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现代分析法学派
参考文献:
1、徐爱国:《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2、[美]布莱恩比克斯:《法理学-理论与语 境》,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思考题:
1、现代分析法学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是什 么? 2、现代分析法学的方法论有哪些特点?
第二节 凯尔森的纯粹法学
赫伯特· 哈特
法律:是一种“人的行为的强制性规范秩 序”。含义为:
首先,法律是一种人类行为的秩序,以人的 行为作为调整对象。 其次,法律是一种强制秩序,对那些有害于 社会的行为或事件,法律规定要以强制的措 施作出反应。 再次,法律是一种规范秩序,它授权官员适 用法律,使他们的行为具有合法依据。
法律规范:“是意志行为的客观意义 (objective meaning)”。 一方面,法律规范是某个人或机构的意志的 产物,是由意志行为(willing act)创造出 来的。 另一方面,并非任何意志行为发出的命令都 能成为法律规范,只有其意义能够成为客观 意义的意志行为才能产生法律规范,这样的 意志行为的客观意义就是法律规范。
(一)作为纯粹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律 和法律规范
纯粹法学研究对象是实在法(positive law) 他认为实在法是一个规范体系,因此法律规 范也是纯粹法学的研究对象。首要是对法律 和法律规范界定。 法律: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秩序。一种‘秩 序’是许多规则的一个体系。法并不是像有 时所说的一个规则,它是具有那种我们理解 为体系的统一性的一系列规则。如果我们将 注意力局限于个别的孤立的规则,那就不可 能了解法的性质”。
第十章 现代(新) 分析法学
第一节 现代分析法学概述 第二节 凯尔森的纯粹法学 第三节 哈特的现代分析法学 第四节 拉兹的现代分析法学 第五节 分析实证主义制度法学
第一节 现代分析法学概述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法律观以及方法论特点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现代分析法学指的是适应20世纪新情况在 奥斯丁创立的老分析法学传统的基础上产 生的分析法学新的代表人物和分支学派, 哈特是新分析法学的典型代表。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哈特、凯尔森、拉兹、 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等,主要的分支学 派有纯粹法学、制度法学(麦考密克和魏 因贝格尔的理论) 。
新分析法学产生的背景
1、二战及战后的反思
2、对分析法学局限性的反思。 3、西方法哲学各派别的相互影响。
二、法律观以及方法论特点
对就分析法学的继承: 1、法理学只研究实在法。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关系 3、逻辑分析方法。
与其他法哲学学派的分水岭:
1、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2、法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3、法律的概念分析和结构分析不同于社会 法学派,不同于历史学的研究,也不同于 价值评价,规则与规则之间联系是理解法 律性质的关键。
“何为正义”问题根本不能科学地加以回答,持“正 义相对论”。 “自古以来,什么是正义这个问题是永远存在的。为 了正义的问题,不知有多少人流了宝贵的鲜血与痛苦 的眼泪,„从柏拉图到康德,绞尽了脑汁;„问题依 然没有解决” 因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相对、不存 在客观、绝对的正义标准。 因此,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是由个人的价值观、情绪 和意志来决定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相对、有条件。 否认有普适性的价值观或正义观的存在,但不否认正 义问题存在。
(二)纯粹法学的性质
试图建一门规范性法律科学(即规范法学) “纯粹法学是实在法的一般理论,它是一种关于一般 实在法的理论,而不是对特殊国内法律规范或国际法 规范的解释;但它提供了一种解释的理论。” 其性质首体现于追求“纯粹性”。“纯粹性”:以实 在法为研究对象,把非法律的因素排除在法学研究范 围之外。一方面,法律与道德分离,法学区别于伦理 学、正义哲学和政治哲学;另一方面,将社会因素和 心理因素排除在其研究范围外,法学区别于关于社会 事实研究,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 其任务回答“法律是什么”和“法律如何成为法律” 等问题,非“法律应当怎样”问题。“法律问题,作 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而不是一个道德 问题”。 反对将法律与正义混为一谈。
四、法律和国家的同一性
对国家与法律二元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一理论 只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把国家表达成一种不同于 法律的人格存在,为的是法律能够证明国家的政治 性,即国家创制了法律,国家又把自身置于法律之 下。“这样,国家就从一个赤裸裸的权力事实转换 成了一个受法律统治的共同体(法治国)”。 要摆脱法律与国家关系认识的意识形态、形而上学 和神秘论,只能放弃上述观念,坚持法律与国家同 一观。含义:国家只是一法律现象、一法人、一共 同体。“国家是由国内(不同于国际)法律秩序创 造的共同体。国家作为法人是这一共同体或构成这 一共同体的国内法律秩序的人格化”。 初民社会的前国家法律秩序、超国家法律秩序或国 际法律秩序都不能代表国家,国家是一相对集权的 法律秩序。
参考文献:
1、[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奥]凯尔森:《共产主义的法律理论》,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奥]凯尔森:《纯粹法理论》,中国法 制出版社2008年版。 4、[奥]凯尔森:《国际法原理》,华夏出 版社1989年版。
具体,法律秩序是由个别规范、一般规范、宪法和基 本规范构成的等级体系。包括: 1、宪法:“由于预定了基础规范,宪法是国内法中最 高一级”。 2、在宪法基础上制定的一般规范。可体现在制定法或 习惯法中。 3、个别规范。法律适用机关依法适用法律,它们在将 一般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的同时也创造个别规范。 司法判决是法律适用和创造整个链条中的一个层次, 从宪法始,到立法和习惯,再到司法判决,以司法判 决的执行而告终结。 4、私法行为与契约。 私法行为是个人由法律秩序授权在法律上调整某些关 系的行为。
与法律社会学不同: 法律社会学也以建立法律科学为目标,拒斥形而上 学,但将法律归纳为创法、执法和执法中的社会事 实、心理事实,以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 从而以自然科学的社会调查、行为和行为心理学观 察作为自己娥研究对象。 认为此方法论上与自然科学因果联系方法无异,在 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也差别不大。 纯粹法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外开辟另一新的法 学研究进路,以实在法律规范作为研究对象。一方 面以价值中立立场和态度研究,另以规范独有的内 在联系方式来描述法律规范,使其成一规范科学。
传统认为国家由三要素组成:人民、领土和 由一个独立政府行使的国家主权。 凯尔森认为,此三要素只能被理解成一个法 律秩序的效力和效力的若干维度: 人民就是国内法律秩序的属人效力范围; 领土则是国内法律秩序的属地效力范围; 主权则是一个国内法律秩序的效力的表现。
五、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一元论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统一
提出国际法与国内法一元论观。可用两种方式理解。 一种是将其中之一隶属另一个:要么将国内法隶属国 际法,“国际法优先论”,要么相反,“国内法优先 论”。都统一基本规范。
另一种把两者看作并列的秩序,即两者效力范围是彼 此独立的。此外,两者都有一共同更高的第三种秩序, 这第三种秩序的基本规范代表了国际法秩序和国内法 秩序的规范在内的一切规范的效力理由。 认为国内优先论是主观论哲学,主张国际法优先论。 把国际法优先论同国际主义与和平主义主张联系,其 理论在逻辑上会导致法学领域的世界主义倾向,可能 会为霸权主义、超级大国干涉他国内政开方便之门。
现代分析法学的特点
1、坚持实证主义哲学观:拒绝形而上学,坚 称以实证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力图 使法理学成为一般性的科学,追求可以公度 的法学知识。 2、坚持以实在法作为研究对象:凯尔森的 “基本规范”、哈特和拉兹的“承认规则” 3、坚持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大多坚持价值相 对论立场,价值评价与判断属个人价值评价 的范畴,不能通过理性论据论证,也不具备 客观真理性和普适性。 4、坚持分析的方法:包括:实证分析、逻辑 分析、语义分析。
(一)国际法的性质及其构成 奥斯丁把国际法视为国际道德,而凯尔森认为国际 法也是法。特有制裁手段只是报复与战争。 只算一种初级法律秩序,与初民社会即无国家的社 会的法律极为相像,因国际法没有设立负责国际法 规范的创制与适用的专门机关:主要由习惯和条约 创立,且分散;无专门机构负责适用;救济主要自 助手段。 国际法规范三等级:1、习惯性国际法; 2、国际条约所建立的国际法; 3、国际法院和国际组织所创立的国际法规范。
在纯粹法学方面著述颇丰: 《纯粹法学》(1934)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1945) 《规范的一般理论》(1979)。
二、纯粹法学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1911提出纯粹法学基本思想,34年正式出版 《纯粹法学》,目标是在传统自然法学及当 时流行于欧美的社会法学间寻求“第三条道 路”,创立一种新的法学流派。 (一)作为纯粹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律和法律 规范 (二)纯粹法学的性质 (三)纯粹法学的方法论
一、生平与著作 二、纯粹法学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三、作为等级秩序的法律 四、法律和国家的同一性 五、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一元论
一、生平与著作
汉斯·凯尔森(1881-1973),20世纪 西方法学界著名法学家。 原籍奥地利人,1911维也纳大学任教, 1920参与奥地利共和国宪法起草, 20-30奥地利最高宪法法院法官, 30-33科隆大学任教, 1940移居美国,入美籍,受庞德聘为哈 佛大学主持“霍姆斯讲座”,后加利福 尼亚大学任教。 以纯粹法学(Pure theory of law)和 国际法理论享誉世界,“无疑是当代的 主要法学家”(庞德),“当代最令人 鼓舞的分析法学家”(哈特)。
思考题:
1、凯尔森为何把他的学说叫纯粹法学? 2、凯尔森是如何认识法律的? 3、凯尔森是如何论述法律的结构的? 4、试述凯尔森关于国家与法律、国内法与 国际法关系的一元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