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五年
免征产品税、对因污染搬迁另建 的项目实行免征建筑税等。纳税 人排放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 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0%的, 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 50%的减按50%征收。
税的企事业单位 划拨环保税,补 助其污染治理。
P88 阅读材料:环
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六)经济手段的主要作用
1995年,哥斯达黎加启动了可证实的和可转让 的补偿计划。
1995年与美国政府签署协议
哥斯达黎加政府征得大量的退化牧场地区,建立管理 机构。由这些管理机构确保这些土地上的新树林的生 长及其森林储量的可持续维护。
美国政府核实其碳吸收量,之后实行被美国承认的可 转移的补偿许可证。
美国企业购买许可证。
(四)经济手段的主要类型
手段 明确产权 建立市场
内容
明确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水权、矿权 明确使用权:许可证、特许权、开发权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可交易的资源配额
税收手段 收费手段 财政手段 责任制度
环保税;原料税和产品税;租金和资源税
排污费;使用者收费;管理费;资源、生态、环境补偿费 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环境基金
有偿性
有偿性是指各经济行为主体在环境责任与经济利益 方面应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实行谁开发谁保护、 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 “使用者支付原则”。
无论是资源开发活动,还是企业生产行为,在获取 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以增加环境保护投入、交纳 环保税或污染赔款等形式来承担与此相应的环境责 任,消除由此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影响。
案例:中国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
中国采用规章制度来逐步淘汰ODS(消 耗臭氧层物质—1991年签署蒙特利尔议 定书 )
确定目标
1996年削减ODS使用量并保持在1991年的 水平
2000年的目标:削减到50%的水平 2010年实现完全淘汰
(续)
规章制度、价格政策和惩罚措施
1991年起,哈龙和气雾剂行业禁止新建消费ODS的 生产设施。
强制性
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或指令性 计划等来对管理对象进行指挥和控制,因而就必 须具有强制性。
与法律手段的强制性不同点
从强度看,法律手段的强制程度高,它通过国家执法 机关来执行,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只能做什么 和不能做什么,否则就是违法。而行政手段的强制程 度则相对低一些。它主要强调原则上的高度统一,并 不排斥人们在手段上的灵活多样性。
的执行法律的保证金)
例子:广东省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进
广东省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2001.10 (省经贸委、科技厅、环保局)
对清洁生产项目给予资金和信贷支持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将清洁生产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中 清洁生产审计与排污许可证的核发相结合 实施清洁生产标志认定 实行清洁生产奖励制度
1995年1月,禁止进口使用CFC的冰箱和冷柜,并 禁止制造基于CFC-12的汽车空调设备
不使用CFC的冰箱、冷柜和压缩机进口关税优惠
(续)
1992-2004
完成8万多吨ODS消费量和5万多吨ODS生产量的淘汰 占《议定书》所有第五条款国家中ODS物质消费、生
产淘汰总量的60%左右。
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主要有以下一些优越性
①污染者可以选择最佳的方法达到规定的环境标准,或者使环境治 理的边际成本等于排污收费水平,从而达到成本最低的目的;
②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持续的刺激作用,使污染水平控制在规定的环 境标准以内。同时,通过资助研究和开发活动,促进经济的污染控制 技术、低污染的新生产工艺以及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新产品开发;
(三)经济手段的三个特征 :
利益性 间接性 有偿性
利益性
利利益结合起来,运用 激励原则充分调动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让企业既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又能 从中获得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机遇和外部环境。
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各方面经济 利益进行调节,来间接控制和干预各经济行 为主体的排污行为和生产方式。以使各经济 行为主体自主选择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 利于发展的资源开发、生产和经营策略。
6、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
P82 阅读材料: 从“环评风暴”看《环境评价法》的力量
(一)基本概念
是指在国家法律监督之下,各级环保管理机构运 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授予的行政权限开展环境管理 的手段。
是行政机构以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作用于直 接管理对象的一种手段。
4、环境保护条例和部门规章,这类条例和规章是为了贯彻落实环境保 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而由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制定的,包括 《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自然保护区条例》、 《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等。
5、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中国法律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违反必须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
(续)
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每小时产生约2000立方 米的填埋气体,其中大部分是甲烷,在空气中 会转化为CO2 。
广州惠景环保技术公司:投资经营甲烷发电项 目,预计到2012年,使CO2排放量减少500万 吨。
背景:甲烷燃烧发电后转化的CO2量,仅为直 接排放量的1/20。
(续)
爱斯凯公司
《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中国应从2010年1月1 日起完全停止CFC(氯氟烃)和哈龙两大类主要 ODS的生产和使用。
中国政府提前到了2007年7月1日。
(一)、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的介绍
概念: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 法规,运用价格、税收、成本、利润、信贷、押金、 补偿费、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 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行为,培育环保 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
从制约范围上看,法律手段的强制性对管理系统的子 系统和任何个体都是一致的。而行政手段的强制性一 般只对特定的部门或特定的对象才有效。
具体性
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不同于环境管理的法律、教 育手段,它较为具体。法律手段具有概括性的特 点,适用范围广。教育手段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适用范围更广。
行政手段的具体性一方面表现在从行政命令发布 的对象到命令的内容都是具体的,另一方面表现 在行政手段在实施的具体方式方法上是因对象、 目的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指政府将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则、规范、 标准,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去调整、控制、引导人类 社会各个主体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达到环境管理目标的方法。
在一些著作中也称为环境管理方法,环境管理手段,环 境管理途径等。
类型
政府
企业
公众及非 政府组织

境 命令型 法律
管 理
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责任;保障赔偿;执行保证金
押金制度 发行债券
押金退款制度 发行政府和企业债券
(五)我国政府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
贷款优 惠政策
补贴
环保税和
政策
排污收费
对于自然资
制度
减免税 制度
向缴纳环保
源综合利用项目、 节能项目可申请 优惠贷款。
排污单位或个
人应根据排放的污 染物种类、数量和 浓度缴纳环保税和 排污费。
③可以为政府及污染者提供技术和管理上的灵活性。对政府来说, 调整一种收费标准要比修改法律容易得多;对污染者而言,可以根据 收费情况做出预算,并选择是治理污染还是缴费更合算;
④可以为政府增加一定的财政收入,这些财源既可以直接用于环境 和资源保护,也可以纳入财政预算。
案例:哥斯达黎加的温室气体排放补偿
例如,对那些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进 行警告,对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行为 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对污染严重又难以治理的企 业,责令停业、责令关闭、责令拆迁或限期整改 等就是环境管理中的行政手段。
(二)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
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
权威性
强制性
无偿性 具体性
权威性
运用行政手段开展环境管理,起主要作用的是管 理者的权威。
(续)
哥斯达黎加与挪威政府也进行了类似的交 易。
该实践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重要问题上发 挥先导作用的实例。
案例:广东最大的一宗温室气体排放权对外交易
时间:2007年2月5日 事件
英国爱斯凯公司与广州惠景环保技术公司签 订合同,将在未来5年购买广州兴丰垃圾填 埋场500万吨CO2的排放权,总价达5000万 美元。
手段
环境标准
行政审批或 许可证
环境监测
内容
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技术标准 各种管理手段;有关污染者的具体规定
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记录保存;环境报告
处罚 环境影响评价
其他手段
逐步加重的处罚措施:警告、限期治理、罚款、 暂时停业和关闭等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告书;现场评价
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责任;保障赔偿(对特定有环 境风险的活动进行强制保险) ;执行保证金(预缴
1、宪法,我国宪法对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其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 基础。
2、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 的基本法。该法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 方针,规定了各级政府、一切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3、环境保护单行法,中国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或环境要素制定颁 布了多项环境保护专门法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源法,包括《水污染 防治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森林法》、 《草原法》、 《水土 保持法》、 《矿产资源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中国将是未来数年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市场。” 2005年该公司进入中国时,全国仅有5个CDM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2007年1月底,项目总数已达到297个。 这些项目如能完成,到2012年中国可减排二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