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C-SIMANDOU-PROJECT 钢结构制作项目技术工艺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XXXX2011年08月22日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二章应用技术标准第三章原材料验收第四章作业工序及工艺流程第五章成品防护及包装第六章项目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第七章成品检验及交工资料第八章文明施工第一章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巴西ICEC-SIMANDOU钢结构件制作,工作量包括制作立柱、横梁、行车梁、屋架、檩条、柱间支撑、屋面水平支撑、压杆、扶手、楼梯及爬梯等。
总制作量约七百五十三吨,具体的制作量见图纸及构件清单。
交货批次:首批450吨位与工期,二批300多吨位与工期.根据设计方的设计总说明,除角钢及槽钢类材质为Q235B,其余材料材质均为Q345B.第二章应用技术标准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质量评定标准》第三章原材料验收1、材质Q345B按《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材质Q235B按《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钢材需保证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和常温冲击韧性实验(V型坡口)五项要求。
2、所有用于此项目的钢材及标准件均必须具有质量保证书。
质保资料不全的钢材及标准件严禁投入使用。
包括甲方提供的备件,也应具备甲方随供的质保证明。
3、原材料及标准件入厂时必须经过材料管理人员的入厂复验,并保存复验记录。
钢板厚度低于国家标准允许范围的,严禁使用。
4、所有用于此项目的外购焊材,包括焊丝、焊条、焊剂等必须具备质量保证书,经过材料管理人员复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5、钢板及型材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裂纹、折叠和压入的氧化皮。
钢板不能有分层、重皮。
6、任何原材料入厂时如有旁弯、波浪等正常变形现象,应在下料前先行矫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制作过程中,如需要材料代用,均必须经过原设计方确认,并办理相应的材料代用手续,不得私自代用。
第四章作业工序及工艺流程一、制作工序流程图:图一制作工序流程图二、号料工序:1、号料前应先确认材质和熟悉工艺要求,然后根据图纸及来料实际情况、下料指导书进行排料和号料,尤其是型钢及板材,应先根据实际来料情况进行排料,以减少损耗。
本项目预定材料损耗小于4%,施工作业区应严格执行并进行考核。
2、号料的母材必须平直无损伤及其它缺陷,否则应先矫正。
3、划应标明基准线、中心线等。
4、划线号料后应按相关管理规定做好材质标记的移植工作。
三、下料工序:采用剪板机、半自动切割机和数控火焰切割机下料:1、切割前应清除母材表面的油污、铁锈;切割后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熔渣和飞溅物等应去除,剪切边应打磨。
2、所有焊制H型钢的翼缘板及腹板应在整板裁边后,尽量划好线用多头切割机下料,以提高效率及减少变形。
3、槽钢采用火割下料,角钢及焊管采用型钢切割机(无齿锯)下料,异型板采用数控切割机下料、圆钢采用带锯下料。
四、材料的拼接:1、板制为主的立柱,除图纸标注的接缝处外,其余如无定尺寸材料则需接长,板的拼接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40倍板厚,且不小于600mm,接缝应设置在柱子的上部,且应避开安装件,翼缘板与腹板的焊缝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
2、横梁的上下翼缘板在跨中1/3的跨长范围内应尽量避免拼接,上下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缝不应设置在同一截面上,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与加强板和孔群也应错开100mm以上,板的拼接最小长度不宜小于40倍板厚,且不小于600mm。
屋面梁不得下挠。
3、板材对接形式如图二所示;4、拼板焊接应在BH型钢组装前进行,焊后要求进行100%UT探伤检测,拼缝等级为一级。
T=8-16板料对接T=16-38板料对接图二板材对接坡口五、立柱制作图三立柱柱底形式1、翼缘板及腹板按图纸要求对接焊好经100%UT探伤合格后,再进行H型钢的组对。
2、按照图纸所示的焊接符号,H型钢立柱柱底(图三)翼缘板与柱底板的焊接为开双边坡口的全熔透焊缝,腹板开R=25mm的过焊孔。
3、H型钢立柱的主焊缝采用腹板不开设坡口,用埋弧自动焊接方法一次焊接成型,图中未注明的焊缝为连续焊,焊高取板厚的0.8倍,坡口形式见图四。
4、整体的拼装及焊接顺序按图五的H型钢制作方法。
图四:坡口示意图图五:H型钢焊接顺序六、H型钢的组立拼装1、检查钢板有无印记,检查钢板尺寸形状的正确性,检查焊缝区50mm范围内水、锈、油污、氧化皮等杂物是否清除干净。
合格后方能组对。
2、先吊一翼缘板放于水平制作平台上;3、吊装腹板放于翼缘板上,成T字型,并且组立点焊成型;4、吊装另一翼缘板放于制作平台上,把T型钢翻转180°,进行H型钢组立并进行定位点焊,并清除焊渣。
5、H型钢的焊接顺序严格按按图五所示的焊接顺序进行焊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构件两个方向的旁弯,有利于减少矫正的工作量。
6、检查H型钢尺寸是否正确,合格后做好标记。
标记参照构件编号进行标记。
七、定位焊技术要求1、焊接操作必须由持焊工合格证的工人施焊。
2、点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正式焊接用的材料相同或相当;3、焊脚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点焊长度应大于40mm,间距为500-600,强度不能满足时,可以减少间距,并应填满弧坑; 4、如有预热要求应高于正式焊接时预热温度50°。
5、点焊处不应出现气孔或裂纹,如出现裂纹应查明原因后,将原来焊接位置清除干净应重新点焊。
6、严禁在非焊接部位引弧。
八、行车梁制作1、行车梁的组对及焊接可参照H 型钢的组立方法。
2、行车梁的焊缝的等级要求:(1)行车梁上下翼缘板对接、腹板对接缝为一级焊缝。
(2)其余焊缝等级为外观二级要求。
4、行车梁的的焊接方法及顺序(1)吊车梁焊接时使用埋弧自动焊接设备进行焊接,焊接顺序如图五所示。
(2)吊车梁承重筋板须开双面坡口,具体实施按图纸要求。
(3)焊接H 型钢并经矫正、无损检测合格后,再组装端头封板及加强板,采用CO 2气体保护焊接方法,并在焊后进行飞溅、焊疤等缺陷的处理。
(4)焊接并修整后,进行划线钻孔,钻孔后应打磨毛刺及飞边等。
九、扶手的制作 1、下料:圆管、角钢用型材切割机下料,不允许火焰切割,切割面应去除毛刺。
2、弯曲:圆管弯曲采用弯管机,弯曲前做好样板,弯曲后用样板检验弧度是否正确,不能压扁。
3、接料:型材拼接应在水平制作平台上进行,严禁拼接构件错台;圆管,扁钢、角钢长度大于等于200mm 不能做为废料处理,下料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取长补短;圆管对接开坡口如图六所示;图六 圆管对接坡口 图七 角钢与焊管焊接4、装配与焊接:角钢63*6与焊管拼接角钢要切半径为25的圆角如图七所示,角钢切割R=25的圆角焊缝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分清正反面进行施焊。
5、技术要求:栏杆高度±2mm;栏杆立柱间距±2mm。
十、焊接工序:1、焊接设备:下表所列设备适用于本项目的焊接2、焊材的烘焙及存放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材料说明书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要求进行烘焙和存放,如3、焊材的选用:4、焊接参数(2)板材对接采用埋弧自动焊,所有板料对接缝要求熔透的焊缝正面焊后,反面注: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理的焊接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5、焊缝形式及质量等级要求(1)刚架构件的翼缘、腹板与端板的连接,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构件的主材对接焊缝,包括T型接头、对接接头、V型及单边V型接头K型接头及牛腿连接处、图中所示的熔透焊接位置等的焊缝质量、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应符合一级质量标准,其它焊缝按三级质量标准。
无损检测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及时检测并开具有效的报告。
(2)焊缝要求按图纸执行,凡是图中未注明焊缝,均应焊高应按板厚的0.8倍进行施焊。
6、焊接注意事项(1) 引(熄)弧:严禁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对接、T型接头缝施焊前应在其两端设置引(熄)弧板如图八所示,引(熄)弧板的坡口、厚度、材质等应与构件相同,引(熄)弧板的长度:手工电弧焊和CO气体保护焊为25-50mm,埋弧自2动焊为50-100mm,焊后用气割割除,磨平割口。
图八:引引(熄)弧板(2)焊道清理:焊前应清理焊道两侧,被焊接区域附近应无油脂,铁锈、氧化皮及其它外来杂质。
(3)定位焊:定位焊应避免在焊缝的起始、结束和拐角处施焊,定位焊焊缝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时,必须清除后再重新焊接。
(4)焊缝清理及处理:多层和多道时,在焊接过程应严格清除焊道或焊层间的焊渣、夹渣、氧化物等,可采用砂轮、凿子及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
(5)变形的控制:装配前,矫正每一变形构件,保证装配后符合装配公差的要求。
焊接过程中使用必要的装配和焊接胎架、工装夹具、工艺隔板及撑杆等;在同一构件上焊接时,应尽可能采用热量分散、对称分布的方式施焊。
同一焊缝应边疆施焊,一次焊完;焊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焊位置或船形位置进行焊接。
(6)工艺选择:不同材质间的焊接时,应按强度较高材料选用焊接工艺要求,焊材应按强度较低的材料选配。
(7)焊后处理:焊接完成后,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和金属飞溅物,施焊者应自行检查焊缝的外观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焊补或打磨处理,修补后的焊缝应光滑圆顺,不影响原焊缝的外观质量。
十一、校正工序:1、构件装焊完毕后,焊接变形采用油压机、H型钢校直机或火焰加热、锤击等方法矫正。
火焰加热温度应控制在900℃以下,加热后在自然状态下冷却,严禁在红热状态下浇水急冷。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凹陷及其它损伤。
使用锤击校正法时,严禁大锤直接锤击工件表面,影响外观质量。
2、焊制H型钢焊接完成后用H型钢翼缘校直机校直。
矫直后H型钢的外观尺寸项目允许偏差图例高度(h)h<400 ±2.0 400≤h≤600 ±2.0 h>600 ±3.0宽度(b)b<100 ±1.03、其余构件可进行局部火焰校直和上压力机校直。
4、所有构件的校正及校直工序均应在钻孔工序之前进行。
十二、钻孔工序:1、本项目所有高强螺栓孔都采用钻孔成型。
螺栓孔应具有H12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a≤12.5μm。
2、H型钢表面的所有孔,在钻孔之前均应先在H型钢中心划好中心基准线,孔尺寸线及中心线应该从中心基准线往两边反。
3、所有构件上的孔均应尽量焊后加工,以避免焊后孔位位移。
柱底板的较大直径的孔,应用加工成型,确保成型美观。
4、所有构件上的孔如出现偏移较大,需将孔补焊后重新钻孔,严禁扩孔。
5、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2001的规定,以确保安装精度。
如下6、采用数控钻床可提高其精度,凡不能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应尽量采用钻模板加工;以保证孔群的加工精度,从而保证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十三、喷砂、涂装、编号标识工序:1、本项目构件除锈等级为S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