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服务流程目录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 (2)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 (3)患者入院三分钟服务流程 (4)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流程 (5)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 (6)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 (7)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 (8)病人出院服务规范 (9)病人出院流程图 (10)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服务规范 (11)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流程图 (12)输液服务规范 (13)输血流程图 (15)口服给药服务规范 (16)口服药给药流程图 (17)围手术期服务规范 (18)围术期护理流程图 (19)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服务规范 (20)病人接受特殊检查流程图 (21)一般病人入院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主动热情的服务及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二、规范程序:1. 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及相关证件,到服务中心由护士协助办理入院手续。
2. 门诊医生或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接待新病人。
3. 服务中心根据病人病情,使用轮椅或平车推送病人入院。
4. 病区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做好接待新病人的准备,并报告主管医生。
5. 热情接待病人,给病人戴好腕带,并护送到指定的床位,向病人(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并舒适地安置病人。
6. 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
7. 解释相关的病房管理制度,介绍病人入院须知。
8. 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等。
9. 采集护理病史,并做好必要的护理体检,针对病人病情及需要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
10.填写护理病历和有关的护理表格。
11.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各种处理和治疗,并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
三、规范标准:1. 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 病人得到舒适的安置,并熟悉了病房的周围环境。
3. 保持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一般病人住院流程图护送病人轮椅、平车入院 生安置病人 检查病人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 询问病史、体检介绍病区环境、制度等 协助病人或家医生开具入提出诊断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 开出医嘱采集病史、护理体检 书写病历执行医嘱填写病历和护理记录重点交班目的:1、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2、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升护理队伍及医院的形象。
服务规范要求:急危重病人入院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保证急、危重病人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治疗和护理。
二、规范程序:1.医生确定病人收入住院,签发住院证。
2.医生或护士向病人(家属)告知病情,使病人(家属)有心理准备。
3.通知病区,病人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住院病房。
4.接到急诊室电话,病房护士立即准备好抢救用物及仪器,同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5.急诊或门诊护士护送病人至病房,协助病房护士将病人安置在重危病房或抢救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给病人戴好腕带。
6.按专科护理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快速、准确地执行医嘱。
7.按一般病人入院护理。
8.保持及时、准确的护理记录。
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护理、治疗和抢救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抢救、护理和治疗。
3.根据病人需要,提供必要的服务。
4.保证各项记录准确、及时。
危/急重病人住院流程图接待、安置病人确定医嘱办理住院手续处理报告医生通知病区准备床位及抢救设备医生或护士护送病人病房护士接诊安装监护仪器,监测初步检查、评估病人情况与护送人员详细交接班、填好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执行医嘱按专科护理按一般病人入院护理病人转床/科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保证病人安全转送到指定科室或床位。
二、规范程序:1.转出科室处理(1)主管医生告知病人或其家属转床/科,并开医嘱。
(2)主班护士接到医嘱后告知责任护士,并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应做的准备工作,明确病人床位、转科时间,结算本科室所需费用。
(3)责任护士通知病人或其家属转床/科,并协助整理个人物品。
(4)责任护士转运前评估病人并做好记录,检查护理记录是否完整。
(5)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准备合适的转运工具,决定护送人员。
(6)护送护士携带病人的所有医疗护理记录起护送病人转运,以确保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
(7)护送护士认真与转入科护士交班,如病情、药物、物品、资料等。
(8)做好床单位“终末处理”。
2.转入科室处理(1)接到电话后安排床位,通知医生,并根据病人病情做好准备工作。
(2)妥善安置病人,与护送护士做好交接班,查看病人的腕带,并在腕带上更改科室或更换腕带,检查病人生命体征、神志、意识、皮肤、输液、引流管、用药等情况。
(3)检查病人当天的治疗、护理完成情况及带入药物、物品及各种病历资料等。
(4)检查转出科护理表格书写情况,若有疑问立即向转出科护士提问。
(5)通知主管医生,处理转科后医嘱,并根据专科情况按入院病人处理。
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并积极配合。
2.病人被安全转送到指定科室/床位。
3.相关的病人资料、药物和私人物品同时转入接收科室。
与接受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保证各项记录准确、及时。
院内病人转科交接流程图口,必要时联系救护车护送病人至家。
9.做好床单位“终末消毒”工作。
10.做好各项书写记录,注销各种治疗卡。
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于出院解释和给予的护理表示理解和满意。
2.病人(家属)了解出院后的护理。
3.妥善安排复诊时间及有关事项。
4.保证各项记录准确、及时。
病人出院流程图确定出院医嘱一般情况疾病知识宣教按医嘱指导用药复诊时间相关资料保管征求病人(家属)意见告知病人(家按医嘱给出院带药协助整理用物提供轮椅、平车护送病人文件处理记录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按医嘱正确、安全地给病人进行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
二、规范程序:1.核对治疗本、输液卡、巡视卡。
2.确认无误后,按无菌操作流程化好药液。
3.评估病人一般情况。
4.再次核对,并核对病人的腕带,如果对医嘱有疑问,应暂停注射并与医生核实后再执行。
5.如果病人有禁忌证,暂停注射并立即通知医生。
6.解释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目的和程序,协助病人做好必要的准备。
7.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按“静脉输液、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操作规程进行。
8.要求病人及时报告不舒适的情况。
9.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10.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用药并保留药物,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
(2)立即通知医生。
(3)安慰病人。
(4)严格按医嘱处理。
11.记录和报告病人的输液反应、注射反应及给予的护理措施。
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治疗表示理解、满意和配合。
2.按医嘱使病人得到正确的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
3.持续监测病人的输液反应。
4.早期识别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保持记录准确、完整。
静脉输液及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流程图护士核对治疗本、输液卡、巡视卡 确认无误后,按无菌操作流程化好药液将药液、物品推至病再次核对治疗向病人作好解释,协助核对病人姓名、床头卡、按操作规程进行静注意无菌操作注意三查七对注意用药执行医记录、交班输血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给病人安全、及时、正确地输血,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规范程序:1.核对医嘱,询问病人输血史,有无输血并发症,向病人(家属)解释目的和输血程序,要求病人及时报告不舒适的情况,取得病人的配合。
2.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送至血库,3.血库人员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核对病人的腕带。
4.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血库取血。
5.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6.认真检查血液质量,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7.输血前再次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8.选择合适的静脉,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开通静脉通路进行输血。
9.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并核对病人的腕带,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0.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1.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12.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通知血库值班人员,返回剩余的血,进一步查找输血反应的原因。
4)做好病人(家属)安抚工作。
13.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血库保存。
14.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血库至少保存24小时。
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治疗表示理解、满意和配合。
2.按医嘱使病人得到正确的输血,符合疾病的需要。
3.持续监测病人的输血反应。
4.早期识别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保持记录准确、完整。
输血流程图核对医嘱、输血通取输两人带病历共同到床旁核对病人姓名、性别、选择静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输血速输血效并发症记录、交班口服给药服务规范一、规范要求:按医嘱正确、按时、安全地给病人服用口服药。
二、规范程序:1.评估病人一般情况。
2.检查有效的医嘱,如有疑问,应暂停给药并请教医生或药剂师后再执行。
3.如果病人有禁忌证,暂停给药并立即通知医生。
4.向病人、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5.严格按医嘱给药,遵守“三查七对”原则,并核对病人的腕带。
6.确保病人将药服下,如病人提出疑问,再次查对确认。
7.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8.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采取以下措施:(1)暂停给药,保留药物。
(2)立即通知医生。
(3)安慰病人。
(4)严格按医嘱处理。
9.记录和报告病人的药物反应及给予的护理措施。
三、规范标准:1.病人(家属)对解释和给予的治疗表示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