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及评定
2020/4/3
18
3.3 人员配置
基本要求: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 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 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 认并持证上岗
所有检验人员需经省运管局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率 100%。
2020/4/3
19
检验人员配备
机构负责人
2020/4/3
27
表3.2 评定项目分级项与不分级项一览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分级项 不分级项
1
5.1 整车装备与外观
4
19
2 5.2 动力性
1
1
3 5.3 燃料经济性 4 5.4 制动性 5 5.5 转向操纵性
1
0
2
3
1
2
6
5.6 前照灯
0
2
7 5.7 排放污染物控制
3
0
8 5.8 喇叭声级
0
1
9
5.9 车辆防雨密封性
2020/4/3
11
3.1 仪器设备 3.1.1 基本要求
* 仪器设备的检测能力(参数)应与开展检验项目相 适应,满足检验需求。
* 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或允许误差 应符合计量检定规程和检测标准的要求。
* 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产品标准要求。 *测机构(简称:综检机构),依 法设立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营运车辆进行综合 性能检测,并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机构。。
4.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与评定:对在用营运车辆整 车装备及外观、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转向操 纵性、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排放污染物进 行、车速表示值误差等技术性能检测、划分等级和技术 等级评定。
0
1
10 5.10 车速表示值误差
1
0
2020/4/3
28
3.5.2.3《评定表》规范性评价 《评定表》是依据JT/T198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
评定要求》,对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技术等级符合性的评价 。
检测结果: 分级项:一级、二级、三级或不达标 不分级项:O 表示合格、X 表示不合格、- 表示未检 评定结论:一级车、二级车、三级车或不达标车
2020/4/3
24
检测结果:O 表示合格、X 表示不合格、- 表示未检 检测结论:合格或不合格
2020/4/3
25
3.5.2《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表》 3.5.2.1 规范性报告格式
2020/4/3
26
3.5.2.2《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表》特点: ➢ 依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
36
JT/T325-2010标准中没有规定在用客车的使用年限及 里程,用户可一直使用,是否需要更新由用户按运输市场 需求自己决定。但在用客车过户或转让他人时,必须重新 评定等级。
2000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10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 *《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8322-2002
2020/4/3
29
3.5.3《营运车辆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复核)表》 3.5.3.1规范性报告格式
2020/4/3
30
3.5.3.2《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复核)表》特点: ➢ 依据《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营运客 车等级评定(复核)项目,编制的规范性营运客车类型划分 及等级评定(复核)表。 ➢ 《等级评定复核)表》规范了营运车辆等级评定(复核) 信息登录,评定(复核)内容:
客车结构
7
舒适性
底盘配置
11
服务设施
动力性
2
其它
数量 17 1 2
乘用等级评定(复核)项目
评定项目
发动机排量
行李舱容积
空气调节与控制
卫星定位系统
2020/4/3
32
附录:JT/T325-2010《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条 款:
2020/4/3
33
2020/4/3
34
2020/4/3
35
2020/4/3
2020/4/3
3
二、技术标准、法律法规
2.1 技术标准 2.1.1 检测标准 2.1.2 技术条件 2.1.3 检定规程
2.2 法律法规 国家 行业 地方
2020/4/3
4
2.1.1 检测标准 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 2.《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 3.《汽车动力性台架试验和评价指标》GB/T18276-2000 4.《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10 5.《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 6.《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21861-2008 7.《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 8.《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 9.《农用运输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8322-2002 10.《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 GB/T18566-2001
,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 要求》JT/T198,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评定要求,编制的规范 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表。 ➢ 《评定表》规范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信息登录,并 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划分11个类别,55个评定项目。 ➢ 技术等级评定实行分级评定,其中,分级项目12个, 不分级项目43个。将营运车辆技术评定项目技术等级分为 一级、二级、三级和不达标(见表3.2)。 ➢ 《评定表》是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技术等级的书面凭证, 营运客车等级评定(复核)的重要依据。
2020/4/3
8
2.1.3 检定规程(计量标准) 1.《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检定规程》 JJG1014-2006 2.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JJG906-2009 3.《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JJG688-2007 4.《滤纸式烟度计》JJG847-2011 5.《透射式烟度计》JJG976-2010 6.《滚筒式速度表检验台》JJG909-2009 7.《汽车侧滑检验台》JJG908-2009 8.《测功装置检定规程》JJG653-2003 9.《平板式制动检验台》JJG 1020-2007 10.《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JJG745-2002
2020/4/3
1
一、基本概念 二、技术标准、法律法规 三、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与评定 四、检测报告审核
2020/4/3
2
一、基本概念
1.营运车辆: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的经营性车辆。
2.汽车综合性能:在用汽车动力性、安全性、燃料经 济性、使用可靠性、排气污染物和噪声以及整车装备完 整性与状态、防雨密封性等多种技术性能的组合。
2020/4/3
5
11.《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1589-2004
12.《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T18344-2001
13.《卧铺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16887-2008 14.《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T15089-2001 15.《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 GB13392-2005 16.《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5 轮重仪
6
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检验 台/平板式制动检验台
7 前照灯检验仪
12 汽车前轮转向角检验台 13 转向力—角测量仪 14 悬架检测台
2020/4/3
13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15 踏板力计
16 手制动力计 17 便携式制动性能检测仪
18 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 19 透光率计
20 轮胎花纹深度尺
序号
GB4785-2007 17.《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JT/711-2008 1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JT/719-2008 19.《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QCT476-2007
2020/4/3
6
20.《汽车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JT/T478-2002
有效期内。 * 仪器设备应能与计算机联网,实现全自动控制检测。
2020/4/3
12
3.1.2 综检机构配置仪器设备
11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1 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
8 声级计
2 排气分析仪(全自动)
9 侧滑检验台
3 不透光烟度计(全自动) 10 底盘测功机
4 滤纸式烟度计(全自动) 11 碳平衡油耗仪
交通标志、标线、引导指示牌,清晰、合理、规范。 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布置合理、器材安全、有效。
2020/4/3
21
3.5 检测报告 3.5.1《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
(简称:统一报告单)
3.5.2《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表》 (简称:技术评定表)
3.5.3《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简称:等级评定复核)表)
2020/4/3
9
2.2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6. 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 7.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8.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管理规定 9.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10.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 11.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