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特色强校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品牌学校特色强校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品牌学校近几年,我校坚持以质量创声誉,以和谐带队伍,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之路,积极开展海洋教育实验探索,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育与科研相结合、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形成了科研引领,校本深化,活动助推、文化升华的实验思路,建立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海洋教育体系,构建了四条主线的海洋教育网络,激发了学生认识海洋、探究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博大、深邃、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已成为学校文化主流。
一、明确学校发展目标,打造海洋教育品牌根据我校多年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抓住青岛市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机遇,我校不断探索富有黄海地域特色和符合学校实际的海洋教育实验成功之路。
确定了依托海洋资源优势、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品牌为学校的发展之路。
我校实施海洋教育特色工作 2019 年正式启动,分三步实施。
2019年是普及阶段,以全员参与、形成氛围为目标,全校师生树立浓厚的海洋文化教育意识。
2019 年是提高阶段,以课题研究、形成特色项目为目标,积极开展海洋文化教育。
2019 年是升华阶段,以成果汇总、形成特色为目标,把海洋
1/ 6
教育特色项目上升为学校特色,进一步提炼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形成海洋教育特色的教育个性,从而把海洋教育升华为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二、拓宽海洋教育空间,丰富海洋教育活动海洋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大量鲜活的实践活动,这也正是海洋教育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
我校以参与、动手、创造为主题,开展了四大主题系列活动:
走向海洋实践系列活动,探究海洋奥秘研究学习系列活动,帆船与航海运动系列活动,海洋科普系列活动,以学生熟悉的海洋环境作为切入点,从校园走向海洋,从校园拓展到大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教育实践活动。
1 依托海洋教育资源,发挥海洋地域优势开展沙滩运动会,走近大海夏令营活动。
灵山湾拉网节与渔民拉大网,到海边捡拾白色垃圾,打捞浒苔,海洋教育小记者海边采风,邀请海军战士为学生做海防报告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浴海风、听潮音、看发展。
感受大海的博大、深邃、开放和包容。
2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海洋教育深入发展学校每个班级成立了海洋教育研究性学习小组。
组组有课题,题题有落实,月月见成果,年年搞展评。
研究成果以报告、课件、画展、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由
---------------------------------------------------------------最新资料推荐------------------------------------------------------ 师生组成的海洋学术委员会对成果进行评价奖励。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体系,创出成果,学校初步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海洋知识和创新品质的蓝色小专家、海洋小博士。
海洋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了九大主题:
地方传统渔业文化、海洋艺术创作、海洋生物、蓝色经济、海洋环保、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海洋军事、海洋地理历史、海洋矿产资源能源利用。
3 依托帆船运动,拉动海洋教育发展作为青岛市帆船运动特色学校,学校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青岛市国际帆船运动训练营活动。
并多次在青岛市中小学帆船运动中获奖,学生在帆船运动中激发了了解、热爱、探究大海的热情。
4 开展海洋科普活动,拓展海洋教育空间作为胶南市十佳乡村少年宫,我校还充分发挥学校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实现家校社区共建,发挥周边辐射作用,共同提高海洋意识。
三、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创设海洋教育氛围学校特色只有变成文化,才能渗透进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让师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浓郁的海洋风情。
1 利用校园宣传阵地。
加强海洋教育宣传充分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校园
3/ 6
之声广播、手抄报,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海洋绘画展、演讲比赛、海洋生物剪纸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海洋教育活动,让海洋教育贯彻于全年的校园活动中去。
2 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海洋教育主题我校对校园文化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每个班都有宣传栏,初一级部以走进海洋、认识海洋为主题,主要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初二级部以海洋科技为主题,展示近几年最新海洋科技研究成果:初三级部以海洋环保为主题,学习相关的海洋法律知识。
校园内设立认识海洋、爱护海洋、海洋资源三条海洋教育长廊,进一步完善了以蓝色海洋教育为主题的环境文化建设,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海,为师生构筑色彩斑斓的海洋世界。
3 加强阵地建设,助推海洋教育发展学校海洋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海洋教育专题会议。
及时总结,部署工作。
2019 年购进海洋系列丛书 8000 余册,建成海洋教育研修室。
学校还建成了海洋教育探究室、海洋知识科普室、帆船航海活动室、海洋教育活动区,这些校内海洋教育实践研究基地为学生了解海洋、探究海洋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拓宽海洋教育渠道,构筑立体教育模式课堂是进行海洋教育的主渠道。
我校构建四条主线,打造海洋教育网络:
教科室课题组专题研究系列;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渗透系列:
---------------------------------------------------------------最新资料推荐------------------------------------------------------ 政教处实践组综合实践系列;团委文化组文化宣传系列。
通过四条海洋教育主线,形成了海洋知识科普、海洋实践活动,海洋教育进课堂、海洋课题研究一体化海洋文化教育模式。
我校构筑了海洋教育进课堂、学科教学渗透、海洋知识专题讲座三位一体的海洋教育体系。
结合三个级部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海洋教育内容、课时、课程形式进行了综合安排。
基础年级选取了《走向海洋》一书作为教材,配合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光盘,每周安排 1 课时,对学生进行海洋知识教育;初三级部通过海洋专题讲座形式,进行海洋环保和法律专题教育。
每个学科教研组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渗透海洋知识。
五、加强海洋课题研究,提升海洋教育品牌特色学校的形成、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科研的支持。
课题研究是开展好海洋教育的基础和首要步骤。
我校的海洋教育实验始终贯彻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发挥课题研究的先导作用。
我校青岛市级课题《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研究》课题自 2019 年开题后。
划分 6 个子课题,明确了具体任务分工:
海洋教育综合实践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的研究、特色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海洋教育研究性学习研究、海洋校园文
5/ 6
化建设的实验研究、计算机网络作为海洋教育主平台应用研究。
各子课题负责人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边研究边总结,注重过程性和成果提炼,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六、依托海洋特色教育,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开展海洋教育实验,建设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最终目标是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幸福生活。
开展海洋教育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
海洋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为学生的个性发挥和特长发展架设了平台,有力地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海洋教育净化了师生心灵,开阔了师生胸襟,全校师生焕发出崭新、蓬勃的精神风貌。
(作者:
刘相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隐珠中学校长;薛少臣。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隐珠中学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