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项目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食品消费支出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乳制品消费支出 乳制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
2001年 5309. 01 2104. 12 80. 06 3. 97%
2002年 6029. 88 2271. 84 104. 76 4. 61%
2003年 6510. 91 2416. 92 124. 70 5. 16%
摘 要: 通过实证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为乳制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居民; 乳制品; 消费 中图分类号: TS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8581( 2010) 02- 0201- 03
1 引言
乳品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民族身体素质的重 要食品, 乳业是高效、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的产业, 它能 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因而世界各国普 遍重视乳业的发展。 2000~ 2007年, 在消费需求拉动和 政府产业政策促动下, 我国奶类产量从 1122. 6 万 t增加 到 3 6 3 3. 3 8万 t, 干 乳 制 品 产 量由 8 2. 9 2万 t增 加 到 346. 45万 ,t 乳品工业产值由 195. 44亿元增加到 1074. 22 亿元, 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21. 3%和 32. 5%。但是 2008 年 9月发生了 三聚氰胺 事件后, 国内乳业的发展陷入
液态奶仍然处于市场主导地位。虽 然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 鲜奶在城镇居民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但是作为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鲜奶的需求仍然具有一定 的刚性。在 2004年和 2007年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市 场中, 鲜奶、酸 奶和奶粉的 市场份 额分别为 88% 、5% 、 7%和 80% 、18%、2% 。由此可 见, 鲜 奶消费 量虽 然下 降, 但仍然是主要的奶类消费品, 酸奶的消费量在稳步上 升。根据对表 3和图 3 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奶粉消费 量逐年萎缩, 然后在一个水平上保持稳定。随着人们保 健意识的增强, 特殊人群会有补钙、补铁等需求; 由于工
美国 16 2. 1 83. 7 85. 8
加拿大 12. 2 3. 3 94. 5 7. 5
澳大利亚 11. 9 6. 3 106. 3 /
中国 / / 8. 8 1. 82
日本 2. 0 0. 7 38. 5 /
韩国 1. 4 / 44. 9 /
表 2 2001~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支出情况
月份, 乳制品消费量已经恢复了 90%。
表 1 2007年我国与发达国家乳制品人均消费量
kg /人
种类
欧盟
法国
德国
干酪
18. 4
23. 9
22. 4
奶油
4. 2
7. 3
6. 4
液态奶 92. 8
148. 6
92. 2
发酵乳 19. 7
/
28. 6
注: 资料来源于中国奶业年鉴 2008。下同。
英国 12. 2 3. 7 111. 2 /
伊利、蒙牛、光明、三元 4 家乳业上市公司 2009年上 半年财务报告显示: 除了光明净利下滑 6成以外, 另外 3 家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乳制品市场还能否保 持原来高达 20% 的增长水平? 市场潜力是否真的很大? 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如法国的达能、英国的联合利华纷 纷退出中国的乳品市场。那么到底是我国城镇居民的乳 品消费能力已经饱和, 还是因为我国乳品结构不合理? 本文对我国乳制品消费的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在 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乳品制造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22. 16
2005
17. 92
3. 23
0. 52
21. 67
2006
18. 32
3. 72
0. 50
22. 54
2007
17. 75
3. 97
0. 45
22. 17
2. 4 不同收入人群乳制品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差异显 著 从图 1可以看出, 低收入和最低收入人群鲜奶消费 量从 2000年开始呈稳步上升趋势, 中等收入人群鲜奶消 费量从 2000年开始迅速上升, 但是到了 2003 年开始进 入停滞状态。而中高收入和最高收入人群的鲜奶消费量 经历了从 2000年到 2004年的快速上升后, 在 2005 年开 始下降。
收稿日期: 2009- 11- 29 基金项目: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SK 08001) 。 作者简介: 汤颖梅 ( 1971- ), 女, 江苏南京人, 讲师, 在职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
20 2
江西农业学报
22 卷
入增长速度 ( 4. 6% ), 表现出了较高的收入弹性。
2 我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特点
低潮, 产销量出现了急剧下滑。一年过后, 在政府扶持、 2. 1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及产品的档次低 2007年我国
乳制品企业的自我调整和乳制品市场需求的刚性三大因 人均消费鲜乳品为 8. 8 kg, 发酵乳仅为 1. 82 kg, 远低于
素推动下, 乳品消费市场开始恢复, 2009年 1~ 8月, 乳制 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在稳步增
7. 25
1999
7. 88
0. 87
0. 44
9. 19
2000
9. 94
1. 12
0. 49
11. 55
2001
11. 90
1. 36
0. 50
13. 85
2002
15. 68
1. 82
0. 55
18. 05
2003
18. 62
2. 53
0. 56
21. 71
2004
18. 80
2. 8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51
年份
鲜乳品
酸奶
奶粉
总计
1993
5. 38
0. 32
0. 42
6. 12
1994
5. 25
1. 04
0. 42
6. 71
1995
4. 62
0. 26
0. 35
5. 23
1996
4. 83
0. 32
0. 41
5. 56
1997
5. 07
0. 44
0. 41
5. 92
1998
6. 18
0. 64
0. 43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消费量 1. 2 1. 19 1. 71 1. 98
年份 2005 2006 2007
消费量 2. 86 3. 15 3. 52
kg /人
2. 3 乳制品消费地区差异显著 2007 年全国城镇居民 乳制品消费量比上一年呈下降趋势, 而农村居民消费增 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 人均消费奶类 3. 52 kg, 比上年增 长 11. 75%。分析其中的原因: ( 1 )高消费区有所上升, 但增长乏力。 2007 年全国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人均乳 制品消费量同比上升 0. 67%, 北京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达 到 40. 9 kg, 上海 34. 8 kg, 北方的产奶大省山西、青海、山 东、新疆、甘肃人均消费 25. 7 kg, 均超过 了平均消费水 平, 消费水平已经与收入水平相当, 消费增长乏力。 ( 2) 农村地区消费水平低, 但呈增长态势, 并且增长迅速。目 前, 我国农村居民由于受收入水平、消费习惯、销售渠道 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人均乳制品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 民的平均消费水平, 但是从 2005 年以后, 消费量增长迅 速, 到 2007 年 比 2001 年 增长 了 193. 33%, 市 场 潜 力 很大。
2 1 5. 5 3万 t, 而 2 0 0 7年 达 34 6. 4 5万 t, 增长 率 高 达
60. 74%, 远大于牛奶类的增长速度。
奶粉消费量保持平稳状态, 针对婴幼儿、孕妇及中
老年等特殊人群的奶粉占奶粉消费量的 75%左右。
表 3 1993~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量 kg /人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2): 201~ 203 A cta A gr iculturae Jiangx i
中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汤颖梅1, 李福来2, 王怀明 1
( 1.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2.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品产量 1250万 ,t 同比基本持平; 其中 8月份 172万 ,t 同 长, 乳制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依然很低, 并且从 2003
比增长 9. 4% ; 乳粉产量 66万 ,t 同比增长 9. 5%。市场 年开始, 乳制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具体
信心逐渐恢复, 根据行业协会调查显示, 截至 2009 年 7 情况见表 1、表 2。
图 2 2000~ 2007年我国不同收入水平 城镇居民的酸奶消费情况
从图 3可以看出, 从 2003年开始各种消费人群的奶 粉消费量都下降了, 除了最低收入人群从 2005 年开始又 保持不变以外, 其他收入人群还是这种下降趋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乳制品消费是平均水平 很低和局部地区饱和共存: 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乳制品 消费量就占了全国的 50%, 而除了牧区外大部分农村市场 尚未开发。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居民的年人均乳制品消费 量已经接近日本、韩国的平均水平, 基本趋于饱和, 省级和 中等城市居民的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 10 kg, 还有一定 的增长空间, 农村乡镇市场及低收入人群潜力巨大。
2期
汤颖梅等: 中国居民乳制品消费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 03
图 3 2000~ 2007年我国不同收入水平 城镇居民的奶粉消费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