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 分)1. 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A. 7-B. 32mC. 21x+ D. 3ba2.使式子212 4xx++-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 x≥﹣2B. x>﹣2C. x>﹣2,且x≠2D. x≥﹣2,且x≠23.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3,底面直径BC=3,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 31π+ B. 32 C.2342π+D. 231π+4.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C=8cm,BC=6cm,将斜边AB翻折,使点B落在直角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E处,折痕为AD,则CE的长为()A. 1cmB. 2cmC. 3cmD. 4cm5. 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60°,点E在BC边上,将菱形纸片ABCD沿DE折叠,点C落在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C′处,则∠DEC的大小为()A.30°B. 45°C. 60°D. 75°6.如图,在Rt△ABC中,∠B=90°,BC=3,AB=4,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CF平分Rt△ABC的一个外角∠ACM,交DE的延长线于点F,则DF的长为()A.4B. 5C. 5.5D. 6 7. 下列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 8.如图,直线y=ax+b过点A(0,2)和点B(﹣3,0),则方程ax+b=0的解是()A. x=2 B. x=0 C. x=﹣1 D. x=﹣3 9. 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A众数 B. 方差 C. 平均数 D. 中位数10.若一组数据a1,a2,a3的平均数为4,方差为3,那么数据a1+2,a2+2,a3+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 4,3B. 6,3C. 3,4D. 6,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5 分)11. 已知实数x ,y 满足480x y -+-=,则以x ,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 12. 学校操场边上一块空地(阴影部分)需要绿化,测出CD=6m ,AD=8m ,BC=24m ,AB=26m ,AD ⊥CD ,那么需要绿化部分的面积为______.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E 平分∠ADC ,AD=6,BE=2,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14.若函数y =(a +3)x +a 2﹣9是正比例函数,则a =_____.15.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66 分)16. 求值(1)(020*******-+ (2)110325282-+⎭|17. 一阵大风把一根高为9m 的树在离地4m 处折断,折断处仍相连,此时在离树3.9m 处,一头高1m 的小马正在吃草,小马有危险吗?为什么?18.已知直线l 1:y =12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将直线l 1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 2,求直线l 2的函数解析式;(3)设直线l 2与x 轴的交点为M ,则△MAB 的面积是______.19. 如图,已知:AB∥CD,BE⊥AD,垂足为点E ,CF⊥AD,垂足为点F ,并且AE=DF .求证:四边形BECF 是平行四边形.20.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90千米的A地前往B地,甲乘汽车,乙骑摩托车,甲到达B地停留半个小时后返回A地,如图是他们离A地的距离(千米)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1)求甲从B地返回A地的过程中,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若乙出发后2小时和甲相遇,求乙从A地到B地用了多长时间?2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连接AF、DE相交于点G,连接CG.(1)求证:AF⊥DE;(2)求证:CG=CD.22. 某次学生夏令营活动,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共200人,各类学生人数比例见扇形统计图.(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______人.(2)活动组织者号召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所有学生为贫困学生捐款.结果小学生每人捐款5元,初中生每人捐款10元,高中生每人捐款15元,大学生每人捐款20元,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3)在(2)的条件下,把每个学生的捐款数(以元为单位)一一记录下来,则在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 分)23. 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 分)1. 下列各式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逐一判断.【详解】解: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属于三次根式,故本选项错误;C.∵210x +>二次根式,故本选项正确;D. 的根指数是3,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0a ≥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当二次根式在分母上时还要考虑分母不等于零,此时被开方数大于0.2.使式子214x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2B. x >﹣2C. x >﹣2,且x ≠2D. x≥﹣2,且x ≠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为零,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由题意得:2x -40≠, 2x ∴≠±,又∵20x +≥,∴x ≥-2.∴x 的取值范围是:x>-2且2x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不等式,是基础题.3.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3,底面直径BC=3,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 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 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 31π+B. 32C. 2342π+D. 231π+【答案】C【解析】 分析:要求最短路径,首先要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图所示,点A 、C 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C 的长.在Rt △ADC 中,∠ADC=90°,CD=AB=3,AD 为底面半圆弧长,AD=1.5π, 所以AC=22334+3()=22ππ+,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会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4.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C=8cm ,BC=6cm ,将斜边AB 翻折,使点B 落在直角边AC 的延长线上的点E 处,折痕为AD ,则CE 的长为( )A. 1cmB. 2cmC. 3cmD. 4cm【答案】B【解析】 在Rt △ABC 中,∠C=90°,AC=8cm ,BC=6cm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10cm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E=AB=10cm ,所以CE=AE-AC=10-8=2cm.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解本题的关键.5. 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A=60°,点E 在BC 边上,将菱形纸片ABCD 沿DE 折叠,点C 落在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C′处,则∠DEC 的大小为( )A. 30°B. 45°C. 60°D. 75°【答案】D【解析】【分析】 连接BD ,由菱形的性质及60A ∠=︒,得到ABD △为等边三角形,P 为AB 的中点,利用三线合一得到DP 为角平分线,得到30ADP ∠=︒,120ADC =∠︒,60C ∠=°,进而求出90PDC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45CDE PDE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详解】解:连接BD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 AD =,∵60A ∠=︒,∴ABD △为等边三角形,120ADC =∠︒,60C ∠=°,∵P 为AB 的中点,∴DP 为ADB ∠的平分线,即30ADP BDP ∠=∠=︒,∴90PDC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45CDE PDE ∠=∠=︒,在DEC V 中,()18075DEC CDE C ∠=︒-∠+∠=︒.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6.如图,在Rt △ABC 中,∠B =90°,BC =3,AB =4,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CF 平分Rt △ABC 的一个外角∠ACM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 的长为( )A. 4B. 5C. 5.5D. 6【答案】A【解析】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 、E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 ,计算即可.详解:90B ∠=o Q ,3BC =,4AB =,225AC AB BC ∴=+=,D Q ,E 分别是AB ,AC 中点,1322DE BC ∴==,1522EC AC ==,//DE BC , FCM EFC ∴∠=∠,CF Q 平分Rt ABC V 的一个外角ACM ∠,FCM FCE ∴∠=∠,EFC FCE ∴∠=∠,52EF EC ∴==, 4DF DE EF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7. 下列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详解】解:A、B、D的图都是y有不唯一的值,故A、B、D不是函数,C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8.如图,直线y=ax+b过点A(0,2)和点B(﹣3,0),则方程ax+b=0的解是()A. x=2B. x=0C. x=﹣1D. x=﹣3【答案】D【解析】∵方程ax+b=0的解是直线y=ax+b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方程ax+b=0的解是x=-3.故选D.9. 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A. 众数B. 方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分析】根据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的意义,9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名的成绩.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5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即可.【详解】由于总共有9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第5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5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熟练掌握众数,方差,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0.若一组数据a1,a2,a3的平均数为4,方差为3,那么数据a1+2,a2+2,a3+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A. 4,3B. 6,3C. 3,4D. 6,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数据a1,a2,a3的平均数为4可知13(a1+a2+a3)=4,据此可得出13(a1+2+a2+2+a3+2)的值;再由方差为3可得出数据a1+2,a2+2,a3+2的方差.【详解】∵数据a1,a2,a3的平均数为4,∴13(a1+a2+a3)=4,∴13(a1+2+a2+2+a3+2)13=(a1+a2+a3)+2=4+2=6,∴数据a1+2,a2+2,a3+2的平均数是6;∵数据a1,a2,a3方差为3,∴13[(a1﹣4)2+(a2﹣4)2+(a3﹣4)2]=3,∴a1+2,a2+2,a3+2的方差为:13[(a1+2﹣6)2+(a2+2﹣6)2+(a3+2﹣6)2]13=[(a1﹣4)2+(a2﹣4)2+(a3﹣4)2]=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熟记方差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5 分)11. 已知实数x,y满足40x-=,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 、y 的值,再分4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0x -=,80y -=,解得4x =,8y =,①4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8,∵448+=,∴不能组成三角形,②4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求出x 、y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并且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12. 学校操场边上一块空地(阴影部分)需要绿化,测出CD=6m ,AD=8m ,BC=24m ,AB=26m ,AD ⊥CD ,那么需要绿化部分的面积为______.【答案】288【解析】【分析】由222210057667626AC BC AB +=+===,则ABC V 为直角三角形,即可求解.【详解】解:∵90ADC ∠=︒,∴2226436100AC AD CD =+=+=,∵222210057667626AC BC AB +=+===,∴ABC V 为直角三角形,∴ACB ACD S S S =-V V 需要绿化部分 1122AC BC AD CD =⋅⋅-⋅⋅ 1126248622=⨯⨯-⨯⨯ 288=,故答案是:28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确定222AC BC AB +=,然后利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E 平分∠ADC ,AD=6,BE=2,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答案】20【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6,∴BC =AD =6,又BE =2,∴EC =4.又∵DE 平分∠ADC ,∴∠ADE =∠EDC .∵AD ∥BC ,∴∠ADE =∠DEC .∴∠DEC =∠EDC .∴CD =EC =4.∴□AB CD 的周长是2×(6+4)=20.14.若函数y =(a +3)x +a 2﹣9是正比例函数,则a =_____.【答案】3【解析】【详解】解:∵函数y =(a +3)x +a 2﹣9是正比例函数,∴230{90a a +≠-= 解得,a =3故答案为315.有一组数据:2,5,5,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答案】5.【解析】【分析】把给出的这5个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个数5,就是此组数据的平均数.【详解】解:(2+5+5+6+7)÷5 =25÷5 =5.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与求解方法,关键是把给出的这5个数据加起来,再除以数据个数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66 分)16. 求值(1)(020193-+(2)322-+⎭|【答案】(1)-2;(2)【解析】【分析】(1)注意到(0=1,33=-+=(2)注意到22=-【详解】(1)(020193+-(13=+-+-13=-+ 2=-(2)322-+⎭1325522=-+-++ 125=-+故答案是:(1)2-;(2)1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7. 一阵大风把一根高为9m 的树在离地4m 处折断,折断处仍相连,此时在离树3.9m 处,一头高1m 的小马正在吃草,小马有危险吗?为什么?【答案】小马危险,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构建模型进行解题,如图,折断树高为4AB =,离树 3.9AD =,小马高CD=1,此时只要计算BC 的长,即可判断小马是否有危险【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E AB ⊥于点E∵4AB =,1CD =∴3BE =∴在Rt BCE V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23 3.924.21BC BE EC =+=+=∵树高为9m∴()229452524.21-==>∴小马危险故答案是:小马危险,理由详见详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构建直角三角形模型,再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解题. 18.已知直线l 1:y =12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将直线l1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2,求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3)设直线l2与x轴的交点为M,则△MAB的面积是______.【答案】(1)A (6,0),B (0,−3);(2)y=12x+3;(3)18.【解析】【分析】(1)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答案;(2)根据图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得答案;(3)根据解方程组,可得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1)当y=0时,0=12x−3,解得:x=6,所以点A的坐标为(6,0);当x=0,y=−3,所以点B的坐标为(0,−3);(2)将直线l1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2,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3+6=12x+3;(3)当y=0,0=12x+3,解得:x=−6,所以点M的坐标为(−6,0),所以△MAB的面积=12×12×3=18,故答案为18.【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答.19. 如图,已知:AB∥CD,BE⊥AD,垂足为点E,CF⊥AD,垂足为点F,并且AE=DF.求证: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证明见详解.【解析】【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AEB≌△DFC)的对应边相等证得BE=CF,由“在同一平面内,同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证得BE∥CF.则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详解】证明:∵BE ⊥AD ,CF ⊥AD ,∴∠AEB=∠DFC=90°,∵AB ∥CD ,∴∠A=∠D ,在△AEB 与△DFC 中,AEB DFC AE DFA D ∠=∠⎧⎪=⎨⎪∠=∠⎩∴△AEB ≌△DFC (ASA ),∴BE=CF .∵BE ⊥AD ,CF ⊥AD ,∴BE ∥CF .∴四边形BECF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0.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90千米的A 地前往B 地,甲乘汽车,乙骑摩托车,甲到达B 地停留半个小时后返回A 地,如图是他们离A 地的距离(千米)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 (1)求甲从B 地返回A 地的过程中,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若乙出发后2小时和甲相遇,求乙从A 地到B 地用了多长时间?【答案】(1)60180(1.53).y x x =-+≤≤(2)3小时【解析】【分析】(1)设y kx b =+,根据题意得30{1.590k b k b +=+=,解得60{180k b =-=60180(1.53).y x x =-+≤≤(2)当2x =时,60218060y =-⨯+=∴骑摩托车的速度为60230÷=(千米/时)∴乙从A 地到B 地用时为90303÷=(小时)【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1.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连接AF 、DE 相交于点G ,连接CG .(1)求证:AF ⊥DE ;(2)求证:CG=CD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正方形ABCD 中,AB=BC ,BF=AE ,且∠ABF=∠DAE=90°,即可证明△ABF ≌△DAE ,即可得∠DGA=90°,结论成立.(2)延长AF 交DC 延长线于M ,证明△ABF ≌△MCF ,说明△DGM 是直角三角形,命题得证. 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CD=AD ,∠ABF=∠DAE=90°,又∵E ,F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AE=12AB .BF=12BC ∴AE=BF .在△ABF 与△DAE 中,{DA ABDAE ABF AE BF=∠=∠=,∴△DAE ≌△ABF (SAS ).∴∠ADE=∠BAF ,∵∠BAF+∠DAG=90°,∴∠ADG+∠DAG=90°,∴∠DGA=90°,即AF ⊥DE .(2)证明:延长AF 交DC 延长线于M ,∵F 为BC 中点,∴CF=FB又∵DM ∥AB ,∴∠M=∠FAB .在△ABF 与△MCF 中,{M FABCFM BFA CF FB===∠∠∠∠∴△ABF ≌△MCF (AAS ),∴AB=CM .∴AB=CD=CM ,∵△DGM 是直角三角形,∴GC=12DM =DC .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正方形的性质.22. 某次学生夏令营活动,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参加,共200人,各类学生人数比例见扇形统计图.(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______人.(2)活动组织者号召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所有学生为贫困学生捐款.结果小学生每人捐款5元,初中生每人捐款10元,高中生每人捐款15元,大学生每人捐款20元,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3)在(2)的条件下,把每个学生的捐款数(以元为单位)一一记录下来,则在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答案】(1)80;(2)11.5;(3)10,10【解析】【分析】(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所占比例是:110%20%30%40%---=,就可以求出人数;(2)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人数为20020%40⨯=,20030%60⨯=,20010%20⨯=,根据平均数公式就可以求出平均数;(3)因为初中生最多,所以众数为初中生捐款数.【详解】解:(1)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初中生共有()200110%20%30%80⨯---=人;(2)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人数为20020%40⨯=,20030%60⨯=,20010%20⨯=, 所以平均每人捐款:40580106015202011.5200⨯+⨯+⨯+⨯=(元); (3)因为初中生最多,所以众数为10(元).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人数分别为40,80,60,20,捐款金额依次为5,10,15,20 所以捐款数的中位数应在初中生中,即为10元.故答案是:(1)80;(2)11.5;(3)10,10【点睛】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了扇形图、加权平均数和众数的含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解题时要细心.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 分)23. 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答案】6. 【解析】【分析】延长AD,BC,交于点E,在直角三角形ABE中,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得到AE=2AB,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在直角三角形DCE中,同理求出DE的长,四边形ABCD面积=三角形ABE面积﹣三角形DCE面积,求出即可.【详解】解:延长AD,BC,交于点E,在Rt△ABE中,∠A=60°,AB=4,∴∠E=30°,AE=2AB=8,∴BE=2243AE AB-=在Rt△DCE中,∠E=30°,CD=2,∴CE=2CD=4,根据勾股定理得:DE=2223CE CD-=,则S四边形ABCD=S△ABE﹣S△DCE=12AB•B E﹣12DC•ED=83﹣23=63.考点: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