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千括号内。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2.“对代数式a。
一2ab-t-bz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的问题。
八有结构B.无结构,C创造性_ D.认知性‘3,教辩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A.劬造性B.认知性C有结构D.无结构4.“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 )的问题。
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5.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无目的的幻想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比较D.发明创造6.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分析问题D.理解问题7.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 )的过程。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一验证假设8.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
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9.寻我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 )。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10.将所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全部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虽可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的解决问题方式是( )。
A.研究式B.探索式C.启发式.D.算法式’11.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
A.推理式B.启发式C.算法式D.演绎式12.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这样做白争哥的是( )。
丸牢记题目内容&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3.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 )。
怠-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聚合思维D.直觉思维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15•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其思维的( )越高。
,A•流畅性B.独创性‘ c.目的性’D.结构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心理学家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基本成分( )。
A•给定的条件B.不定的过程C.要达到的目标D.多变的方法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 )。
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i‘C.创造性的问题D.,认知性的问题E.一般性的问题3.问题解决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
A.目的性B.结构性C.序列性‘n主动性‘E.认知性。
4.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
‘A•认知性问题解性B.常规性问题解决C•发展性问题解决D-创造性问题解决E.理论性问题解决5•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A•发现问题B.理解闽题.C提出假设D.:构建问题E.检验假设..6.认识过程中影响着问题空间构造的因素有( )。
..,A•知识经验B.注意“C.记忆D.情感.,E.思维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
,一A•问题的特征B.FI,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因素D.负向迁移.E.个性特征。
8.与新手比,专家具有如下特征( )。
A.专家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说明其记忆容量大C.专家善于运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能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9.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 )。
A•流畅性B.认知性C.变通性D.序列性E.独创性10.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
A.环境B.人际关系C.智力D.政治体制E.个性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Fi~。
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打“×”o),1.漫无目的的幻想也可以看作是问题解决。
( )2.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 )一3.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也是问题解决。
( )4.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
( )5.个体好奇心、求知欲越强,知识经验越丰富,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则越能发现常人所发现不了的问题。
( )6.思维越灵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提出越多的合理假设。
( )7.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而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容易。
( )8.拥有某一领域丰富的知识经验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 )9.功能因素对问题的解决只起阻碍作用。
( )10.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 )四、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1.现实中的问题各种各样,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一与一2.有结构的问题是——和——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3.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同时包含一系列的——。
4.各种都可以看作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5.早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多——为对象,提出了各种理论。
6.以杜威等人为代表,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的过程。
7.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已有的——等有关。
8.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和——,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即形成问题的——。
9.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和——,其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11.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12.能否有效地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的:与——的影响。
13.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14.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与——两种,后者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来证明。
15.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和——,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五、名词解释1.问题2.问题解决3.理解问题4.问题空间5.功能因素6.创造性7.发散思维8.头脑风暴训练’六、简答题1.简述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2.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4.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个性特征?七、论述题1.试简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2.结合实际说明,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答案1.C【解析】由问题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
2.A【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的问题。
3.C【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的问题。
4.B【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条件影响因素不确立,不易找出解答线索,这是无结构的问题。
5.D【解析】由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可知前三项均不符合问题解决特征,只有D符合,因此选D。
6.A【解析】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才能分析问题,也才能进一步去解决问题,因此选A7.B解析】理解问题赣是要形成问题的表征,题干列举的这些方式是表征问题的具体形式,因’此B正确。
8.D【解析】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看作是对闻錾空间的搜索,理解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9.C【解析】题干是对提出假设的解释。
10.D【解析】题干是对算法式的具体解释。
11.B【解析】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方式Ⅱ坪启发式12.B【解析】老师要求学生审清题意,目的在于理解问题即形成问题表征r必要时画示意图更照表征问.“’,.,:题的具体形式:因此选B。
13.C【解析】题干是聚合思维的名词解释。
14.D’【解折I创造牲是指个体产生矫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对同0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梯心;15.A【解析l由创造性白够主要特征可知A!正确二、多项选择题一1.ACE【解析】这三点构成一个问题必不可少的成分。
2;AB、.【解析】研究者倾向于把各种i可题分为两类‘,即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因此选AB。
3.ACE【解析】见大纲“问题解决”。
4.:BE),【解析】与问题类型相对应i问题的解决也有两种,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f目I函解决。
5.ABCE【解析】D不属于解决过程。
6.ABCE【解析】因为是在认识过程中,因此|亡'可排除;7.ABC【解析】DE两项均可对问题解决产生—定影响,但它们不是主要因素8.AI~DE【解析】此五项均为专家的特征。
9.AOE'I解析IBD是闻题解决的特征i故排除:10.ACE【解析】BD也可看作是环境因素。
三、判断题!.×【解析】问题解决具有弓I垂确的目的性,因此题千错一?2.×【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因此,题干的说法错。
、3.×【解析】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掸一的认知活动不是问题解决,因此,题干错。
4.×【解析】二者是相对的,同样二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
5√。
【解析】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思维国常人活跃,因此能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问题。
6.√ 【解析】在这样的前提下问题解决的可能就大。
’ 。
7.×【解析】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因为这些问题的本质特征明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