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厂房加工工艺

钢结构厂房加工工艺

钢结构加工制作工艺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技术部目录1、总则:2、材料:3、基本加工制作要求:3.1 制造工艺流程3.2 放样、套料3.3 下料、切割3.4 接料要求3.5 H型钢组立及焊接3.6 钢柱的制作3.7 屋面的制作3.8 吊车梁的制作3.9 制孔4、焊接工艺要点:5、除锈、涂装6、钢构件的标志、包装和运输1.总则1.1应用范围:本工艺规程仅应用于江苏创和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七圩基地)厂房钢结构工程构件的制作。

1.2工程概况:本结构工程为,新建全钢门式钢架结构。

工程地点为:江苏泰州七圩镇。

1.3执行规范:本工艺方案在编制时,参照本工程“钢结构设计总说明”,根据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同时结合公司的实际制作情况、加工情况进行编制,所涉及的规范、标准具体如下:⑴《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⑵《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⑶《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⑷《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⑸《焊接用钢丝》(GB1300-91)⑹《碳钢焊条》(GB/T5117-1995)⑺《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⑻《熔化钢用焊丝》(GB/T14957-1994)⑼《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88)⑽《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8162-87)⑾《中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1991)⑿《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2.本工程所有使用材料:2.1原材料:本钢结构工程梁(翼缘、腹板),柱(翼缘、腹板)除特别注明外均采用Q345B,梁柱端头板采用Q345B。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结构用加劲板,连接板一律为8mm厚Q345B。

锚栓选用Q235B。

2.1.1本工程采用的钢材除满足国家和行业规范外,同时满足图纸相关要求。

2.2焊材:根据设计要求及焊接工艺评定方案,焊材选用见表2.3螺栓:2.3.1根据设计说明要求采用10.9级扭剪型高强螺栓,执行GB/T5780标准。

螺母和垫圈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98)中规定的钢材制作;其热处理制作和技术条件要求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尺寸和技术条件》(GB/T1228-1231-917)的规定。

螺栓材料按表采用2.3.2 连接接触面采用抛丸或喷砂处理,Q345B材质的钢材表面,抗滑系数不得小于0.45,Q235B及同等材质的抗滑系数不得小于0.4。

2.3.3 各种规格的高强螺栓还需提供净用量2%的富余量。

2.4原材料订购,进厂检验。

2.4.1所有原材(包括钢材及焊材)必须附有厂家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书。

2.4.2材料进厂后,按照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经复验合格后,办理交验手续,妥善入库标记、存放和保管,避免与其它材料相混。

3、基本加工制作要求:3.1板制柱(梁)制造工艺流程:3.1.1 BH型钢柱:劲板加工→下料、切割→检验→待装原材料进厂→检验、矫正→套料节点板加工→下料、切割→划线、钻孔→待装柱本体加工→翼腹板下料、切割→→坡口、节料→热处理→板校正→排料→钢印→H型钢组立→焊接、矫正→一端下料→划线、钻孔→装配牛腿→焊牛腿→矫正→取长→检验→除锈→喷漆→包装、发运3.1.2 屋面梁劲板加工→下料、切割→检验原材料进厂→检验、矫正→套料节点板加工→下料、切割→划线、钻孔梁本体加工→翼腹板下料、切割→坡口、接料→板校正→排料→H型钢组立→焊接、矫正→端下料、端铣或切割-→划线、钻孔→另一端切割取长→装配端头板→装配连接板→焊接、矫正→检验→预装→检验→除锈→喷漆→包装、发货3.1.3吊车梁制作工艺流程:劲板加工→下料、切割→检验原材料入厂→检验、矫正→套料梁本体加工→翼、腹板下料、切割→板校正→排料、分料→H型钢组立→焊缝打底加固→检验→M弧焊、矫正→焊加强劲板→划线、钻孔→二次下料取长→打磨→检验→抛丸→喷漆→标记→包装→发货3.2放样、套料3.2.1套料前,套料人员应熟悉工艺要求,然后根据技术部编制的排版图,下料加工单、零件草图和实样图进行号料。

3.2.2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3.2.3放样时,发现施工图有遗漏和错误以及其它原因需要更改施工图时,必须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擅自修改。

3.2.4号料时,凡发现材料规格或材质外观不符合要求的须及时报物资、质量、工程技术部门处理。

3.2.5钢板划线后,应标明基准线、中心线和检验控制点。

3.2.6构件的节料缝需要在套料图或构件图或构件图中有明确标识,并通知下发:下料段、H组立段,二次加工段及装配焊接段。

3.2.7所有连板或H型钢排料时注明坡口型或坡口长度,标明接料焊缝的拼接位置。

3.3下料、切割3.3.1钢材的切割优先采用数控切割机编程切割,次要部位的零件可以采用半自动加切割小车或手工切割,材料切割后,自由边缘(非装配边)必须进行打磨。

注:自动气割割缝宽度为3mm左右。

3.3.2切割前先检查钢材的规格、材质、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钢材表面上的油污、铁锈、氧化物等应清除干净。

3.3.3切割面的精度要求如下:3.3.4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用砂轮打磨,必要时进行堆焊补修后,再用砂轮打磨平整,以保证切割断面的质量。

3.4接料要求:3.4.1吊车梁中间1/3范围外不允许接料。

3.4.2接料处翼板、腹板需错开200mm以上。

3.4.3翼板的节料长不小于2倍的翼板宽,腹板的节料长不小于600mm;宽不小于300mm。

3.4.4接料处需避开牛腿或连节板200mm以上。

3.4.5接料缝处避开孔群,距最边孔位置120mm以上。

3.4.6构件长度L≤6m,允许有一条拼接焊缝,10m≥L>6m,允许有两条拼接焊缝,L>10m允许有三条拼接焊缝。

3.4.7钢板拼接接头应采用全焊透,背面焊之前应采用气刨清根。

3.4.8焊接坡口制备:3.4.9 拼接时中心要对齐,拼接前要将坡口及两侧50mm左右打磨到露出金属光泽。

3.4.10 钢板厚度大于30mm时焊接前,需进行热处理,可采用丙烷火焰加热,最低预热温度100℃,层间温度100~350℃。

对于柱底板等节点部位,焊前要预热。

3.4.11全熔透结构焊缝应进行100%UT探伤和100%WT探伤,重要的非全熔透焊缝应进行MT探伤。

3.4.12所有拼接焊缝均应加引弧板、熄弧板,引弧、熄弧板均需用火焰或机械切割,不得锤击,割去处需打磨或刨削。

3.5 H型钢组立及焊接。

3.5.1根据技术条件要求焊接H型钢腹板厚度小于20mm为角焊缝,腹板厚度大于20mm为坡口半熔透焊。

H型钢的截面尺寸为800×1500×L之内,宜在型钢组立线完成,超大超高H型钢宜立胎组立完成。

注:超大构件,组立前应预先对板材进行抛丸及防腐处理(防锈底漆厚度在30~50μm,焊缝两侧50mm范围内无需喷漆,需进行保护)⑴BH型钢组立顺序为:首先是T型钢组立:把下翼缘板置于组立机水平轨道上,调整定位装置使其位于组立水平轨道中央,然后组装腹板,进行端部错位调整,采用腹板定位机构调整腹板,使之与下翼缘板中心对齐并顶紧,检查腹板中心偏移以及下翼缘板与腹板的垂直度,合格后进行定位焊接。

⑵再是H型钢组立:把上翼缘板置于组立机水平轨道上,调整定位装置使其位于组立水平轨道中央,然后将T型钢组装到上翼缘板上,进行端部错位调整,采用腹板定位机构调整T型钢腹板,使之与上翼缘板中心对齐并顶紧,检查腹板中心偏移量、上翼缘板与腹板的垂直度以及截面尺寸,合格后进行定位焊接。

3.5.2定位焊应由合格的持证定位焊工或正式焊工施焊。

3.5.3定位焊应符合与正式焊缝一样的质量要求。

焊后彻底清除熔渣,定位焊焊缝出现裂纹应清除后重焊。

3.5.4定位焊应避免在焊缝的起始结束和拐角处施焊,T形接头应在两侧对称进行。

严禁在焊接区域以外的母材上引弧熄弧。

3.5.6定位焊尺寸不大于设计尺寸的2/3,不小于4mm,但不宜大于8mm。

3.5.7 BH型钢焊前组装尺寸需考虑焊接收缩量,宽度方向可适当加放2~3mm收缩量。

3.5.7.1 BH型钢的焊接主要有翼缘和腹板的长度拼接以及纵向焊缝焊接。

腹板和翼缘的纵向焊缝根据设计和板厚要求可分为:角焊缝、部分熔透焊缝和全熔透焊缝。

⑴角焊缝焊接:为保证四条角焊缝的焊接质量,采用船形位置焊接,其倾角为45°,焊缝的焊接顺序及构件的倾斜和翻转如下图所示:⑵部分熔透和全熔透焊缝焊接:构件焊接位置根据坡口角度进行调整,保证焊缝表面处于水平位置,焊接工艺参数根据焊接试验确定。

焊接探伤合格后,必须进行校正,尤其要控制弯曲和扭曲变形及截面的角变形,把误差控制到最低,以保证后序组装和焊接的精度。

3.5.8具体H型钢的制作允许偏差如下:项目允许偏差(mm)图例截面高度(h)h<500 ±2.0500≤h≤1000 ±3.0H>1000 ±4.0截面宽度(b)±3.0腹板中心偏移±2.0翼板垂直度(△)B/100不大于3.0弯曲矢高L/1000不大于5.0钢梁允许上拱5mm,不允许下弯-扭曲h/250且不大于4.0 -腹板局部平面度T<14 3.0t≥14 2.03.6钢柱的制作:3.6.1 BH柱本体下料制作详见工艺流程。

3.6.2对于钢柱的直牛腿,先组成一根长工字钢,再分段切取图示尺寸;对不规则件采用数控切割机下料,但应注意对首件进行放大样检查。

3.6.3对钢柱的翼板、腹板下料时,长度方向均加长30mm余量,翼板宽度不放余量,腹板宽度允许0~+2mm。

在深化的下料图中,按加过余量后的尺寸标注,但应在图中说明:“本图尺寸已加余量,下料时按工艺要求下料。

”的字样。

3.6.4考虑牛腿及加强筋板的焊接收缩余量,每道劲板收缩量为0.4mm~0.5mm,放样划线时,需充分考虑收缩量。

3.6.5柱与底板铣平顶紧。

3.6.6为保证钢柱总体尺寸,二次下料时,要求钢柱先铣平,然后以一端为基准进行划线、钻孔,再进行牛腿组装、加劲板组装,焊接合格后,再另一端取长装焊柱底板检验合格后转下一道工序。

3.6.7牛腿腹板与钢柱为铣平顶紧角焊缝。

牛腿翼板与钢柱为坡口熔透焊。

3.6.8钢柱在牛腿处的加强筋,同柱翼板为坡口熔透焊,与柱腹板为角焊缝。

3.6.9 除特殊注明外,熔透焊缝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对不焊透的对接焊缝及角焊缝,其焊接质量为三级。

3.6.10装配牛腿时,牛腿到钢柱的装配尺寸允许正公差2mm,焊接合格后达到图示尺寸。

3.6.11钢柱上的牛腿为吊车梁支座时,支座加劲板的下端应刨平顶紧,必须保证刨平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见示图)钢柱铣平顶紧3.6.12牛腿和连接板装配定位基准:长度以上端(断铣端)为基准,水平以柱中心为基准控制牛腿或连接板的准确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