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句有表现力高考作文指导之文句有表现力【教学目标】感受有表现力的文句,分析文句表现力的形成因素。
养成在阅读中自觉感受和分析文句表现力的习惯和能力,能在实践中自觉写作有表现力的文句。
【教学重点】感受有表现力的文句并分析文句表现力的形成因素。
【教学流程】一、导入我们今天这堂课,一起来探讨文句有表现力的问题。
探讨的必要性,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二是《考试大纲(说明)》和高考评分标准的要求。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发展等级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那么,什么是文句有表现力?有表现力的文句又是怎样的文句?文句有表现力又是如何形成的?二、感受和欣赏(一)教材中的文句,以旧带新。
(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归有光《项脊轩志》)【赏析】妻子手植的枇杷树,现在已高大繁茂,物在人亡,情何以堪。
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寓的是拳拳的心、眷眷的情。
托物寄情,意味隽永,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挚怀念,也引起阅读者的人生回忆和类似经验,韵味无穷。
(2)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必修4》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赏析】思想与苇草两个词语叠加,产生了诗性的张力,折句前后构成对比,将人表述为一种矛盾的、辩证的存在,其中蕴涵着精神与物质、伦理的尊贵与自然的卑微等相反相成的关系。
兼容了哲学与诗的特质,既有凝重、冷峻的沉思,又不乏深沉的情感与飞腾的想象,既是对世界普遍本质的理性思辨,又是极具个性化的人生体悟。
一个意蕴深邃的句子就足以将你打动,让你与精神相通、意气相投。
通过以上感受,我们或许对文句有表现力可以有个初步的认识。
(小结1:何谓文句有表现力)所谓文句有表现力,就是指文章词句能通过一定的表现技巧,有力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实质、现象的规律因果、人性的深层奥秘、文化的深厚蕴涵等,其表达效果准确、透彻、精辟,鲜明、生动、形象,有联想和想象空间,有引人回味或思索的韵味。
接下来,我们把探讨引向深入。
(二)课件展示教师所选文句并分析其为何具有表现力。
感受和欣赏1:(1)也许,生活就像剥洋葱,你越往里层看,就越泪流满面;或者,这是生活的本质——但是,当泪珠被风吹干后,别忘了,向前看。
(月考1 附高0806 游景稀《别忘了,向前看》)【赏析】运用贴近生活的比喻,鲜活地阐述生活的本质。
用词有分寸。
折句表达在人生苦痛中奋起的情怀,体现透视沉重生活后的健朗心态,让人审视、反省自身面对生活的心态。
(2)人并非单独的存在,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当我们宣称自己成功时,应学会回馈社会,去帮助那些被疾病、饥饿、灾难所摧残的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
从飞是一个成功者,他的成功不在于其财富和名声,而在于那颗感恩社会的心。
(月考2 广高0804班刘子康《别用财富和名声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赏析】直接议论,具有哲理,有如庸碌世界中,一溪清泉涓涓流动,洗涤蒙尘的心,体现的悲悯情怀和高远胸襟,能引领阅读者攀登善的心灵之巅。
举例典型而又时代性,表述简练,叙议结合,有力地论证观点。
(3)我们在发迹与成功之间划上了等号,这不能不说是人生价值观的一种谬误。
以金庸先生笔下的韦小宝而论,他的发迹几乎全是依靠坑蒙拐骗、见风使舵的手腕伎俩而得来的,但他既然已身处高位,自然有无数人羡慕其荣华而忘记其手段,他的一生是穷小子们的梦想,至于堂皇而为鹿鼎公的韦爵爷究竟为国为民建了哪些功业,没人在意。
(月考2 广高0809 罗带《成功之我见》)【赏析】认识深刻,的辨析有助于纠正奔走忙碌的现代人的价值观的谬误。
词语贴切丰富,句式灵活自如,举例典型,透视深刻,事理结合,论述观点,有极强的说服力。
(4)当我们看到春风吹落树叶的时候,往往为新生树叶短暂的生命而痛惋。
终有一天恍然顿悟,不只是春风会拂落树叶,一片树叶也会摇动春风,带来今年的春天。
(附0606 江维佳《给自己一个理由》)【赏析】取象于自然,描绘情境,表达哲理,形、理、情有机交融。
体现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领悟,体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命的情怀。
有诗意的想象空间,让人仿佛看到春天风物的明媚和天宇的迥远,意境深远,情味无穷。
感受和欣赏2:(5)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动声。
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
(2009湖南考生《踮起脚尖》)【赏析】文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主要源自真情的渗透和细节的描绘,恰到好处地运用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在细节聚焦中,饱含父母对儿女的体贴关爱和儿女对父母的感念之情。
(6)我起床后,她仍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用睡袄半裹着身体,在她身旁有一只怀表,那是她与我爸的定情信物,她在这里等待了多久我不知道,但饭桌上的早餐已经备好,我的棉袄已经放在我的书包旁边,房间里有一种感动在蔓延。
我静静地走动,仿佛看到这十几年的早晨一位母亲忙碌的身影,这样的身影成了她每天早晨的节奏。
(2010湖南考生《早》)【赏析】这样的身影成了她每天早晨的节奏,词语的新奇搭配,造就了别样的韵味和想象的空间。
每天早晨的节奏延续十几年,平凡琐屑也就是伟大了,所以以凛冽的寒风奏响黎明,四处都是暖意的流动,因为母亲的爱已温暖了善感的我的心,足以融化这个早晨所有的寒冷。
她,也是我们的母亲。
(7)小雨在空中回旋飘飞,密密地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
这沥沥淅淅的雨,向着远处延伸,终于成了一帘白幕,把天地万物遮挡得严严实实。
(2007湖南考生《诗意地生活》)【赏析】用词妥帖:动词写小雨飘洒的动态过程;叠词写起形态;数量词(一帘)使其形象化。
运用比喻,写出事物特征和人的感受。
(8)现今社会经济发达了,且多是独生子女。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是既倾注财力更倾注心力,唯恐自己的孩子晚了、迟了、慢了,被同龄的孩子们甩到后头去了。
所以大家争的就是一个字:早!还在娘胎里就贴着肚皮放贝多芬,就差没塞架钢琴给孩子到肚里头先练练,找找手感。
出生没几个月就忙着教孩子读文字、识图卡。
幼儿园就唐诗宋词,刚上学便课外班一大堆。
知道的或许比别人多些、广些、早些,但戴眼镜也更早了,驼背也更早了。
没有内心认同感的早,真的有意义吗?不能带给人阳光快乐的提前发展,真的是早吗?(2010湖南考生《早》)【赏析】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唯恐不早的心态与做法,生动形象,颇有幽默讽刺之效。
对比分析,有画面感,形象而有力表现了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危害,引人警醒。
(9)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么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2007山东考生《故乡,我永远的梦》)(2007山东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赏析】排比句,疑问句,引用。
四句古诗,似乎信手拈来,却理解透辟,处处妥帖,丰富的内容,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体现较为丰厚的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
感受和欣赏3:(10)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
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史铁生《合欢树》)【赏析】叙述交代,款款文字中渗透着对母亲去世、不可追回的沉痛的悲伤之情。
环境描写,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不止引起环境的想象,而且引起文化心理的联想,树欲静而风不止,朴实的语言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真情怀念之曲,足以感动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11)理论上来说,诗人不必兼工散文,正如善飞的鸟不必善于走路,而邓肯也不必参加马拉松赛跑。
可是,在实践上,我总有一个偏见,认为写不好(更不论写不通)散文的诗人,一定不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我总觉得,舞蹈家的步行应该特别悦目,而声乐家的说话应该特别悦耳。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辫子》)【赏析】以退为进,比较,比喻,类比,周密而形象地阐明观点,有说服力。
小结2:如何使文句有表现力。
1. 描述性的文句,可借助修辞手法和字词锤炼的技巧,来表现人、事、物的情态(动态)化特征,这样才能鲜活具体,栩栩如生,以鲜明的形象直抵人心。
根源于你独特的观察和感受。
2. 议论性的文句,可即事明理,可以形说理,也可直接论理,应精辟警策,这样才能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根源于对历史文化、社会人生的现象与本质、成因与趋势的深刻认识和独到体悟。
3. 抒情性的文句,可虚实结合(即可融情于景、物、事),也可直接抒情,应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摇荡性情,感动人心。
根源于真诚的心绪、美好的情怀。
4.有些文句有表现力,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手法的结果。
总之,有表现力的文句往往是具有体验性、审美性、思辨性的文句。
所谓体验性,就是融入了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抒写的是基于个人感受、情感、思想,是克服了套板反应的文句。
所谓审美性,也就是说文句能引发人的联想和想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有引人咀嚼和回味的诗意空间。
所谓思辨性,就是文句精辟警策,能启人心智,引人深思或警醒。
而审美性和思辨性的表达效果,要以体验性为前提。
有个人体验的文句,才可能具有审美性和思辨性,才会具有表现力。
换句话说,我们要使文句有表现力,当然要掌握和运用一些表达的技巧,如字词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和变换,修辞格的运用,融情于事,以形说理,虚实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等等,但这一切手法的运用,都要基于你个人独到的阅读体悟和人生体验,只有具有体验性的文句,才能让人回味无穷,余香满口,富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