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分析仪简介

红外分析仪简介


Uras 14 Diagram
Sensor electronic board
A D
Sensor CPU - board
A
µP
D
Senso r
Temp. Fuse
Heater
E M
RS 232
Internal Bus
System controller
Dspeteecciftiocr dates EEPROM
➢ 结构:压力传感器位于一块电路板上,其 连接到红外板上。
➢ 功能:压力传感器测量样品池的压力,一 般连接在样器排出口上。用于测量信号的 压力修正。作为可选项,压力传感器也可 用于外部压力的测量。1 绝压传感器,2 工 作范围700-1300mba。3 需要偏差校正。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 电子能级跃迁吸收光谱位于紫外和可见光 波段,(200-780)nm.1-20eV
➢ 分子内原子间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吸收 光谱位于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780nm25um)。0.05-1eV.红外吸收光谱也称为分 子震动光谱。
➢ 整个分子转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吸收光谱 位于远红外和微波波段(25-10000)um。 0.001-0.05eV
微流量检测器
➢ Siemens采用这一技术。
三明制的层状设计 1mm2 米面积内分布24根热丝 最小的交变流量 不使用膜式传感器 -
微流量检测器
➢R➢1R2 ➢气流
➢R1➢R2
➢1mm2 ➢R3➢R4
➢0,15 mm
微流量检测器
➢ 特点:
▪ 无可动部件 – 没有可磨损的东西 ▪ 没有麦克风效应 ▪ 将流量线性地转化为电信号
l = 3.4 µm
HCl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l = 4.7 µm
CO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将双原子红外活性分子看作是振动偶极子 当光子与样品中的分子相互作用时,会产生 两种结果。 1,光子的震动频率与分子的振动频率不匹配。 2,光子的频率与分子的振动频率相互匹配,
此时分子就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偶极子的 振幅增大频率不变。
➢ 功能:在测量和参比两侧,分别填充干扰 气体。其吸收干扰范围的部分红外光。锐 减交叉灵敏度。
滤波气室
光学滤波器
➢ 位置:根据测量任务,光学滤波器出于如下位置。 1位于气室和红外检测器之间,2位于两个红外检 测器之间,3位于标定单元和红外检测器之间。
➢ 结构:滤光片紧锢在金属圈中。安装位置不同, 金属圈也不同。
切光片
切光马达
切光马达
➢ 切光马达,频率7.3Hz.频率增高,灵敏度降 低,原因:在一个周期内,接收到的辐射 能减少,另外,气体的热量及压力传递跟 不上辐射能的变化。
气室
➢ 位置 :位于带有调制单元的主架和检测器或校验 单元之间。
➢ 结构:铝管,分两种类型。1 化学抛光,2 镀金。 铝管中间有隔墙沿纵向把它一分为二。两端用红 外窗口密封。一侧为参比侧(充氮气,完全密 封)。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 A吸收的光能。 ➢ I0进入测量池的光能。 ➢ I1离开测量池的光能。 ➢ ε(λ)样品组分的消光系数。 ➢ Ρ样品组分的浓度。 ➢ L样品池的长度。
红外分析仪的分类
➢ 按红外光谱的特性分类: ➢ 1, 分光型红外分析(色散型)。优点:选择性
好,灵敏度较高。缺点:分光后,光束能量小 (limas11,multiwave)。 ➢ 2, 非分光型红外分析仪(非色散型)。灵敏度 更高,信/噪比高,稳定性好。缺点:吸收峰有重 叠。(Uras14,Uras26). ➢ 按检测器分类: ➢ 1,薄膜电容检测器。 ➢ 2,微流量检测器。 ➢ 3,半导体检测器。
分子振动
➢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氢和氧原子
水分子
分子振动
: 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对称振动 H-O-H
不对称H-O-H
弯曲振动 H-O-H
分子振动
➢ 在通常情况下,分子大多处于基态振动, 分子吸收红外光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所产生的吸收带称为基频吸收带。
➢ 由基态到第二,第三,第四…..激发态的跃 迁所产生的吸收带成为第一,第二,第 三……泛频吸收带。
➢ 功能:通过安装干扰滤波器,去掉干扰重叠部分 的光谱。根据应用,此滤波器只允许一定波长范 围的光通过。主要用于SO2,NO,N2O,CnHm.
光学滤波器
标定池
标定池
➢ 位置:是一个可选部件,安装于气室和检 测器之间,靠马达来驱动。
➢ 结构:其有四个气室,三个充氮气,一个 充测试气。
➢ 功能:其用于标定量程,标定时要通零点 气,如果一个光路有两个检测器,那么测 试气要混合填充。

气室
➢ 清理:拆下气室,对着阳光观察参比和测 量侧,比较两侧是否接近,如果污染较严 重,需要清洗,一般用,蒸馏水,酒精, 丙酮等。
➢ 症状:偏移量太高。漂移较大。灵敏度降 低。
气室
气室
气室
气室
气室
气室
滤波气室
➢ 位置:安装于气室和检测器之间或气室和 标定池之间。
➢ 结构:滤波气室是镀金管,参比和测量由 隔板分开,两侧由红外透光窗口分开。两 个定位销用于滤波气室的定位。
电磁波频谱
波数 (cm-1)
电子激发
电子跃迁
分子跃迁
10
10
10
10
10
10
7
6
5
4
3
2
分子转动
10
1
光谱区域
X-射 线
14,285
紫外线Leabharlann 4,000红外线400
微波
100
近红外 弱
中红外 Absorbance
远红外 强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 分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产生不同的分子吸收或发射光谱。 振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电磁波谱处于中红外光谱区。
检测器
➢ 功能:光线进入检测器被所添充的气体吸收,通过 分子碰撞把热能迅速转变为压力。压力的变化转 变为电容的变化。通过高阻抗电路放大产生相应 的MV信号,150V直流供电,主要的吸收发生在 前室,在后室吸收两侧的光,这部分光与干扰组 分叠加产生交叉灵敏度,较长的后室厚度吸收大 部分的干扰光,其产生的压力正好与前室的相反, 能够抵消一定数量的交叉灵敏度。
➢ 当特定的波长的红外光与分子相遇时,如果光与分子不发 生相互作用,则光随即通过该物质,不产生吸收光谱:
N2
l = 2 - 25 µm
Symmetrical Homonuclear Molecule:
dm/dx = 0 No IR Absorption Transparent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 如果光与分子以特定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 则物质吸收该波长的光。产生吸收光谱。 这是我们称之为红外活性。
调制单元
光圈
➢ 位置:光圈和其调节螺钉位于气室和调制 单元之间的主架上。
➢ 结构:主架上通常安装有两个光圈。调节 螺钉驱动其水平方向移动。
➢ 功能:光圈起遮光器的作用。用以调节光 路平衡。
光圈
光源
➢ 红外光源: ➢ 按类型分类,单光源(ABB和SIEMENS)和
双光源. ➢ 按发光体分类,陶瓷光源(ABB),合金丝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仪表部:陈丙力
红外分析仪的原理
➢ 红外光的能量与分子振荡的能量相当。 ➢ 近红外区光谱:0.78-2.5um。 ➢ 中红外区光谱:2.5-40um。 ➢ 远红外区光谱:40-1000um。 ➢ 在分子中,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分子中存
在电子能级和分子内原子间的振动和整个 分子转动能级。当电子能级和振动-转动能 级发生跃迁时,就会产生分子吸收光谱或
➢ 特点:温度变化影响小,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 缺点:薄膜易受机械震动的影响,调制频率不能 提高。
检测器
➢ ABB检测器是薄膜电容检测器。
微流量检测器
➢ 其测量微小气流,其传感元件是两个微型热丝电阻,和另 外两个组成会斯通电桥,热丝电阻通电加热到一定温度。 当有气体流过时,带走部分热量,使热丝元件冷却,电阻 变化,通过电桥转变为电信号。
温度调节电路板
➢ 测温元件的测试: ➢ 从Sensor cpu板上的X8 拔下4针插头,测
量黄线和绿线,在25度时是10K欧姆。在 55度实施3K欧姆。 ➢ 热熔断丝的侧试:测量其电阻为连续值。
温度调节电路板
补充加热器罩
热熔断器
压力传感器
➢ 位置:根据分析模块的不同配置,压力传 感器安装于不同的位置。
➢ 如果从基态同时跃迁到多个第一激发态, 所产生的吸收带称为组频吸收带。
几种气体分子的特征吸收波长
➢ 分子式 ➢ CO ➢ CO2 ➢ CH4 ➢ C2H4 ➢ NH3 ➢ NO ➢ SO2 ➢ H2O
吸收峰波长UM 2.37 4.65 2.7 4.26 14.5 3.3 7.65 3.45 5.3 7 10.5 10.4 5.2 7.3 2.0 2.8
光源。激光光源(成本高,寿命短)。 ➢ ABB光源是陶瓷光源,抛物面反射体,寿
命长,密封隔爆。 ➢ 为增长寿命,内部填充特殊气体。
光源
光源
切光片
➢ 切光片,把光源的光变成断续的光,对红 外光进行调制,使检测器信号成为交流信 号,便于放大器放大,可以改善检测器的 响应时间特性。
➢ 两个内圈用于透过参比光,两个外圈用于 透过测量光。
红外分析仪的分类
➢ 按光学系统分: ➢ 单光路:Multiwave ,Limas11. ➢ 双光路:uras14.uras26
红外分析仪的组成
➢ 调制单元。 ➢ 光源。 ➢ 切光片。 ➢ 切光马达。 ➢ 气室。 ➢ 标定池。 ➢ 检测器。 ➢ 加热器。 ➢ 压力传感器。 ➢ Power module ➢ IR Module board. ➢ Sensor CPU ➢ Syscon boar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