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护理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 操作流程
操作标准
分值 评价细则扣分
仪表2分
报告姓名操作项目
语言流畅 2分
1.紧张,不自然,语言不流畅-1
衣帽整齐举止符合要求
2.着装不符合医院要求-1操作
前10分双人查对
打印条码核对医嘱,床号、姓名、检验项目,(如做血培养,需核对化验单)查对无误后,打印条码
3分
3.查对缺项
4.未打印条码
-2-1
明确标本采集要求
(如是否空腹),正确选择真空采血管,将条码贴于采血管指定位置,如需做血培养,选择血培养瓶
6分
5.未评估或评估有误
6.未正确选择采血管
7.未贴条码或位置错误-2 -2 -2
个人准备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4分
8.洗手方法不规范9.戴口罩方法不规范
-2-2
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一次性采血针、0.5%碘伏、采血管(血培养瓶)、无菌棉
签、输液贴、治疗
巾、止血带(2)治疗盘外:弯盘、锐器盒、手消液、化
5分
10.未准备齐全
-5
静脉血采集法操作标准 2015年3月27日
验单、笔、医嘱本
检查物品质量检查治疗盘内物品
的名称、有效期
2分11.未查对-2
操作中53分携用物至
床旁
反向查对:请患者
或患者家属说出床
号、姓名,核对床
头卡、腕带(至少
两项),评估患者
意识状态、神志、
配合程度。

向患者
解释操作目的,以
取得配合
6分12. 未反向
查对
13.核对不完

14.未评估一
般情况
15.未解释操
作目的
-2
-2
-1
-1
评估穿刺
部位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
瘢痕、硬结、炎
症,口述:避免在
患者输液侧肢体采

3分14. 未评估
局部皮
肤情况
15. 未口述
-2
-1
选择穿刺
部位
第一遍消

1、在穿刺部位的肢
体下铺治疗巾2、在
穿刺点上方6cm处扎
止血带,选择合适
静脉并以手指探明
静脉方向及深浅,
松开止血带3、用碘
伏棉签点状消毒穿
刺部位(直径大于
5cm)待干
11分
15.未铺治疗

16.扎止血带
位置不正确
17.未松止血

18.消毒范围
不正确
19.消毒方法
不正规
-2
-2
-2
-2
-3再次核对
化验单与标签、采
血管类型、核对床
号、姓名、化验项
目,(如需做血培
养,将血培养瓶盖
打开,碘伏消毒瓶
塞两遍)
4分
20.核对内容
不正确
21.消毒方法
不正确或未
消毒
-2
-2
22.未进行第-3
第二遍消毒
准备胶贴用碘伏棉签点状消
毒穿刺部位(直径
大于5cm)待干
备好胶贴贴于治疗
巾上
6分
二遍消毒
23.未准备胶

24.未将胶贴
贴于治疗巾

-2
-1
操作中扎止血带
在穿刺点上方6cm处
扎止血带
2分
25.扎止血带
位置不正确
-2进行穿刺
再次核对患者姓
名,嘱患者握拳,
左手拇指绷紧静脉
下端皮肤,右手持
注射器针头斜面向
上,与皮肤成20°
角进针
14分
26.未再次查

27.跨越无菌

28.进针角度
不正确
29.穿刺不成

-2
-5
-2
-5静脉采血
穿刺成功后,松开
止血带,将第一条
胶贴粘于针柄处,
第二条贴于针眼
处,连接血型管
(或血培养瓶),
让血液沿管壁轻轻
注入,将管退出,
换上新的采血管
4分
30. 未松止
血带
31.未进行固

32.采血剂量
不正确
-1
-1
-2
将采血管(或血培
养瓶)从采血针内
退出,病人松拳,
迅速拔出针头,指
导患者正确按压方
法(5-8分钟),轻
轻混匀5次以上,将
针头置于弯盘内。

(口述:抽血培养
时,采血量10-
15ml,一般在发热
33.未嘱患者
松拳
34.未按压穿
刺部位
35.未将针头
置于弯盘内
36.未口述
37.口述不完

-1
-1
-2
-5
-3
拔针初期、高峰期或寒
战后抽取静脉血,
如已用抗菌药物,
则在下次用药前采
集,采集后立即送
检,如不能,只需
室温保存。

若同时
抽取多种血标本,
应先注入血培养
瓶、再注入抗凝
剂、最后干燥试
剂)
12分
查对操作后查对,化验
单与标签、采血管
类型、核对床号、
姓名、化验项目2分38. 未核对
39. 核对不
完整
-1
-1
整理用物撤去治疗巾、止血
带1分40.未将治疗
巾、止血带
收回
-1
交待注意事项为病人整理衣袖、
床单位,协助患者
取舒适卧位,将呼
叫器置于患者伸手
可及之处
3分
41.未整理床
单位
42.未交待注
意事项
43.未安置呼
叫器
-1
-1
-1
操作后操作完毕处置室分类处理用

血标本置于试管
架,待送检
在电脑上签执行时
间及全名
8分44.垃圾分类
处理不正确
45.未将血标
本置于试管

46.未签名、
签时间
-5
-1
-2
2、 静脉采血相关知识
1、 静脉采血的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协助临床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 静脉采血常用部位: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
(最常用)、头静脉。

3、 血标本分类:
分为: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

⑴常见全血标本:血沉、血常规检查、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如肌
酐、尿素氮、尿酸、肌酸、血氨、血糖等。

⑵常见血清标本:血清酶类、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等。

⑶血培养标本用于查找血液中的病原菌。

4、注意事项:
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⑵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或皮管处取血标本,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肢体采血。

⑶注意核对,所采的血标本要符合检查项目的要求。

⑷血液注入容器时应沿管壁缓缓注入,误将泡沫注入,并避免震荡,以免红细胞破裂溶血。

⑸抽血清标本需用干燥试管。

⑹抽全血标本,需要用抗凝试管,血液注入容器后,要立即轻轻旋转摇动试管数次,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⑺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严防污染。

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外,抽血前应检查培养基是否符合要求,瓶身有无裂缝,瓶塞是否干燥,培养
液不宜太少。

一般血培养采血5ml。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采血量可增至10-15ml。

⑻若同时制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应先注入血培养瓶,再注入抗凝瓶,最后注入干燥试管,动作应迅速准确。

⑼采集血培养标本后,应将注射器活塞略向后抽,以免血液凝固使注射器粘连或针头阻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