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气相渗金属法 固相渗金属法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渗铬
中碳钢渗铬层有两层:
碳化物层, (Cr、Fe)7C3、 (Cr、Fe)23C6、 (Cr、Fe)3C α固溶体层。
工件渗铬后可显著改善在强烈磨损条件下以及在常温、高温腐蚀 介质中工作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 中碳钢、高碳钢渗铬层性能均优于渗碳层和渗氮层,但略低于渗 硼层。 高碳钢渗铬后,不仅能提高硬度,而且还能提高热硬性,在850℃ 保持较高的硬度,超过高速钢。 渗铬层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对碱、硝酸、盐水、过热空气、淡水 等介质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不耐盐酸。渗铬件能在750℃以下长 期工作,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在750℃以上工作不如渗铝件。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渗钛
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气蚀性,同时可提高中、高碳钢 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渗铝
铝在金属或合金表面扩散渗入的过程。 材料:钢、合金钢、铸铁、热强钢、耐热合金、难 熔金属等。 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耐磨性和耐蚀性。 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管道和容器、炉底 板、热电偶套管、盐浴坩锅和叶片等零件。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喷丸强化用设备
机械离心式喷丸机 气动喷丸机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2 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是指仅对零部件表层加热、冷 却,从而改变表层组织和性能而不改变成分 的一种工艺。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在形变硬化层中产生两种变化:
一是在组织结构上,亚晶粒极大地细化,位错 密度增大,晶格畸变度增大; 二是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离子注入特征
可注入任何元素,且不受固溶度和扩散系数的 影响。 离子注入温度和注入后的稳定可以任意控制, 且在真空中进行,不氧化,不变形,不发生退 火软化,表面粗糙度一般没变化,可为最终工 艺。 可控性和重复性好。 可获得两层或两层以上性能不同的复合材料。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渗硼原理
高温下硼砂与SiC发生反应: Na2B4O7+SiC→Na2O·SiO2+CO2+4[B] 供硼剂为B4C,活性剂为KBF4,反应: KBF4→KF+BF3 4BF3+3SiC+1.5O2→3SiF4+3CO+4B 3SiF4+B4C+1.5O2→4BF3+SiO2+CO+2Si 总反应: B4C+3SiC+3O2→4B+2Si+SiO2+4CO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渗铝层性能
当钢中铝的质量分数大于8%时,其表面能形成致密的铝 氧化膜。高过,钢的脆性增加。 渗铝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很好。低碳钢渗铝后能在780℃以 下长期工作;低于900℃以下较长期工作;900~980℃仍 可比未渗铝工件寿命提高20倍。 渗铝件能抵抗H2S、SO2、CO2、H2CO3、HNO3、液氮、 水煤气的腐蚀,尤其抵抗H2S的腐蚀能力最强。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的目的
提高金属表面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提高材料疲劳强度 使金属具有良好的抗粘着、抗咬合能力和降低摩擦 系数 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蚀性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分类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 浴炉加热表面淬火 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 高密度能量表面淬火 表面保护热处理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4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离子注入是将所需物质的离子在电场中加速后 高速轰击工件表面使之注入工件表面一定深度 的真空处理工艺。 用离子注入法可获得高度过饱和固溶体、亚稳 定相、非晶态和平衡合金等不同组织结构形式, 大大改善了工件的使用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三、接触电阻加热表面淬火 四、浴炉加热表面淬火 五、电解液加热表面淬火 六、高密度能量表面淬火 七、表面保护热处理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 qikailx@
渗硼层组织
硼在Fe中的溶解度很小,当含量超过其溶解度 时,就会产生硼的化合物Fe2B(ε)。当B含量大 于质量分数8.83%时,会产生FeB(η’),当硼的 含量在6~16%时会产生FeB与Fe2B白色针状 混合物。一般希望得到单相的Fe2B。
碳氮共渗
氰化。比渗碳温度低(700~880℃),变形小,且 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渗碳速度和耐磨性。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第七章 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概念
指采用某种工艺手段使材料表面获得与其基 体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不同的技术。 材料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既能发挥基体材 料的力学性能,又能使材料表面获得各种特殊 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分类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表面相变硬化 金属表面扩渗 等离子表面处理 电子束表面处理 激光束表面处理 离子注入技术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一、表面形变强化原理 通过机械手段(滚压、内挤压和喷丸) 在金属表面产生压缩变形,使表面形成形变 硬化层,此形变硬化层的深度可达 0.5mm~1.5mm。
渗碳、碳氮共渗
结构钢的渗碳 使零件工作表面获得高的硬度、耐磨性、耐 侵蚀磨损性、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 而心部具有一定强度、塑性、韧性的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气体渗碳 盐浴渗碳 固体渗碳
高合金钢的渗碳
工具钢:表面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热硬性
二、表面形变强化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主要方法:
滚压 内挤压 喷丸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喷丸表面形变强化工艺及应用
喷丸材料
铸铁弹丸 铸钢弹丸 钢丝切割弹丸 玻璃弹丸 陶瓷弹丸 聚合塑料弹丸 液态弹丸介质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四、渗其他元素 渗硅
提高零件的耐蚀性、稳定性、硬度和耐磨性。
渗硫
在钢铁表面生成FeS薄膜,一降低摩擦系数, 提高抗咬合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三、渗金属
渗金属方法是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碳化物的一种 工艺方法,即渗入的金属浴工件表层中的碳结合形成 碳化物的化合物层,如(Cr、Fe)7C3、VC、NbC、TaC 等,次层为过渡层。此类方法适用于高碳钢。 渗金属层的组织:碳化物 渗金属层的性能:硬度极高,耐磨性很好,抗咬合和 抗擦伤能力很高,摩擦系数小。 渗金属方法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渗氮分类:
低温渗氮:<600℃ 2NH3=3H2+2[N] 高温渗氮:600~1200℃
各种材料
结构钢渗氮 高铬钢渗氮 工具钢渗氮 铸铁渗氮 钛及钛合金渗氮 难熔合金渗氮 钼及钼合金渗氮 铌及铌合金渗氮
一、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生产中常用高频和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又发 展了超音频、双频感应加热淬火。
原理:
感应加热的物理过程 感应电流透入深度 硬化层深度 组织和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表面改性技术
江苏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qikailx@
二、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应用氧——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对零件表面 加热,随后淬火冷却的工艺。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灵活,使用钢种广泛, 零件表面清洁、一般无氧化和脱碳、畸变小等。 缺点:温度不易控制,噪音大,劳动条件差, 不安全,不易获得薄的表面淬火层。 应用:大尺寸和重量大的工件,批量少品种多 或局部表面淬火零件。
§3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
概述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过程
利用元素扩散性能,使合金元素渗入金属表层的一 种热处理工艺。 将工件置于含有渗入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到一定 温度,使活性介质通过分解并释放出欲渗入的活性 原子、活性原子被表面吸附并溶入表面、溶入表面 的原子向金属表层扩散渗入形成一定厚度的扩散层, 从而改变表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