数。

1.3 辨脓液:①辨脓液的有无时,关键在于肿块的软硬;②脓肿的部位深浅是切开排脓的重要依据,若深浅不辨,盲目切开,将误伤正常组织还可能使感染扩散;③查脓液的气味、色泽,以了解患者正气之胜衰,邪气之进退,为治疗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2 常见证型辨治唐伯亮主任认为肛痈不同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其特殊性在于一旦形成就很少有自愈或药物治愈的可能。

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才能根治,但也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来缓解症状,促进愈合。

他主张湿热下注:肛门旁灼热疼痛,肿胀较甚,排便时肛门坠胀不适,纳呆口渴不欲饮,大便秘结或稀溏.舌质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法:方用清热利湿汤和龙蛋泻肝汤加减。

2.1.2 热毒壅滞:多见于脓肿早期,肛门周围突然红肿热痛,持续加剧,坐卧不宁,触痛明显,表面灼热,溃后脓液黄稠,可带有腥臭气味. 伴有畏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法(清热散风,行瘀活血) 方用黄连解毒汤和仙方活命饮加减。

2.1.3 火毒阴虚气血两虚:肛门胀痛不甚,坠胀,成脓缓慢,溃后脓出清稀,新肉难生,疮口久而不敛,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纳呆,苔薄少津,脉细数而弱. 治法:补益气血法: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八珍汤加减。

2.1.6 寒邪凝滞:肛旁肿块坚硬,不红不热,不痛或隐痛,伴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太薄白腻,脉迟缓.阳和汤加减。

2.2 外治法2.2.1 外敷法:在脓肿尚未形成的感染初期,局部感到疼痛或轻度肿胀,表面稍有红肿但不发烫,在化脓以前可以应用外治法,以使炎症消退,或控制炎症进展。

①金黄油膏:陈皮15g、苍术10g、厚朴10g、白芷12g、制南星8g、大黄6g、黄柏12g、姜黄12g、甘草6g、天花粉15g、乳香6g、没药6g、金银花15g,将药物研成粉末,用凡士林煎熬化与药物调匀成膏,在脓肿未破时涂于肿块处。

具有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的作用。

②生肌收口丹:龙骨5g、冰片1.5g、珍珠3 g、琥珀8g、炒炉甘石10g、轻粉3.5g、血余炭12g、乳香5g共碾为细末,消毒后掺于患处。

具有促进溃疡生肌收敛的作用,适用于溃疡脓腐已净者。

2.2.2 外洗法:①清热解毒、消肿利湿:苦参12g、生地黄12g、蒲公英30g、白芷12g、金银花20g、苍术10g、黄柏12g、石膏30g、连翘12g,煎水300ml 每天便后坐浴,适用于肛痈手术后伤口渗出较多者每天便后坐浴。

②清热疏风、散结止痛:金银花20g、荆芥12g、防风12g、苦参12g、生川乌6g、生草乌6g、苏木18g、地榆12g、蛤蟆草18g、甘草6g,煎水300ml每天便后坐浴,适用于肛痈术后疼痛明显者。

2.2.3 手术治疗:肛痈起病急,发展迅速, 在确诊时几乎都有化脓.需立即切开并充分引流,不能让其自行溃破,以免贻误时机,加重病情形成肛瘘,甚至危及生命。

唐伯亮主任长期应用的方法为,低位切开引流术和高位切开挂线引流术。

肛缘较表浅位置较低的肛痈,消毒后在骶管麻醉下行低位切开引流术.并分离脓腔间隔,使引流通畅,脓腔⑤检查伤口无活动性出血后,肛结语通过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多年临床实践的肛痈辨治经验认为:肛痈起病急,发展迅速,一经确诊应尽早治疗, 以免贻误时机,加重病情,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并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手术治疗,具有效果确切,复发率低,避免了二次肛瘘手术,对肛门括约肌功能影响小从而防止了肛门失禁的优点,减轻了患者痛苦。

同时患者应注意:①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喝开水. ②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肛门清洁,养成每天定时排大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和腹泻,大便时不宜久蹲,用力努挣. ③及时治疗肛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胃肠疾病,防止诱发肛痈.④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唐伯亮主任学术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在领悟老师学术思想的同时,我也在中医理论上有了自己的一些理念和创新,总结如下:陈善国师承总结跟随唐伯亮名老中医学习中医已有三年时间,回过头来看看,了解了不少中医方面的知识。

但还有些许不足。

三年来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医这一门学问,有了一个宏观的轮廓。

确定了一个中期目标就是,全力打造扎实的中医知识体系。

就我目前的理解,这个知识体系,应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炙学》及中医临床各科,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等。

此外还有《中医药史学》、历代影响较大的各名著,当然这里面首先是四大经典,此外,诸如《脾胃论》、《傅青主女科》、《丹溪心法》、《儒门事亲》、《医林改错》、《医学入门》、《医学三字经》等都应包括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