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1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2.下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A. 海波的凝固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 海波的熔化过程D.蜡的熔化过程3.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4.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5.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6.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短不同之异B.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普通温度计没有C.使用体温计需用力甩动,把液柱用到35℃以下,一般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观察示数,一般温度计不能离被测物体二、填空题。
(每空格2分,共36分)8.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1)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9.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下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
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13.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
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三、实验和探究题。
(第14题10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5分,共43分)14.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适量的某固体的粉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则深度适当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在第3min末开始出现液体,第6min末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该物质吸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场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
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
”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
”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16.(1)在图中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大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
A.为什么火焰的温度超过了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答:纸盒装水,放在火焰上,火焰放出的热量通过纸被水吸收,因为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________,纸盒装水,水渗入纸里面把它湿润了,所以纸的温度跟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是不会把纸点燃的。
B.水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该同学用温度计每隔一分钟测试了一次温度,记录表格如下:(1)由表格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这个温度要比水标准的沸点要________。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资料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3)若当地的海拔是350m,气压比标准气压稍低,请猜想一下海拔高度与气压以及沸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四、问答题。
(10分)18.如图,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
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1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1分)1.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的温度是0摄氏度,健康成年人的体温大约是36-37摄氏度,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大概在13摄氏度左右。
2.A【解析】该图线表现的是晶体的凝固过程。
而蜡是非晶体。
3.A【解析】解:中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饮料罐会“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不合题意。
故选A。
4.D【解析】由图知:游泳后,从水中上岸的人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两种说法与图中现象不符。
故A、B不合题意。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下降。
故C不合题意。
故D合题意。
故选D。
5.A【解析】A中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此选项正确。
B中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
此选项错误。
C中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
此选项错误。
D中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
故选A。
6.A【解析】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不仅是长度的不同,在构造上和使用方法上,都有很多的不同。
体温计有小缩口,温度计没有。
体温计使用之前要先甩动,温度计不需要。
体温计可以拿出后再读数,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故选A。
7.A【解析】凝固不仅需要温度达到凝固点,还要继续放热,故0℃时水的温度会达到0℃,但由于不知达到0℃后是否继续放热,故不一定会结冰。
冰在达到0℃后要继续吸热才会熔化,题目未说明达到0℃后是否继续吸热,故可能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
冰升华成水蒸气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
D、0℃是冰的熔点,故在这个温度上,固液可能共存,而气态的水蒸气可以存在于任何温度,不管温度多少,水都会蒸发成水蒸气,冰也会升华成水蒸气。
故选A。
二、填空题。
(每空格2分,共36分)8.【答案一】铁、水晶、饼干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牛奶、白酒、水银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答案二】铁、水银、水晶晶体牛奶、白酒、饼干非晶体【答案三】水晶、白酒透明牛奶、铁、水银、饼干不透明其他分类只要合理也可以9.(1)热胀冷缩(2)甲38.5 -5(3)①酒精酒精的凝固点低于南极的最低气温②水银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10.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11.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12.汽化吸13.蒸发(汽化)吸收三、实验和探究题。
(第14题10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第17题15分,共43分)14.(1)使粉末均匀受热(2分)(2)装有粉末部分全部浸没在水中,但不能碰到烧杯底部(2分)(3)温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2分)(4)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2分)。
【解析】(1)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均匀受热。
(2)为了能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需要将试管中的粉末全部浸没在水中,但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15.(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2分)(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分)(3)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要使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