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税收
一、概念题
1.调整后的总收入(adjusted gross income)
答:调整后的总收入是指总收入减去因纳税目的而做出的调整数额(例如企业的流动开支和通过年金计划的延期补偿)之后的余额。
2.税后实际利率(after-tax real interest rate)
答:税后实际利率是指扣除利息收入的实际所得税之后计算而得到的实际利率。
假定政府对所有形式的资产收入征税税率相同,都为r τ,税前的实际利率为r ,则税后实际利率为:()1r r τ-⋅。
资产收入税率r τ的上升将使税后实际利率()1r r τ-⋅下降。
3.税后实际工资率(after-tax real wage rate)
答:税后实际工资率是指扣除工资收入的实际所得税之后计算而得到的实际工资率。
假定劳动者的税前实际工资率为/w P ,劳动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为w τ,劳动者税后的实际工资率变为()()1/w w P τ-⋅。
对于给定的/w P ,随着边际税率w τ的上升,实际工资率()()1/w w P τ-⋅下降。
4.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
答:平均税率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
主要用来衡量、控制某地区、
某行业的税收负担情况和衡量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它衡量纳税人收入中用于纳税的比例。
平均税率主要有以下三种:①累进税的平均税率,即按各级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征税对象数额的比率。
②作为平衡总负担水平的控制性税率。
③作为编制税收计划和进行税收统计需用的税率。
为了分析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预测变化趋势,找出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在编制税收计划时,需要根据税源统计资料计算出平均税率,即计算出按不同税率计征的税额总和与其相应的计税金额总和之比,并以此作为编制税收计划的依据。
5.重复征税(double taxation)
答: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纳税主体,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不止一次地征税。
具体地说,指同一征税主体或不同征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征税行为,一般情况下是两次重复征税,即双重征税。
6.统一税率税(flat rate tax)
答:统一税率税,简称统一税,是指按单一税率课征的税。
统一税的优点是简化、效率、公平、促进投资和储蓄。
统一税简单明了,不需要复杂的计算,纳税人不再需要填报各种复杂的申报表,可以极大地减少税收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由于统一税的税基特别宽,所以可以采用较低的税率水平。
单一的低税率可以有效地减轻税收对经济的扭曲程度,减少纳税人避税的机会,提高了整个税制的效率。
统一税通过宽免的设计,体现累进性,可以实现公平。
统一税对储蓄收益免税,其鼓励储蓄的作用十分明显,这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国内储蓄率很低(约2%)的国家极为重要。
从投资的角度看,统一税对厂房和设备的购置费用采用一次性
扣除;单一课税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对股息所得和资本利得的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促进投资。
7.累进税率税(graduate rate tax)
答:累进税率税是“累退税率税”的对称,是指税率随课税基数的提高而提高的税。
就个人所得税而言,采用累进税形式是为了对高收入者征收更多的税。
这种征税,从追求社会合理分配的角度讲,是无可非议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累进税的累进度,即如何拉开档次才最为合理。
8.拉弗曲线(Laffer curve)
答:拉弗曲线(Laffer curve)指反映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拉弗提出。
拉弗认为,在增加生产的各种刺激中,最主要的是税收,税收的多少与税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它可以用直角坐标曲线表示,即拉弗曲线。
图13-1拉弗曲线
如图13-1所示,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收入。
O点税率为0%,税收收入为零;B点税率为100%,税收收入也为零;在此税率区间,税收变化量呈OAB形,即为拉弗曲
线。
图中的阴影为课税“禁区”。
“拉弗曲线”的中心意思是,税率存在一个最佳点
τ*,高
w
于和低于最佳点都会减少税收收入。
更应引起注意的是,税率过高将会扼杀税源的正常增长,因而更应尽量避免。
9.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
答:边际税率指对边际收入征收的税款与边际收入之间的比率。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些税种的边际税率随纳税额增加而提高。
边际收入增加时,边际税率不变、上升或者下降,相应的所得税分别为比例税、累进税、累退税。
平均税率对于了解纳税人做出的牺牲是最适当的。
但是,边际税率对了解税制扭曲了多少激励,从而税收如何无效率是最适当的。
由于人们考虑边际量,高边际税率不鼓励人们勤奋工作,并引起严重的无谓损失。
二、复习题
1.什么是劳动所得税率提高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我们为何在一部分分析中假设不存在任何收入效应?
答:(1)劳动所得税率提高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是指:人们在较低的可支配收入下,减少消费和闲暇,以理性地应对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2)在本章中,假定劳动所得税收入要么用于增加转移支付,要么用于削减其他形式的征税。
也就是说,本章的模型假定政府采购支出G是固定的,从而V T-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的预算约束不变,因而不存在收入效应。
2.区分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
为达到统一税率,这两项必须相等吗?
答:(1)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的含义分别参见本章概念题第4题和第9题。
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的提高还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
边际税率上升的幅度越大,平均税率提高就越多,调节收入的能力也就越强。
(2)在统一税率下,一般而言,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
但是如果某些收入可以免税,则即使在统一税率下,平均税率也将小于边际税率。
此时,平均税率将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始终小于边际税率。
3.劳动所得税率的提高会减少税收收入吗?这一答案怎样取决于劳动供给对税后实际工资率的反应?
答:(1)劳动所得税税率的提高不一定会减少税收收入。
如图13-1所示的拉弗曲线中,总税收收入开始时随着税率的上升而上升,但是当税率大于某一数量时,税收收入便开始下降,并随着税率渐近于100%而渐近于0。
(2)理论上,如果劳动供给足够富有弹性,则劳动供给的减少会减小税基,以致总税收收入减少。
这要求税收的替代效应强于税收的收入效应。
这种情形在初始边际税率极其高时较为合理,因为在边际税率极高的情况下,税率上升的幅度小于作为税基的收入减少的幅度,从而使税收减少。
三、讨论题
1.通货膨胀与资产收入税
假设资产收入税率为r τ。
假设(就像美国的情况)按名义利息收入征税。
假设(并非完全准确)这种税收适用于资本的实际收益率。
(1)什么是债券的税后实际利率?
考虑货币增长率出现持久性或出乎意料的上升的情况,如第11章中研究的情况,从μ上升至μ'。
假设r τ不变。
(2)对通货膨胀率π有什么影响?
(3)对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有什么影响?
(4)对债券税后实际利率有什么影响?名义利率i 发生什么变化?是否与π一一对应地发生变化?
答:(1)因为实际利率为r i π=-,所以在按名义利息收入征税的情况下,债券税后的实际利率为:
()1r r i τπ'=--。
例如,如果资产收入税率为20%r τ=,名义利率为10%i =,通货膨胀率为5%π=,则债券的税后实际利率为0.810%5%3%r '=⨯-=。
(2)因为货币增长率的持久性上升不影响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随货币增长率同步上升;而货币增长率出乎意料地上升,将导致物价跳跃式的上涨,而且通货膨胀率增加。
(3)因为资本的实际收益率等于资本的名义收益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
()()/R P κδκπ
⋅--货币增长的变化与资本的名义收益率无关,而货币增长率持久性上升带来的持久性通货膨胀将导致资本的实际收益率永久性下降。
货币增长率出乎意料地上升产生的暂时性通货膨胀将导致资本的实际收益率暂时下降。
(4)由(2)可知,货币增长率的持久性上升不影响实际利率,而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等于()1r r τ-⋅,在γτ不变的前提下,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不变,名义利率i 随货币增长率增长和π一一对应的变化而上升。
当货币增长率出乎意料地上升时,由于名义利率还未来得及调整,通货膨胀率骤升导致实际利率降低,所以税后资本实际收益率将下降,名义利率i 不变,即不和π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通货膨胀对累进制所得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