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教案
3、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其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
4、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5、文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6、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7、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8.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有何表达效果? 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探讨完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 文的理解推测
讨论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 路”题
4、写法借鉴 1以虚讽实 2虚实结合 3语言生动简洁又含蓄隽永
语文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检查
二、课文分析
1、本文的线索和叙事顺序是什么?
2、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5、小练习
六、作业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时间、经过、景色---幽静美丽
所见:环境良好
所闻:与世隔绝
进入桃花源:所历:民风淳朴
所感:和平安宁 安居乐业
离开桃花源 : 寻向所志…后遂无问津者: 似有若无
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
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