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冲刺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间松土能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与呼吸作用无关B.用透气性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存C.风干后的小麦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D.零下低温有利于新鲜水果、蔬菜的保鲜2.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B.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C.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D.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3.小小分类学家,请鉴别下列哪个是不对的?()A.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C.郊狼与狐同科,郊狼与狼同属,狐与虎同目,则和狼亲缘关系最远的是狐。
D.植物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
4.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瓶中,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晴朗的一天内瓶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在c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在bd段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D.这株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d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5.某同学为了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下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打开阀门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发现,甲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B.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C.如果将两个装置都密封,实验会更快效果也更好D.若乙的石灰水稍浑浊,说明煮熟的种子呼吸较弱6.对野外高大的被子植物进行分类,若需要采集标本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采集的标本可以不包括()A.根B.花C.果实D.种子7.一位妇女怀孕,B超检查为“双胞胎”。
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人的性别是由精子中性染色体决定的B.一个胎儿的染色体来自父亲,另一个胎儿的染色体来自母亲C.若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都为男孩的概率为50%D.若双胞胎由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都为男孩的概率为25%8.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②根毛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都是线粒体。
③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④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9.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10.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騰作用11.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乳酸菌发酵B.利用大肠杆菌生产糖尿病药物——转基因技术C.小羊“多莉”的诞生——杂交育种D.宇航员“抗荷服”的研制——仿生技术12.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时: 胸廓容积扩大B.b→c时: 吸气,膈肌收缩C.c→d时: 呼气,膈顶下降D.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13.面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正面是()A.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B.AB段表示吸气过程C.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D.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14.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断尾的小鼠生出有尾的小鼠B.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C.父母都为双眼皮,孩子为单眼皮D.同卵双生的兄弟胖瘦不同15.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Ⅰ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B.图甲中Ⅱ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A是受精卵,则D是成虫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A是受精卵,则B是蝌蚪16.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箭号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①为动脉,内流动着动脉血B.②为静脉,内流动着动脉血C.③为动脉,内流动着静脉血D.④为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17.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③④⑤构成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②中流的是静脉血D.⑥中的血液比①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18.如图,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和③内的血液分别是()A.动脉血、动脉血B.静脉血、静脉血C.动脉血、静脉血D.静脉血、动脉血19.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蝉、螳螂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a点积累的有机物比b点多C.图丙表示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农药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害虫进行了选择20.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从手背静脉处给胃炎病人输入药液,药液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最合理的是()A.丙→甲→乙→丁B.甲→乙→丙→丁C.丙→乙→丁→甲D.丁→乙→甲→丙21.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代表()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D.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22.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人的卵细胞中23条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都是相同的C.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D.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种类决定的23.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肤色表现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和概率分别是()A.Aa、25% B.aa、12.5% C.Aa、12.5% D.aa、25%24.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黄色;Dd、dd B.红色;DdC.红色;Dd、dd D.红色和黄色;Dd、dd25.《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这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乙→3→右心房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26.“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被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
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A.苔藓体内无输导组织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C.苔藓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苔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7.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④和⑥发育而来的D.从结构层次上来说,甲、乙、丙、丁属于器官,其中的乙、丙、丁属于营养器官28.下列选项中的各项依次对应图中的m、a、b、c、d,其中选项中的关系与图不符的是()A.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肾脏、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C.人体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D.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29.生物技术影响着人类生活。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酸奶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牛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B.复制遗传上完全相同的个体的生物技术有克隆、扦插和试管婴儿技术等C.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我们应大力发展生物技术D.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后,棉花植物体便获得了抗虫能力,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30.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少量的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
这些物质最有可能取自于()A.胃B.食道C.小肠D.大肠二、综合题31.以下是与人体生理活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作出解释:(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过程,分别是。
(2)给病人输液时,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这是因为静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层,并且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是。
(3)当人的尿液中被检验出红细胞和蛋白质时,说明通透性增大。
(4)原尿中的葡萄糖,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毛细血管中,需穿过层细胞膜。
(5)请将右图A、B、C、D四条血管与心脏上相应的血管连接起来32.“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警的职责所在。
图(一)、(二)、(三)和(四)代表相关结构。
请据图回答:(提示:[8]半规管)(1)邱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他的[ ]____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____________上形成物象,最终在[ ]____________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___________反射。
(3)“请你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邱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的[ ]____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若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止[ ]____________破裂。
(4)邱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
(5)图(三)示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