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编制说明1.为了使信号工程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工程全面创优,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参阅《铁路施工技术手册〈信号〉》、《铁路信号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10401.1--2003)、《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6--99)及呼局电务段具体要求的有关内容和条款。
3.本标准涉及不到之处,有待于施工过程中另行补充。
总体工程情况本工程为改建铁路包惠线电气化工程,本标段工程范围为西小召(不含)—桃司兔(不含),里程范围为K150+000—K322+000,沿线的车站包括五原,四分滩,巴彦高勒,杭锦旗,头道桥(不含站内)及景阳林.蓿亥.补隆淖三个自闭中继站。
(一)室外工程一.电缆线路1.1 一般规定1.1.1工程开工后应进行电缆单盘测试;电缆敷设后及接续配线前,进行施工测试,接续配线前的测试数据,作为电缆隐蔽工程测试记录。
施工中要注意电缆型号。
1.1.2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20℃时,信号电缆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每千米不大于23.5Ω。
2.信号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使用500V兆欧表(或高阻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500MΩ。
3.综合扭绞电缆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使用高阻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3000MΩ。
用兆欧表测试,可按下列公式计算:Rx =0.001*L*Rm式中L---电缆实际长度(m);Rm--仪表测量值(MΩ);Rx --换算到每千米长电缆的实际绝缘电阻值(MΩ)。
电缆如经曝晒后测得所有数据,不得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
1.2 电缆线路敷设1.2.1电缆径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相关两设备间距离较短;2通过股道及障碍物较少;3施工及维修方便;4避开线路和其它建筑物的改、扩建处;5避免在道岔的岔尖、辙叉心和钢轨接头处穿越股道;6避免通过酸、碱、盐性等有化学腐蚀性物质地带,各种管道径路复杂地带,土壤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带,以及坚石、池沼、污水坑等处;7土质路基不宜敷设电缆;困难情况下,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防护。
1.2.2电缆可敷设在任何水平差的沟、槽、管等内。
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1.2.3平行于轨道敷设的直埋电缆至最近钢轨轨底边缘的距离应满足下列要求:1在线路外侧,不得小于2m;如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间斜面距离不小于2m 的情况下,可减至不小于1.7m;2在线路间,不得小于1.6m;若线路间距为4.5m,此项距离可减至不小于1.5m。
1.2.4直埋电缆与公路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距公路边沿、排水沟边沿不少于1m处。
1.2.5电缆沟底应平坦,沟内无石块和杂物。
1.2.6电缆每端储备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外电缆每端储备量不得小于2m,20m以下电缆不得小于1m。
1室外电缆进入室内的储备两不得小于5m3电缆过桥在桥的两端的储备量为2m4电缆底下接续时,接续点每端电缆的储备量不得小于1m1.2.7站内干线电缆沟采用复合槽防护。
电缆设电缆槽防护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埋深为槽顶面距地面400mm。
槽内电缆应排列整齐,互不交叉。
1.2.7电缆沟内敷设电缆应排列整齐,互不交叉。
1.2.8下列地点应埋设电缆标:1电缆转向或分支处;2干线每隔100m设1 个;2电缆地下接头处。
其标桩应有“接续标”字样,并注明埋深、电缆编号;4 电缆穿越障碍物而需标明电缆实际径路的适当地点。
1.2.9有关工务在路基内埋设电缆的规定:1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及路肩上侧沟和道床下(过渡短线路除外),并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2电缆沿路堑埋放时,应在堑顶天沟2米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米以外;3 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米以外;5 电缆敷设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埋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
6各种箱盒的突出边缘距离线路中心不得小于2m。
1.2.10 区间电缆按照包头方向为A端,兰州方向为B端的原则敷设。
站内电缆B端朝向信号楼。
1.3 电缆防护1.3.1直埋电缆应采用软土防护。
当通过铁路、公路、桥梁、管道、水沟、路肩、坚石、土质不良等地区或由于条件限制,必须减少电缆敷设深度的地方,以及与其它电缆或管道交叉时,应采取不同的防护方式。
1.3.2电缆经过下列地点时,应采用钢管或电缆槽防护:1靠近取土坑时;2接近地下建筑物时;3接近或交叉其它电缆时;3穿越地下排水沟时;5穿越有植物的耕地和居民点时;6通过路肩以及站内信号楼至出发信号机之间的区段时;7必须减少电缆敷设深度时;1.3.3电缆穿越轨道、公路、道口时,采用钢管防护。
防护钢管内径应为电缆外径1.5倍以上;使用前必须用钢锉将管口打磨光滑,消除毛刺、利刃;防护管两端应超出轨枕头或伸出公路边沿500mm以上。
1.3.4电缆通过涵洞时,尽量在涵洞顶部挖深度不得小于500mm的沟后用钢管防护。
如果在下部通过,要用钢管防护。
1.3.5电缆通过既有桥梁敷设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管。
槽进行防护,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敷设在桥上时不宜有接头,桥两端应有适当的备用量。
1.3.6电缆穿过水沟、水渠时,应用钢管或水泥槽防护。
1.3.7电缆穿越钢管后,要用沥青浸棉纱进行管口封堵.1.4 电缆接续1.4.1 1.4.2电缆接续应A端与B端相接,相同的芯组内颜色相同的芯线相接。
信号电缆地下接续,一般规定要求:1电缆穿越铁路、公路、及道口时,在距铁路钢轨、公路和道口边缘2m 内的地方不得进行地下接续;2电缆地下接续地点距热力、煤气、燃料管道不应小于2m,当小于2m时,应有防护措施;3电缆地下接续时,电缆的备用量长度为2m;4电缆的地下接头应水平放置,接头两端各300mm内不得弯曲;并应设电缆槽防护,其长度不应小于1m;4电缆接续中严禁虚接;5电缆地下接续材料的质量、型号、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6电缆地下接续前后,都应进行芯线导通和芯线对地、芯线间绝缘电阻值的测试。
1.4.3 如果信号电缆采用地下热缩接续,则执行如下标准:1电缆芯线接头宜采用大接头方式,扭绞部位应加焊;2电缆芯线长度宜为10~15mm,相邻芯线的接头与接头之间宜错开10~15mm,接续后的芯线长度应相等,并保持在170mm或210mm;3套于电缆芯线接头上的热缩套管,应热缩均匀,管口密封良好,铜芯严禁外露;4屏蔽连接线、铝衬套必须压接牢固;钢带上的连通导线必须焊接良好;5 电缆内、外护套接续的热缩套管应热缩均匀,无气鼓、端口溢胶,密封良好。
1.4.4信号电缆采用地下接续盒型接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压接接式接续端子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铝护套及钢带屏蔽连接时连接部位应去除氧化层,使屏蔽网和铝护套或连杆与钢带牢靠连接。
3屏蔽连接线在电缆的钢带或铝护套上应焊接牢固,光滑,其焊接面积应大于100m m。
21电缆芯线开剥绝缘层长度为6~8mm。
1.4.5 电缆接续完毕必须及时埋设接续标,接续标桩上应有“电缆接头”字样,并标明埋深及电缆编号。
1.5 各种箱、盒的安装站内,区间为复合材料箱盒。
1.5.1变压器箱安装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用变压器箱、扼流箱突出边缘距钢轨外沿为1300mm(考虑大机养护)。
变压器箱基础顶面与钢轨顶面平,相临的轨道电路变压器箱及扼流箱顶面平。
两相邻扼流箱距离用中心连接板长度确定,相邻的变压器箱和扼流箱或相邻的变压器箱及变压器箱最近基础外侧距离为200 mm。
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端的变压器箱,箱盖向所属轨道侧打开。
轨道电路变压器箱及扼流箱至钢轨的等阻线用1600mm及3600 mm 等阻线连接,每对1600mm及3600 mm 等阻线分别用两个水泥枕固定,钢轨外侧及中间各1个。
等阻线过轨处要进行绝缘处理。
扼流箱的保护管过短会造成电缆外露,要用钢管进行加长处理。
高柱信号机的变压器箱安装在信号显示侧,变压器箱基础螺丝中心距离机柱边缘为470mm,基础随信号机高度装设。
1.5.2方向盒安装方向盒两基础中心应与钢轨平行,打开盒盖,基础中心连线与胶室隔墙重叠的基础应对在信号楼侧。
方向盒与信号、轨道电路、转辙设备在一起时,其基础顶面与钢轨顶面平。
如果方向盒距离信号设计或线路较远时,方向盒基础顶面距离地面为150--250 mm,如果地面低,则培土保证。
方向盒与其他箱盒安装在一起时,其基础顶面应与其他箱盒基础顶面平。
1.5.3终端电缆盒安装终端电缆盒用于轨道电路时,其引线口应背向轨道侧;用于道岔时,其电线引入口应与其转辙机引入引线孔向对,道岔盒中心距离道岔基本轨内沿为1900-- 2000mm;用于信号机时基础高度要随信号机基础高度设置。
1.5.4箱盒端子编号方向盒:面对信号楼或所属车站,以“1”点钟位置为1号端子,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编号。
变压器箱:靠箱边为奇数,靠设备侧为偶数,站在面向箱子引线孔侧自右向左依次编号,用于轨道电路时,最末一块及第一块端子不装,同样不编号。
终端盒:从基础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
注意:引入电缆时尽量避免在所上端子柱旁的电缆引线孔引入,以做到配线时线把走线均匀、并加长备用量。
1.5.6信号电缆终端头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引入箱盒时,应分清主、付管电缆,一般从所属车站信号楼方向来的电缆应引入主管,分向其它设备的电缆引入付管;2室外电缆两端储备量应盘成环状置于箱盒边,其埋深应与沟底平;储备量不得小于2m ,20m以下电缆储备量不得小于1m ;3电缆引入箱盒前要按设计图纸焊接地线,如果电缆为铝护套电缆,则钢带及铝护套要分别焊接地线,地线引线的规格为7×0.52铜塑线。
地线焊接时不能烫伤电缆芯线。
电缆做头时,拨开外护套,钢带及铝护套留够足够的焊接地线的长度,地线焊接后在用外皮把焊点包住,然后用铁丝在焊点上方绑扎外皮,剪短做成“耳朵”,固定时压在箱、盒底与法兰盘之间,防止电缆向下坠落,这样可以起到防止箱盒底与钢带及铝护套接触,满足荷日铁路预留电气化的要求;箱、盒底与法兰盘应加装绝缘垫片。
4剥切电缆时,不得损伤芯线及绝缘;5电缆引入箱、盒时,内护套的预留长度适当(XB箱为90mm;HZ-6为110mm,HF盒付管为50mm,HF-4主管为70mm,HF-7主管为80mm),同一变压器箱、HZ-6内的电缆内护套应保持一致,同一方向盒付管内的电缆内护套应保持一致;6电缆引入箱、盒后,应挂好电缆去向标识;7灌胶前应将箱、盒内部清扫干净,将所有空位底孔用挡板和绝缘垫片堵严;用棉纱将防护管与电缆间的空隙堵严,防止灌胶时胶液沿防护管流入大地;灌胶深度以箱、盒胶室的三分之二为宜,但必须覆盖固定保护管的螺栓;灌胶后应确保胶面光亮、整洁、无麻面、无皱裂、无塌陷现象;变压器箱、HZ-24备用引线孔同时用胶封严,整个箱盒的胶室的胶面保持同一高度;每个信号点的箱、盒的胶面保持同一高度;方向盒备用引线孔的胶室不用灌胶,除主胶室外,其它灌胶的胶室胶面应保持同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