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管理思考题——13陆上中队学习部第七章 国际航运管理指标一、船舶各营运工作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船舶营运情况可从四个方面来反映,即:船舶运输量、船舶生产能力、船舶使用效率以及船舶生产效率。
1.船舶运输量指标(1)货(客)运量:指将货物(或旅客)由甲地运送到乙地的数量。
单位:货运量:(吨); 客运量:(人)。
计算公式:单船:Q j j n=∑1;多船:Q ijj n i m i==∑∑11其中,Q 代表货运量或客运量。
(2)货(客)运周转量:将一定数量的货物(或旅客)位移一定距离运达目的地,其运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即为货(客)运周转量。
单位:货运周转量:(吨海里);客运周转量:(人海里)。
计算公式:单船:∑=nj j Ql 1)( ;多船:∑∑==m i n j ijiQl 11)( 其中,Q 代表货(客)运量,l 表示所载货物或旅客的运输距离。
这里应注意:货(客)运量一律按到达量进行统计,其中的货运量按运输单据上记载的实际重量统计,客货运送距离亦按运输单据上所记载的到发港之间的距离计算。
因船舶在实际航程中有可能按多角航线运行或因故绕道航行,其距离同客货运送距离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3)换算周转量:在统计工作中,为便于计算及比较船舶运输效率,将货物与旅客的周转量换算成同一的单位。
根据我国交通部的规定,交通部直属航运企业1人(海)里=1吨(海)里,而地方航运企业,分铺位运客和座位运客的不同,换算比例也不同,前者1∶1,后者3∶1,这种换算的数量称换算周转量。
2.船舶生产能力指标决定船舶生产能力的要素是拥有船舶的数量和船舶的技术性能,对于具有相当数量船舶的船队,船队的各种类型和数量也是反映运输能力的指标。
反映船舶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有:(1)船舶实有数 以船舶的艘数m ,定额吨位D 定、定额客位M 及定额功率N 等计量单位来表示船舶的拥有量。
(2)船舶吨天 只有将船舶的实有数同它的运用时间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航运企业船舶的生产能力状况,在航运企业生产活动指标体系中采用了“吨天”这一计量单位。
“吨天”是船舶定额载重量与该船相应工作时间的乘积,它表示船舶在一定时间内的动态数量,它有三种基本形式:船舶在册吨天D 定×T 册;船舶营运吨天D 定×T 营;船舶航行吨天D 定×T 航;其中,T 册、T 营、T 航分别是指某一艘船舶在历期内的在册时间、营运时间及航行时间。
通常,船舶时间可按图7-2来进行划分(见书P150-表7.2)3.船舶使用效率指标(船舶使用效率可从船舶工作时间的利用以及船舶技术营运性能的应用程度这两方面来加以反映。
)船舶时间利用指标包括:营运率、航行率及船舶平均航次周转期。
船舶技术营运性能应用指标包括载重量利用率,平均航行速度 (1) 营运率指船舶在册时间中,营运时间所占的比重。
是反映船舶在一定时期内效生产时间长短的指标。
该指标用符号ε营表示,一艘船舶的营运率是一定时期内该船营运时间和在册时间之比;对于一组船舶或船队,它是一定时期内各船营运吨天总和与在册吨天总和之比,其计算公式:单船:册营营T T =ε多船:ε营定营定册=∑∑==D T D T i mi m11船舶营运率反映在册船舶的利用程度,船舶维修保养愈好,处予技术状况完好的时间就多,修理时间就短,则营运率就高。
(2)航行率指船舶营运时间中航行时间所占的比重。
该指标用符号ε航表示,一艘船舶的航行率是一定时期内该船航行时间与营运时间之比,对于一组船舶或船队,它是一定时期内各船航行吨天总和与营运吨天总和之比。
其计算公式:单船:ε航航营=T T多船:ε航定航定营=∑∑==D T D T i mi m11(3)平均航次周转期 历期内船舶完成一个航次平均所需天数。
该指标用F 次表示,对于同一航线上从事多个航次生产的某一单船,它的平均航次周转期是定历期内船舶营运时间与完成的航次数之比,即公式 7-3A ;对于同一航线上类型基本相同的多艘船舶或船队来讲,它是一定时期内各船营运吨天总和与完成的营运吨次总和之比,即公式7-3B ,其计算式为:单船:F T n次营=多船:F D T D ni mi m次定营定=∑⋅∑==11(4) 载重量利用率反映船舶在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载重量利用程度的指标。
在简单航次中,我们可以直接用实际载货量与定额载量的比率来反映这种情况下的载重量量利用情况,此又称发航装载率,用符号α发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单船单航次:α发定=Q D 单船多航次:α发定=∑⋅=Q D n jj n1 多船多航次:α发定=∑∑⋅∑=Q D nijjii m1对于一个按靠多个港口的航次,以及一艘船或整个船队在一定历期内的载重量利用率,在计算时应考虑到各航次货物运输距离和船舶行驶距离是不相同的这一情况,所以我们考虑使用运距装载率这一指标,即一定历期内货物周转量同船舶吨海里的比值,以符号α运表示,计算式为:单船单航次:α运定=⋅Ql D L 单船多航次:α运定=∑⋅∑==QlD Lj mj m 11多船多航次:α运定=∑∑⋅∑∑QlD Lji ji式中:l ——货物运输距离;L ——船舶行驶距离。
(5)平均航行速度 船舶在海上平均航行一天所行驶的里程。
这一速度不同于船舶的技术速度。
它只是一个统计概念上的速度值,其间包括船舶营运中进出港口、通过狭水道、运河和遇雾等情况的减速因素,以及受风、流影响的速度损失等,以符号V 表示,计算公式为: 单船单航次:VLt =航一个船队的平均航行速度不同于某一船舶单航次的平均航行速度。
由于每艘船的生产能力大小不同,则它们对最 的平均航速所起作用的大小不同,所以应当在计算速度指标时将船舶生产能力(船舶航行吨天)作为权数,再求各船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V D LD t jni m jnim =∑∑⋅∑∑⋅定定航4.船舶生产效率指标生产效率是指一定的物力和人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品数量。
船舶生产效率包括两种指标,一种是每营运吨天生产量,另一种是每吨船生产量。
(1) 每营运吨天生产量船舶在营运期间平均每一载重吨每天完成的货物周转量,用符号μ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以多船多航次为例)μ=∑∑⋅∑===QlD T j ni m i m111定营事实上,该指标是三个单元指标:运距装载率,平均航行速度和航行率的乘积。
这可从以下的推导中验证:将该指标的分子分母同乘以 D L ji定⋅∑∑ 及 D t ji定航⋅∑∑,(∑∑∑⋅=⋅iijT D t D航定航定),则: μ=∑∑⋅∑∙⋅∑∑⋅∑∑∙⋅∑⋅∑Ql D T D L D L D T D T 定营定定定航定航=⋅∑⋅∑∙⋅∑∑⋅∑∙∑∑⋅∑∑D T D T D LD T Ql D L定航定营定定航定 =⋅⋅εα航运V由此关系式可见,每营运吨天生产量指标距直接反映船舶的生产效率,又体现了船舶在营运期内航行时间所占比重大小,航行速度快慢以及载重量利用程度对其的综合影响。
(2)每吨船生产量船舶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一载重吨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即为货物周转量与历期内每天实有的船舶吨位之比,以符号Z 表示,计算式为:ZQlD j ni m =∑∑==11定其中,D 定为历期内平均每天实有船舶吨位D D T T i m定定册历=⋅∑=1事实上,每吨船生产量也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是运距装载率、平均航行速度、航行率和营运率这四个单元指标和历期天数的乘积。
验证如下:将前式分子分母同乘以D T 定营⋅∑,Z Ql D Ql T D T D T D T i mi m =∑∑=∑∑∙⋅∑∙⋅∑⋅∑==定历定册定营定音11=⋅⋅=⋅⋅⋅⋅μεεαε营历航运营历T V T由此可见,每吨船生产量比每营运吨天生产量指标更全面反映企业船舶在一定运输工作期间的生产效率,要提高这一指标,有赖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
二、论述提高船舶生产率的途径船舶生产率=⋅⋅=⋅⋅⋅⋅μεεαε营历航运营历T V T要提高这一指标,有赖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改善,因为与每个单元指标直接相关的因素都影响到综合指标Z ,要提高每吨船生产量指标,就必须要提高单元指标,而这几个指标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例如:若提高载重量利用率,航速可能会降低,若提高航速,航行率可能会降低,但不能由此得出提高某一指标就必须降低其他指标的错误结论,而应朝着加速周转,安全优质,经济合理的目标,用有利的因素去控制不利的因素,寻求提高船舶营运经济效果的最佳途径三、船舶运输成本的分类方法及其构成分类方法:一种分类方法是将运输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第二种分类方法将运输成本划分为资本成本、经营费用、航次费用三部分。
船舶折旧费和利息 船员费用 修理和维修费船 固定成本 船用物料费、润料费 舶 船舶保险费 运 企业管理费 输 燃料费 总 港口使费 成 变动成本 (装卸费) 本 运河费其他变动费用四、降低船舶运输成本的途径1.批量造船以降低船舶造价,减少折旧与利息费用;成批造船价格降低的原因是设计费用、胎具和模具的费用可以由更多的船舶分担,此外工人熟练,可节约工时费。
2.加强对船舶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自修能力,合理选择修船厂,以减少修理费用。
此外还应适时淘汰老旧船舶(修理费高,耗油量大)。
3. 对船员人数进行合理定编,减少工资支出;4.建立合理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费; 5.合理确定船舶航速、灵活选供油地点,以降低燃油费用支出;6.尽量避免在节假日及夜间进出港口、调动船员完成杂项工作(如解系缆、开关舱、扫舱等),以减少港口使费;7.提高航次组织与运输质量管理水平,优化航线配船,合理确定船舶挂靠港。
五、什么是单位运输成本?该指标有何作用?单位运输成本反映一定时期内船舶完成单位运输量(吨或吨海里)所消耗的费用。
它是反映船舶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作用:反映了船舶营运生产活动中的物质消耗和货币支出的多少、设备利用的好坏以及生产效率的高低(运输管理水平);是船型、运输方案比较以及评价航运企业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制订船舶运价和进行各种经济{{效果预测提供参考数据。
计算公式如下:每吨货成本运输成本货运量(元吨)=/每千吨海里成本运输成本换算周转量(元换算吨海里)=/第八章船舶营运条件、方式及航次生产活动一、船舶营运的适航条件(1)船舶登记船舶登记的目的在于确定船舶国籍,以保障船舶所有人对登记船舶的所有权及其他合法权益,有利于加强船旗国对船舶的监督管理。
包括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临时登记、船舶抵押租赁登记、船舶变更登记、船舶注销登记、船舶航线登记。
(2)船舶检验船舶检验的目的,是使船舶及其有关设施具备正常的技术条件,以保障海上航行的船舶,设备及人命的安全,以及使海上环境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