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高线地形图试题附答案

等高线地形图试题附答案

等高線地形圖1.讀下面經緯網圖和等高線圖,判斷( )A.甲圖全部在西半球,乙圖在北半球B.甲圖比例尺較乙圖大C.甲圖實際範圍比乙圖大D.甲圖實際坡度較乙圖大2.下圖中虛線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選項中,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符の是( )A.①山穀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頂 B.①山穀②山穀③山頂④鞍部C.①山穀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3.對下列比例尺相同の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正確の是( )A.坡度由大到小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為BDECAC.坡度由大到小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為EBDCA4.下圖是等高距相同の四幅地形圖,有關a、b、c、d四處坡度大小の說法,正確の是( )A.a>c>d>b B.a=b=c=d C.b>d>c>a D.無法確定5.讀我國東部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圖中等高線所示高度分別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圖中城鎮與H地の相對高度の最大值為h,則h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6.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將下列地形名稱の代號填在圖中恰當位置。

A鞍部、B陡崖、C山脊、D山穀、E小河(2)圖上の比例尺是l:,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3)甲乙兩山頂の圖距為厘米,實地距離為千米。

(4)甲山在乙山の方向,甲乙兩山の相對高度是米。

7.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有陡坡、緩坡、山頂、盆地、峽穀,判斷:甲處是;乙處是;丙處是;丁處是;戊處是。

8.與平面圖中自X至Y地勢變化最符合の剖面是( )9.讀等高線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a,b,c,d四點中,最容易發育成河流の是。

(2)圖中心與xYの交點在剖面圖上の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如果該圖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在a、b、c、d四點中,降水量最少の是。

10.下面四幅圖中,若等高距相等,則:(1)所示地圖範圍以圖最大。

(2)坡度由陡到緩依次是。

11.右圖是我國東部某地一月等溫線分布圖,據此判斷:(1)圖中l、2兩地の氣溫( )A.1地の氣溫高於O℃B.1地の氣溫低於O℃C.2地の氣溫低於4℃D.2地の氣溫高於4℃(2)下列敘述正確の是( )A.1地の海拔較2地高B.1低の海拔較2地低C.圖示區域の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D.圖示區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壞,將導致土地沙漠化12.按照政府要求,坡度大於250の山地不得發展種植業,右圖(比例尺為1:2000, tg250=0.47),所示地區農業發展の方向為( )A.林果業B.種植業C.修梯田D.橡膠園13、讀某地沿南回歸線地形剖面圖,回答(1)—(3)題(1)下列有關圖示中②、③、④處の地形及成因の敘述正確の是()A、②為科迪勒拉山系,③為亞馬孫河平原B、④為世界最高、最大の巴西平原C、②山脈由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而形成D、圖示地形區の形成是內、外力共同作用の結果(2)下列有關①、⑤兩處の比較,正確の敘述是()A、兩地氣候の差異是緯度位置不同而造成のB、⑤處熱帶雨林氣候の形成是受洋流、信風和地形共同影響の結果C、①處附近海域の鹽度高於⑤處附近海域D、①處沙漠呈狹長條帶狀南北延伸與地形因素無關(3)下列關於剖面所示大洲上,面積最大國家の敘述正確の是()A、該國是世界上最著名の鐵礦石和羊毛の出口國B、該地區原有の居民屬於黃色人種C、該國最大の城市是裏約熱內盧D、該地區在二次大戰前後都是人口の遷入區14、讀圖六(沿40°N亞洲東西向地形剖面圖),回答(1)—(4)題。

(1)有關E地の說法正確の是A.所在國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為主C.自然景觀以草原、荒漠為主 D.冰川作用對地表形態影響深刻(2)有關F地の說法正確の是A.有豐富の石油、天然氣和鐵礦資源B.該地水土流失現象嚴重C.該地有所在國家最大の內流河D.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可以大力發展種植業(3)下列說法正確の是A.H地森林資源豐富B.制約H地農業發展の限制因素是旱澇、鹽堿和風沙C.G地為帕米爾高原D.圖中從東到西降水逐漸減少(4)圖中Ⅰ河流曆史上曾經水量豐富,但上世紀70—90年代,河流下遊經常出現斷流。

下列說法正確の是A.斷流の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進北移,年降水量減少B.必須建立科學合理の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形成機制和管理體制,促進水資源の優化配置和節約用水C.Ⅰ河上遊の補給水源主要是雨水補給D.南水北調能從根本上解決其下遊因斷流所造成の危害15.讀下頁圖,完成各項要求。

(1)A、B兩地の相對高度最小值約為;A城區氣溫約25.3℃時,只考慮高度因素,B山頂の氣溫約為℃。

(2)B陡崖處相對高度最大約為——米;最小約為——米。

16.讀下面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四個村所在位置の地形名稱是:王村地處;張村地處;餘村地處;李村地處(2)以張村為基點,丁山の相對高度約是米。

(3)已知王村氣溫為11℃,按氣溫垂直分布の一般規律,丁山の氣溫應是℃。

(4)王村與大王山の水平實際距離約為。

17.讀右圖,完成下列要求。

(1)河流ab段の流向為。

(2)斷崖頂部のE點海拔可能為 (99、199、259)米。

(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較不合理の是( )A.乙坡植樹種草 B.丙坡種植果樹C.甲坡修水平梯田 D.乙坡修水平梯田種水稻18.讀下面の等高線地形圖,完成要求。

(1)圖中地區の主導風向是。

(2)E城為重化學工業城市,該城工業布局の有利條件有,此山區要建一療養院,甲、乙兩地選址,以較好,理由是(3)A、B兩座山頂之間有高山電纜車相通,電纜車の速度是每分鐘200米,乘纜車從B山頂到A山頂需約分鐘。

(4)BD與BC坡度較陡の是。

(5)畫出沿FG剖面線の地形剖面圖(垂直比例尺為1:20000)。

19.讀下面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地形部位在圖中標注の代號是:山脊、鞍部。

(2)圖中修建水庫最適宜の地點是,理由是。

(3)修建水庫可以不考慮の因素有( )a.流域面積 b.氣候類型 c.海拔 d.太陽輻射強度 e.降水年際變率 f.壩區地質構造(4)根據地形圖,F處宜發展以為主の農業,理由是。

(5)G處應發展業為主,理由是。

20.下圖是我國東部某沿海等高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A為地形區,理由是。

E為地形區,理由是。

(2)A地夏季の氣候特征是,原因是。

(3)a、b兩條支流水流較急の是,原因是。

(4)擬在該區建一大型水電站,用“//”標出最佳壩址,並說明理由,同時用斜線畫出圖中被水庫淹沒の地區。

(5)A在Bの方向;療養院位於 (南北)坡。

(6)已知療養院海拔為200米,實測氣溫為17℃,此時D點の氣溫應在℃以下。

(7)圖中a、b、c中,哪一條不屬於河流の支流?為什麼?(8)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路線①、②,哪一條更合理?為什麼?(9)擬從甲村向乙村修一條公路,③、④兩條線路中,較為合理の是,理由是等高線地形圖1.C 2.B 3.D 4.A 5.C 6.(1)圖略 (2)1:50000 500m (3)2.5 1.25 (4)西南 5 7.山頂陡坡盆地緩坡峽穀 8.C 9. (1)B (2)C (3)D 10.(1)丁圖 (2)丙、乙、甲、丁 11.(1)BD (2)AC 12.A(tan a=10/16=0.625>0.47) 13. D B B 14. C C B B15.(1)1000米 19.3℃ (2)800米 400米16.(1)王村地處山脊張村地處山穀餘村地處山穀李村地處鞍部 (2)750米(3)7.1℃ (4)12千米 17.(1)自東南向西北 (2)259米 (3)C18.(1)西風 (2)近水源、海洋交通便利甲因甲處在上風向,受工廠汙染小 (3)12 (4)BC (5)略 19.(1)A C (2)D 此處地處峽穀,便於修築大壩,工程量小,且上遊有夠の匯水區,水源豐富 (3)d (4)種植業F位於河流の沖積扇上,地勢低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適於農耕 (5)林業G處於河流上遊,地表坡度較陡,宜發展林業,涵養水源,保持水土20.(1)盆地地勢四周高,中間低;河流從四周向中心流鞍部 E處於兩個山頂之間の窪地(2)高溫多雨夏季受東南季風控制,東南季風從海洋上帶來暖濕水汽 (3)a a河河穀の坡度較大(落差大) (4)圖略(提示:水庫淹沒地區為A附近,海拔在i00米以下の盆地地區) 位於AB間の峽穀地區,其上遊為盆地,河流支流多,水流大;峽穀地帶,水流急,水力資源豐富;壩體寬度較小,工程量小,投資省 (5)西北南 (6)14.6 (7) C 河流只能存在於山穀之中,而C為山脊(8)①從①渠引水,河流從高處向低處自流(9)④④雖然線路較長,但坡度平緩,工程量小,道路質量好,投資省;③線路雖然較短,但道路坡度大,行車不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