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烤烟栽培技术教案

烤烟栽培技术教案

烤烟栽培技术烤烟育苗当前我们推广的烟草育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托盘假植两段育苗;二是漂浮育苗。

一、托盘假植育苗㈠壮苗标准:苗龄65天左右,叶数9片左右,茎高8—10cm,茎粗0.5—0.6cm,且有韧性,叶色绿至浅绿,叶片较厚,侧根发达,无病虫害,群体整齐一致。

壮苗标准根据不同的移栽要求而有所不同,深栽烟苗和膜上烟的烟茎可以高一些(10—12cm),浅栽和膜下烟的茎高可以矮一些(6—8cm)。

㈡育苗设施大棚(中棚)、育苗托盘、薄膜等㈢消毒1 、消毒剂:xx (化学名称:甲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高锰酸钾、福尔马林。

2、母床消毒:先将厢面青土锄松、平整,铺上营养土,保持湿度在70%左右,每平方米以50ml 斯美地兑水稀释成60 倍液均匀浇洒于苗床上,然后密封大棚, 3—4天后耙松厢面表土,通风透气,使残留药气充分挥发4—5 天。

3、育苗盘消毒:育苗盘在使用前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或0.05—0.1%的高锰酸钾喷洒育苗盘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4、营养土消毒:㈣播种1、确定播种期:一般在移栽前80—85 天播种。

2、播种量:每标准苗床(10平方米)播包衣种子200—300 克㈤苗床管理1、母床管理2、子床管理二、漂浮育苗㈠漂浮育苗的意义: 第一,减轻病虫害。

第二:生长快,xx 匀。

第三:节约肥料和用水。

第四:有利于实现育苗专业化和栽培品种良种化。

㈡漂浮育苗的优点一是烟苗整齐一致,有利于提高大田生产的整齐一致性,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二是烟苗根系发达,根的数量超过常规育苗1 倍以上,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三是可有效克服早花现象。

四是因采用无土栽培,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尤其是病毒病有明显效果。

五是育苗使用的苗盘重量轻,移栽方便。

地膜覆盖栽培盖膜应注意几点:一、土壤湿润是盖膜的前提条件。

含水率要求在80%以上。

如果含水量低,今后下雨又下不进,烟苗移栽后就会受旱。

而且土壤中水分少了,不利于底肥分解,容易导致烧根滞长甚至死苗。

二、盖膜时间。

膜下栽培必须即栽即盖,膜上栽培则可提前10 天至一个月盖膜,只要土壤湿润、下足了底肥、施用了化学除草剂,就可盖膜。

施用除草剂时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期(5—7 天),过了安全期才能栽烟。

盖膜前可先喷施农药如日高以减少虫害。

三、盖膜的要求。

总的要求就是:平、直、紧、密,做到大风掀不开,真正收到保温、保水、保肥的效果。

四、揭膜。

烟株团棵后,或移栽35 天左右,或连续5天以上气温稳定通过18C,便可揭膜,而且一定要揭膜。

有些烟农主张不揭膜,这是不对的。

五、化学除草剂的施用。

目前施用的有芽前除草剂和芽后除草剂。

芽前除草剂如金都尔必须在盖膜前喷施。

值得注意的是:喷药前泥土必须打碎整平;喷药后要立即盖膜,不要破坏了药膜,否则药效降低;喷药时土壤为湿润为度,含水太少,药液不能下渗,药效不能发挥,但含水太多,药液渗透太深不易挥发,今后烟根根尖容易受药害,导致滞长或死苗。

芽后除草剂如农达喷药时应尽量喷到杂草叶上(靠叶吸收),注意喷药时间至少在移栽前10 天,以避免烟叶药害。

烟叶成熟度一、烟叶成熟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概念什么叫烟叶成熟?从大的方面说,每片烟叶都可以分为两个成熟阶段。

一是生理成熟期,即烟叶的长和宽都已长完定型,叶内干物质的积累大于分解,干物质总量达到高峰,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烟叶生理上已经成熟,所以这时叫生理成熟期。

二是工艺成熟期。

生理成熟的烟叶,其内在化学成分并不符合工厂加工卷烟的要求。

而烟叶生理成熟后,各种内在化学成分进行生理生化反应,消耗大于积累,正朝着符合工厂工艺需求的方向变化,不利成分逐渐减少,有利成分逐渐增加。

这个过程就叫工艺成熟期。

再分细一点,烟叶成熟可以依次分为以下几个档次:未熟——烟叶还在旺长,长度、宽度、厚度尚未定型。

欠熟——刚刚生理成熟。

尚熟——已达到生理成熟,但还未完全达到工艺成熟。

成熟——已经达到工艺成熟。

完熟——即充分成熟。

过熟——成熟过度,部分或全部失去使用价值。

还有“假熟”,不属于成熟的档次。

它是指因为旱灾、涝灾、病虫害、缺肥、缺光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非正常老化,外观似熟实际未熟的烟叶。

有些人喜欢讲“提高采收烟叶的成熟度”,这话不够准确。

在实践中,我们的下部叶常常是过熟采收,再不能“提高成熟度”了。

成熟不够主要是中、上部叶。

提高中、上部叶的成熟度,则确是今后提高烟叶质量的核心所在。

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准确的提法应是“适熟采收”。

二、烤烟生产前、中期确保成熟度的相关技术㈠选择品种和培育壮苗烟稻连作不宜选择生育期太长的品种,否则粮烟争季节的矛盾更加突出。

培育壮苗有利早生快发,正常生长。

这两项已在前面介绍,这里不再详讲。

㈡搞好烟田冬翻和大田管理,促使烟株早生快发烟田冬翻。

土壤好坏,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极大。

烟田冬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而且冬翻越早越好,老农有“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的说法,烟地一般要求12 月底以前全部翻完。

中耕培土。

中耕的作用在于改变雨后表土板结的状况,使土壤疏松,提高通透性。

打脚叶。

我们现在选用的烤烟品种,一生中共会长出叶片34—36 片,而留下烘烤的有效叶只18—22 片,其他的叶片都是无效叶。

三、烤烟大田后期确保成熟度的关键技术烤烟大田生长后期的关键措施是烟水配套,确保烟叶正常成熟。

有几个观念要转变。

首先,过去认为烤烟后期吸水量很少,烟田宜干燥。

现在看来,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第一,烤烟后期需水量减少,但并不是完全不要水分,养命之水是不可少的。

第二,烟叶成熟期正逢干旱季节,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

土壤持水量不高,烟叶就很容易受旱早衰或假热。

第三,这时烟根已经衰老,活力减弱,缺水更易加速老化,甚至死亡,而有适宜水分则可延缓衰老,增加活力,确保烟叶成熟所需养分的吸收。

第四,烟叶成熟期又是高温火南风季节,6 份平均缺温25.7C , 7 月份282C,两个月中的极端最高温常常超过35 C,最高达40 C,高温逼熟(假热)就是这样造成的。

但是如果土壤水分达到80%左右,保持湿润状态,就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烟株生活环境中的温度会明显降低,减少高温逼熟的可能性,同时降低烟叶叶面的蒸发,避免中午叶片凋萎现象的发生,科学家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最根本的道理。

四、烟叶采收阶段的把关措施㈠烟叶适熟采收的原则下部叶尚熟采,中部叶成熟采,上部叶完熟采,顶部4—5 片叶充分成熟一次采。

根据烟农的经验是:“下部叶烤嫩不烤老,中部叶成熟才能烤,上部叶烤老不烤嫩。

”但我县过去许多烟农恰巧相反,下部叶开烤太迟,过熟采收;上部叶则过早采完,采青采生;下部叶、上部叶都没有做到适熟采收。

㈡采收时间今后要求:下部叶在打顶后7—10天开始采收,下部叶与中部叶之间间隔5—7天,中部叶与上部叶之间间隔7—10 天。

或者每烤一房间隔2—3。

有人担心这样做会烤冷烤房,耗煤多。

其实,冷烤房每房多用10—15 公斤煤,只几块钱,烟烤好了可增收几百元,划得来。

最后一次采收就在7 月15 日前后。

从始采到终采共需55—60 天。

要确保烤烟大田生长期在120 天左右。

㈢成熟烟叶的判断方法1、外观判断法。

⑴下部叶适熟的档次是“尚熟”:因为下部叶光照不足,干物质少,水分多,不耐成熟,“尚熟”不采很快就会变成“过熟”叶,身份和使用价值降低。

所以,叶片由绿褪黄,以绿为主,主脉变白,部分茸毛脱落,茎叶角度由小变大,即可采收。

⑵ 中部叶适熟的档次是“成熟”:叶片由绿变黄,黄绿各半,主脉全部变白,支脉变白,茸毛大部分脱落,叶尖下垂,茎叶角度接近90 度,即可采收。

⑶上部叶适熟的档次是“充分成熟”:因为上部xx 物质多,水分少,耐成熟。

烘烤工艺一、烘烤前的工作㈠检修烤房。

对烤房的炉灶、火管、风洞、天窗、烟囱、门窗、墙壁、屋顶各部分都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㈡备足物资。

煤炭应提早备足备齐,以及火钳、火叉。

应在开烤前几天生火把烤房烤干,以利第一房烟叶烘烤时,能正常变黄和排湿顺畅。

㈢分类编烟。

绑烟时,应进行鲜烟分类,先绑适熟叶,并随手挑出未熟叶、过熟叶、病斑严重叶片,待绑完适熟叶后,再将这几类烟叶分别绑竿。

㈣配竿装烟。

装烟的要领是合理搭配竿烟,而决非简单地把竿烟随便挂进烤房。

装烟要求:1 、同房同质,选竿配装。

由于鲜烟叶质量有差异,应坚持“上青下黄”和“上干下湿”的原则。

而同一棚(层)的烟叶则应基本一致。

2、装烟垂直搭配,由于房内各棚烟叶所处的高度不同,距热源和通风口的距离不同,所承受的温、湿度与“热风”流量不同,烟叶在烘烤中变化的程度与进度也不会相同。

二、烟叶烘烤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干燥过程,而是:1、排除鲜烟叶内的大量水分,使烟叶干燥。

2、使烟叶内对品质起不良作用的成分分解转化为对品质起良好作用的物质,使烟叶特有的色、香、味显露出来。

㈠烟叶烘烤的意义烟叶烘烤的意义在于: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所形成的潜在质量,通过科学烘烤得到体现,成为现实质量,从而使烟厂的需求得到满足,使烟农的辛勤劳动得到报偿。

烟叶的质量、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形成,栽培、采收、烘烤,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以我县情况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三化(种子良种化、布局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进步很大,而采收和烘烤两个环节则相当薄弱,突破这两个环节之后,烟叶质量、市场声誉、经济效益必将跨上一个大台阶。

㈡烟叶烘烤的基础知识烟叶是烟株上的营养器官,采摘下的烟叶也就是叶片在脱离母体后,在外界没有养料供给的饥饿情况下进行代谢,叶内贮存的物质发生复杂的生理与生物化学变化,但它并未死亡,还在呼吸,烘烤是人为地创造条件使之加速衰老死亡和干燥的一个连续过程。

三、因地制宜、科学烘烤是烤制优质烟的主要关键烘烤技术既要反映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共同规律,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当房烟叶的具体特点。

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桂阳烤烟在烘烤中表现的地方特点。

桂阳3—6 月(一般为6 月上旬)是雨季,光照相对较少,处于荫蔽状态下的下部叶片干物质积累不足,叶片薄而水分含量高;同时,烘烤前期为防止“硬变黄”,要排除部分水分,因而进入定色期后很容易干燥,所以,叶片虽然鲜黄,但容易青筋。

相反,6 月中旬以后进入旱季,雨量减少而光照充足(7 月份还常有火南风,容易出现高温逼熟现象),因此中、上部叶(特别是上部叶)干物质积累丰富,叶片厚而水分含量低,变色期常需补充水分,叶片变黄后常因水分不足而出现青筋。

过去县内青筋烟多,除了栽培方面的原因之外,上述地方气候特点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