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值税扩围下的地方税问题研究

增值税扩围下的地方税问题研究

增值税扩围下的地方税问题研究
[摘要]地方税是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税种总和,划分中央和地方税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公共品层次理论和税收职能理论。

目前,我国地方税主要由地方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构成。

2004-2009年我国地方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均超过80%,2010年则下降至50%以下。

增值税扩围后对地方税收入、地方主体税种选择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成比例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应规范地方财政支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缓解地方财政风险;构建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配以辅助税种的地方税模式
关键词:增值税扩围;地方税;主体税种
一、地方税的理论概述
(一)地方税的界定
所谓地方税,是相对于中央税而言,是指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并依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情况,由中央统一立法或地方自行立法开征,省和省以下地方政府负责征收管理并由地方政府财政支配的各类税收总和。

以上关于地方税的概念,不同文章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存在差异,但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大致相同,即所关注的是税种的划归:归属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税种总和即为地方税。

但从本质上来看,地方税属于财税管理体制范畴,是适应分级政府和分级财政的需要而产生的,为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税收分配关系而存在,不仅仅是收入
归属问题。

(二)划分中央、地方税的理论依据
1.公共产品层次理论
公共产品由于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因而必须由政府提供;但多数公共产品和服务都拥有特定的收益区域,即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享用程度要受到地理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决定了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

通常,公共产品按其受益范围或效用溢出的程度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基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收益范围存在空间限制,要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工负责。

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认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公众,也更加了解它所管辖的选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

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各有侧重地提供不同的公共产品;与此同时由于在某种意义上,税收可以看成是提供公共产品的
作者单位:何赛(1989-),女,彝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财政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税收理论与政策。

“价格”,因而每一收益地区中的社会成员都应该支付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分别缴纳全国性税收和地方性税收。

2.税收职能理论
地方税与中央税相区分,是适应分级政府和分级财政的需要。

不同级次的政府所执行的特定职能不同,因而根据各级政府行使职
能的需要,相应划分财权和税权,即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能决定其税权所发挥的功能也相应存差异。

一般而言,税收具有财政职能和经济职能两大基本职能,后者又包含稳定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职能。

其中,税收稳定经济和调控收入分配的职能主要由中央政府来履行;由于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能够更好地体现因地制宜,因而税收调节资源配置的职能主要由地方政府履行。

这样的分工适应中央政府有能力把握全局和地方政府有条件因地适宜的要求,也由此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税种归属。

二、我国地方税的现状分析
(一)地方税制结构分析
1.税种构成
依据影响中央和地方税划归的因素,1994年分税制改革将所开征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之间进行了划分。

目前,我国地方税制结构主要由以下税种组成: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车船税,这些税种的税收收入全部归属地方政府并由地方税务机关征管。

同时,分税制改革还将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从2000年起保留税种暂缓征收)、筵席税(已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征收与否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行决定,但目前各地已停止征收)、遗产和赠与税(尚未开征)划分为地方税种。

收入主要归地方政府且由地方税务机关征管的税种还有: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总保险公司集中
缴纳的营业税)、资源税(不含海洋石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印花税。

此外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不含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由于是地方税务机关参与征收,因而具有地方税性质。

2.主体税种
一般而言,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存在于成熟完善的地方税系下的概念,是指在地方税制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税种。

然而主体税种并非是所有税种都能问鼎,一个税种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和可观潜力须符合主体税种的条件,同时满足国家税种的设计要求,才能确立该税种的主体地位。

通常情况下,主体税种收入应占据整个地方税收入总额的30%左右;此外在地方税种结构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主体税种,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决定。

根据2010年地方各项税收收入数据(见表1),虽然从税种数量来看地方税种占大多数,但是从收入来看,除营业税外的各税种收入均占比很小,远不到地方税收入总额的30%。

虽然目前归属地方的营业税收入占地方税总收入比重较大,但随着增值税扩围的进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会逐渐缩小甚至有被增值税取代的趋势;地方税务机关虽然参与所得税的征收,但该税种的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成共享,故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地方税,则地方主体税种也就无从谈起;城建税作为一种附加税,不存在独立的课税对象,仅以增、消、营三项流转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规模也就很有限;除财产税外的其他税种大多零星分散,征收难度大或
征收成本较高;此外开征遗产和赠与税尚在酝酿阶段,社会保障税在短期内也难以出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