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管研究方法比较

经管研究方法比较


可验证性:某种假设可以通度:前者指根据样本得到的结果与真实情
况相当接近;后者指我们有信心相信多少的概率是真实 的,多少概率可能是错误的;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22
管理科学定量研究的八个特征(续)
可重复性:假设不是偶然地被支持,而是对研究对象总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24
几个“诀窍”(周雪光)
➢ 上纲上线 :与重大理论思路建立联系 理论功底的培养依靠日常的积累,要博览群书。
➢ 小题大做:为什么你的研究值得发表? ➢ 主题鲜明:集中一点,不及其余 ➢ 引人入胜:故事的线索,吸引读者读下去 ➢ 实质讨论:机械地满足要求,还是实质的兴趣 ➢ 模式新颖:新的模式—新的思路、角度或门槛
7
经济学的分析范式
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 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 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钱颖一,2002):视角 (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 (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 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是从这三方面入 手的。理解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也需要懂得这 三个部分。
17
模型的表述方式与文章写法
1、文字论述 (出文章速度最快) 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适合投给省级社科院办的杂志 2、数理模型(最难) 产业组织理论 3、统计实证(相对流行和比较容易掌握) 宏观方面、行业和企业微观管理方面 4、结合(使文章丰满,发好杂志) ➢ 文字的理论模型+统计实证(相对容易掌握,宏观方面、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12
经济学研究思维的培养
➢研究思维:捕捉学术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施莱佛、维什尼:《掠夺之手》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转型与经济学》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量化研究的分析手段有助于知识发现积累
❖ “社会资本与寻职” ❖ “人格倾向与工作性质匹配度”概念:如Sandra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个很
有意思的现象:一些能力很强的同事却干活没有什么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她在 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认为这是影响员工工作投入程度的重要因素。 ❖ 周雪光等研究发现,决定合同复杂程度的因素除了规避风险的经济动因外,符合 社会期待的合法性动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动因。
界定问题: 描述研究
初步资料收集: 访谈、文献调查
可采用定性资料 验证假设:否定
性案例研究
理论框架
衍生假设
资料诠释
资料分析
资料收集
构念的界定与 操作性定义(次
序上不同于其他学科)
研究设计
Source:赛卡瑞安(Uma Sekaran):《Research Methods for Business:A Skill Building Approach》,2005:19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2
经济学和管理学主流研究方法的差别
经济学:强调模型化
Krugman的观察:学术标准提高的两面性
“为什麽经济学中一些思想观点广为接受,而另外一些思想 观点却受到冷落呢?其答案对于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来 说朗如白昼,但对于圈外人来说却是神秘莫测。这就是,如 果一个想法欲得到人们的注意,那麽它必须是可以用(数学 )模式加以描述表达的。在当代经济学中,一个严谨模式化 的思想在道德分量上尤如十八世纪地图绘制家看来一个严谨 测量过的地区。”
13
如何写经济学学术论文
关键是多看、多想: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 乎其下。
规范的经济学论文的框架和研究程序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14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15
提出问题(有意思、有悬念)
体真实状态的反映;
客观性:依据实际资料的推导而不是个人主观的或情绪性
的判断得出结果;
共性:一个组织情景中大发现可以应用到其他组织范围; 简练性:在构件研究框架时,尽可能以较少的变量来解释
方差。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23
一篇好的管理学实证论文的标准是什么?
这取决于研究工具使用的得心应手 ➢ 深入浅出:“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
不要假设读者已经知道你的研究的背景、资料或统计 模式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25
管理学实证论文的研究过程
理论完善 (基础研究)
或执行 (应用研究)
观察:确定宽泛 的研究范围
——基础研究:先探讨某些特定问题如何被解决,以增加知 识,然后再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实践工作者解决(未来的) 各种问题。这应该作为博士论文的主攻方向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20
管理学(社会科学)为什么要重视实证研究
研究课题的需要
❖ 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 ❖ 员工升迁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学领域:不能模式化的问题不是研究课题
分工与经济增长理论的例子:斯密——阿林.杨——D-S生产 函数将其模型化——杨小凯的超边际理论)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3
管理学:注重实证化
实证研究越来越成为管理学学术研究的主流 管理学:不能测量的问题不是研究课题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8
经济学的视角——收益成本对比机制 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设:经济人的
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
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 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16
文献综述(指出不足、偏重点) 褒贬结合、扬抑结合
本文模型 重点是要说明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特别重要,我觉得
这是衡量经济学学术论文价值的最重要砝码)。
结论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19
管理学的使命
管理学:如何改造世界?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作为学科使命。
——应用研究:实时解决目前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比 如当前产品销售业绩不佳,管理者就会思考这个问题“什么 原因导致业绩下降?”,了解问题背后的各种原因自然有助 于提出改进销售业绩的方案。
从“科学”角度来看:
❖符合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例如,可重复发现) ❖新的知识: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解释能力、分析力度 ❖解释范围 ❖简约(parsimony)
从“美感”角度来看:
❖独辟蹊径:独特的思路、巧妙的设计 ❖扩展人们思考、想象的空间
从“影响力”角度看:对其他领域、现象的推动
分析工具多是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 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 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本科——硕士——博士:分析工具的深化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9
如何学习主流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要依据研究领域来定,以产经为例:
80
60
40
Value
2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时间
资料来源:根据S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汇集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干净的模型”与“肮脏的手” Hirsch et. al (1987)
经济学研究的“美感”魅力正侵入其他学科 “干净的模型”使得我们忽略值得关注和解释的重要(但是复杂) 的社会现象; 对““美感”的追求阻碍了对“真理”的追求。
一个好的量化研究可以将严谨的理论逻辑和有力的分析之间加以结合 有趣的理论思路 恰当的分析工具 系统的实证资料 准确的发现解释 严谨的逻辑关系
量化研究有利于管理科学理论的健康发展
❖ C. Wright Mills:社会学的想像力 ❖ 没有根基的想象是断了线的风筝 ❖ Disciplined imagination – 有着“学术规范约束”的想像力
建筑在已有知识基础上 可以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 ❖ 定量研究的训练正是驾驭风筝的线索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onomics. JNU
21
管理科学研究的八个特征
要区分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
➢ 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
衡量论文是否规 范的起码标准!
➢ 解释事件与发现因果关系
目的性:进行研究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
严格性:认真、谨慎、精确,以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经过仔
细思考的方法,在最小的偏差情况下,从适当的样本中 得到正确的信息,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适当分析;
调查法的比重 经验研究的比重 理论实证的比重
4
其实,注重实证研究的风气开始向所有的社会科学渗透
“你这是闲着无聊 发发牢骚闹着玩, 还是真的有实证资 料支持你的说法?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