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物保护学概论(一)

文物保护学概论(一)


• 历史性、文化性是文物特有的人文社会属性,因此文 物具有珍贵、脆弱、不可再生等特点,对文物保护材 料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使它与其他的物 质实体和一般的防腐保护科学相区别开来。
• 文物的唯一性,也就是“个性”强,材质、年代、用 途、工艺、价值,以及地域、埋藏环境和保存环境、 病害成因、损坏程度等方面因素,使每一件文物都与 众不同,而且是不可替代不复有偶的, 这就给科技成 果的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每一种新技术、新材料的 实际应用,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纺织品(棉、麻、丝、毛等) 皮革类(裘皮制品、羊皮书) 古尸 ;竹、木、漆器 骨、角、牙器 音像材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
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
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 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e文物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 科学价值的各种遗迹遗 物;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遗迹遗物。
从文物→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
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 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 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 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 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 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 、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 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 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3、文物按材质分类 (必须分库保管)
• 无机材料类文物:金属器类,包括青器、铁器、金银器、铅锡器等。硅酸盐材料类即无机非金属材料类,包括陶质文物、 瓷器、土质文物(土遗址、古墓葬)、彩绘泥塑、壁画、石质文物(石器、 石窟寺)、玉器、玻璃器、珐琅器。
• 有机材料类文物:纸质文物(古书籍、书画、经卷)
文物的八大特性
• 物质性 • 文化性 • 历史性 • 唯一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 • 价值固有性 • 权属公有性: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 世代传承性 • 公众性(公益性:公益诉讼制度)
• 物质性,也就是作为实体的“物质”的一面,具有基 本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质感、密度、硬度、 熔点、以及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等)和化学性质(如 物质的微观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这里尤其 注重的是物质氧化腐蚀劣变的原理和防治技术);
仓等)
遗迹:古建筑(庙宇、宫殿、房舍、谷
• 文化遗产
• 自然遗产
一、文物及文化遗产
1、文物(cultural relics)的定义
• 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唐) • 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 • 古器物、古物(北宋) • 古董、古玩(明清) • 古物(民国) • 文物(新中国) • Antique 、Relic (西方)、有形文化财 (日) • Cultural Property 、Cultural Heritage(UNESCO)
文物的三大价值
• 历史价值 • 科学价值 • 艺术价值
• 推荐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 《艺术概论》
文物保护——保护文物的价值
• 价值评估
• 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评估处于首要位置 • 价值评估是其后所有保护程序的决策基础 • 一切保护程序都是保存、延续价值的体现
思考题:
• 保护能提高文物的价值吗? • 文物保护是对文物价值的第二次发掘
《文物保护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任务
一、文物及文化遗产 1、文物的内涵和外延 2、文物的价值和特性 3、文物的分类 4、文物的劣变
二、文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及特点 三、文物保护的定义、任务和意义 四、文物保护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 遗产(heritage): 遗物:用具、工具、武器等
•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 真实性和完整性 • 原真性和整体性 √ • authenticity:form, material, technique, sett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 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 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 国家保护。”
2、文物的价值和特性
•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 物遗迹。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 关系、意识形态及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了当时科学 技术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生活状况等 内容。它所具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能直观的反映历史面貌,对 研究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
• 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 • 分级保护
文物的定级 文物保护单位 • 整体保护(Integrated Conservation):
历史文化名城(118座)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村镇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2002年修订) • 中国“文化遗产日”:“6626”
a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
b文物是一百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
c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 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d文物是历史上各个时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遗 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遗物或遗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