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科目:高中语文姓名:陈增学单位:鹿邑县高级中学校《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要求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2.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翻译专题,为什么学习这个专题呢?一是因为近些年来,年年都考文言文翻译题,而且每年每个省份必考文言文翻译题,我们河南省亦不例外;而是因为这个专题不仅是我们高一学生的短板,也是所有高中生的短板;从大的方面来看,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学好文言文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所以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学好文言文翻译专题。
二、考纲解读(为了让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我们来看一下考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
命题预测考查重点1、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2、含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句子3、含有关键词的句子4、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常见题型主观题:两道题,一题5分,共10分,每句话一般有四处得分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一共四分,加上句意通顺一分,共五分。
三、知识重温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二是字字落实,以为主,以为辅。
(先带领学生重温两个原则的理论知识,再进行解释:)1.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2.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3.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四、误点举要多媒体展示学生历次考试中翻译题出现的典型错误(试卷图片),然后归纳:(要求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凭空想象(忽略语境),丢三落四(信息遗漏),只图大概(不求精确),原封不动(该译不译),卷面潦草(潦草涂改)。
五、翻译方法指津(一)留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一)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2、得楚和氏璧。
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让学生分组讨论翻译规律并总结规律,老师加以指导、补充确定:总结规律:凡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职、书名、国名、帝号、器物名以及一些典章制度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我们总结为“留”(板书)举例提问学生,翻译加黑字的意思:⒈赵惠文王十六年⒉庐陵文天祥⒊汝今得与李、杜齐名。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李、杜:李膺、杜密(二)删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够随世事的变化转变。
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4.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译: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的深度。
同上总结规律: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句首发语词、偏义复词中无实意的一方等删去。
我们称之为“删”。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加黑字的意思:如:夫赵强而燕弱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前三各字分别是:发语词、语气助词、语气助词,都不需要翻译出入为偏义复词,只翻译“入”:进入即可。
(三)换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3.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同上总结规律: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我们称之为“换”(板书)。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加黑字的意思: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确定: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2.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古今异义)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如同云一样(名作状)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为……哭泣(为动)小结:字字落实留删换(四)调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译: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后置)译: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未能找到。
3.咨臣以当世之事。
(状语后置)译:拿当时的世道国情来咨询我。
同上总结规律:调整语序。
文言文中一些倒装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我们称之为“调”(板书)。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2.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解的句子如互文:例:(1)主人下马客在船(2)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1.“竹床一”“木榻一”为定语后置句,“坐以之”“以之卧”为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一竹床,以之坐;一木榻,以之卧。
译文:一张竹床,用来坐下;一个木榻,用来躺下。
2.两句话都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要合在一起翻译:(1)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一起上了船。
(2)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口。
(五)补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它)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它)接触到草木,(草木)全都枯死;咬到人,没有能够抵抗得住的。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同上总结规律:为使译文准确、通顺,翻译时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我们称之为“补”(板书)。
举例提问学生,补充下列句子省略的内容:⒈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⒊竖子,不足与谋。
⒋今以钟磬置水中。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⒈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⒉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谓语)⒊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略宾语)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省略介词)(六)贯仔细研读下列各组句子,尝试总结文言翻译规律。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2.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译: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同上总结规律: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实际上就是“意译”。
我们称之为“贯”(板书)0。
举例提问学生,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司马迁《报任安书》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①(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
此处为作者自谦词意译为“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仆人”)译: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仆人太史公司马迁拜了又拜说②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小结:文从句顺调补贯三、方法总结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四、错题重做请将下列句子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河南省顶级名校、郸城一高2018届高三4月联合教学质量测评)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也。
出自行间,少学骑射。
及安禄山反,昌始从河南..节度张介然,授易州遂城府左果毅。
及史朝义遣将围宋州;昌在围中,连月不解,城中食尽,贼垂将陷之。
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谋曰:“今河阳有李光弼制胜且江淮足兵此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食计援兵不二十日当至东南隅之敌众以为危昌请守之”昌遂被铠持盾.登城,陈逆顺以告谕贼,贼众畏服。
后十五日,副元帅李光弼救军至,贼乃宵溃。
李灵曜据汴州叛,刺史李僧惠将受灵曜牵制;昌密遣曾神表潜说僧惠。
僧惠召昌问计,昌泣陈其逆顺;僧惠感之,乃使神表赍表诣阙.,请讨灵曜,遂翦灵曜左翼。
汴州平,李忠臣嫉僧惠功,遂欲杀昌,昌潜遁。
及刘玄佐为刺史,乃复其职。
李希烈既陷汴州,玄佐遣将高翼以精兵五千保援襄邑;城陷,翼赴水死。
自宋及江、淮,人心震恐。
时昌以三千人守宁陵,希烈率五万众阵于城下;昌深堑以遏地道,凡四十五日,不解甲胄,躬励士卒,大破希烈。
希烈解围攻陈州,刺史李公廉计穷,昌从刘玄佐以浙西兵合三万人救之。
至陈州西五十里与贼遇,昌晨压其阵,及未成列,大破之。
希烈退保蔡州,自此不复侵轶。
丁母忧...,起复加金吾卫大将军,赠其母梁国夫人..。
贞元三年,玄佐朝京师..,军中有前却沮事,昌继斩三百人,遂行。
岁余,授泾州刺史,充四镇、北庭行营。
复筑连云堡以扼弹筝峡口,又于平凉西别筑胡谷堡名曰彰信。
昌在西边仅十五年,强本节用,军储丰羡。
及婴疾,约以是日赴京求医,未发而卒,年六十四。
废朝一日,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刘昌传》,有删改)(1)至陈州西五十里与贼遇,昌晨压其阵,及未成列,大破之。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婴疾,约以是日赴京求医,未发而卒,年六十四。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后,教师点拨明确:(1)到了陈州五十里西与叛军相遇,刘昌清晨进逼敌阵,没等帝君拍好阵列,就大败他们。
(压、阵、破各一分,句意通顺2分)(2)等到他疾病缠身,定好这天赶赴京城寻医诊治,没有动身就去世了,时年六十四岁。
(婴、约、卒各一分,句意通顺2分)五、真题体验请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