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项目提要 4(一)项目名称 4(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4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4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5 (五)项目建设地点 5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5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5 (八)经济效益分析6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6 (十)运行机制7二、项目区概况7(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71.项目的立项背景72.项目区建设现状7(二)自然资源概况8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9(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91.规划的指导思想92.规划的基本原则103.项目区建设标准10(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101.规划水平年度112.规划的具体目标11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12(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12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13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17 术方案(一)项目区建设内容171、有机蔬菜生产区182、花果苗木种植园183、畜禽养殖区194、水产养殖区195、农产品加工园196、休闲观光旅游区20(二)项目区生产的技术方案211、有机蔬菜生产区212、花果苗木种植园223、畜禽养殖区234、水库养殖技术23 (三)项目区建设方案的技术评价231.结构的合理性评价232.规模的合理性评价243.时序的合理性评价24六、组织领导及运行机制24(一)项目区组织领导24(二)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25 位的关系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5(一)总投资估算25(二)分项投资构成251、有机蔬菜生产区252、花果苗木种植园253、畜禽养殖区264、水产养殖区265、农产品加工园266、休闲观光旅游区26八、效益分析27(一)经营收入估算271.有机食品??鸡肉272.绿色食品蔬菜、水果273.花卉苗木284、休闲观光旅游区285、农产品加工区29(二)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分析291、生态园社会效益分析292、生态效益分析30九、总体规划实施的主要政策与措施301. 组织保证302. 技术支撑303.政策扶持31 十、结论与建议31一、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某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区建设单位:xxxx 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x(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区技术依托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法人代表:XXX(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规划编制单位:编制负责人:XXX(五)项目建设地点某镇(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通过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 在项目区进行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综合开发, 项目计划建成以蔬菜、花卉、果树、生态养殖为主, 同时具有引进、示范、推广、加工以及流通等多种功能,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标准的农场旅游休闲农庄。
到7>2013年, 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体制健全、机制灵活、产业竞争力强劲、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高效生态农业及旅游休闲庄园, 成为丘陵地区生态农业的典范和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辐射源, 为发展丘陵地区现代型生态农业模式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园区总投资, 资金的筹措采取“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筹资方式。
具体筹措计划为:1、争取省、市两级财政各项补助2、区镇两级财政筹集3、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金4、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扶持(八)经济效益分析园区建成后, 通过配套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一个高标准、产业化的现代化农业园区, 其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年产值2230 万元,总生产成本1500 万元,年利润730万元; 投资利润率25%;投资回收期7年(含建设期)。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项目拟采取, 分步实施, 滚动发展的方式建设第一年:2011年, 完成库区环库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完成有机蔬菜、万只鸡场、水库养鱼、农产品加工等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 完成第一批果林的更新,完成有机蔬菜生产区的建设,旅游休闲农庄动工兴建。
第二年:2012 年, 完成旅游休闲农庄建设, 建成农家小院儿童乐园、垂钓区、附属建设、素质教育区等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建设; 形成了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花果苗木种植区和旅游休闲区三区功能互补联动的格局。
第三年:2013 年, 实现技术高新化、产品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化和环境优化美化净化, 规划的目标全面实现。
(十)运行机制项目区实行“政府扶持,科技兴农,业主经营,辐射带动”的运行机制。
政府主要搞好宏观调控、给予相应政策倾斜,督促业主合法、合理经营, 并做好协调和扶持工作。
对项目开发实行企业化经营, 把以前政府承担的按计划经济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的职能,剥离给公司,由公司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农民进行区域化、规模化商品生产, 确保项目发挥效益。
在运作方式上, 采用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方式, 使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效对接,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二、项目区概况(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1. 项目的立项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 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休闲农业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市场需求、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 是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
2. 项目区建设现状1) 规划区用地现状统计表位置使用现状面积/ 亩占比备注山地园区东北部灌木丛1200 40%最高海拔135m,坡度25 度园区道路及沟渠系统年久失修, 产业结构急需优化调整水田园区西北部水稻田600 20%较为平整旱地园区东南部棉花-西瓜1000 33%主要种植模式为“棉花- 西瓜”水库园区西南部水产养殖200 7% 水深5-8m,水质较好, 主要养殖四大家鱼2)规划区的优势与问题规划区的优势:①有一定的林果花卉种植基础; ②交通便利, 可达性强;③客源市场广。
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山体面积大, 占总面积的40%,山体土壤贫瘠, 森林覆盖面积小, 植被覆盖度较低37.2% ; 林相单一,植被结构相对简单,群落稳定性不高; ②现有植被景观布局不合理; ③水体面积仅占总面积的7%,灌溉条件差; ④景观破碎,缺乏主导特色景观和旅游休闲场所; ⑤第一产业比例大,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二)自然资源概况建设地长某镇位于宜昌市西南, 地处湖北省某县中部, 东接渔洋关镇, 西连五峰镇,南邻湖南石门县,北靠长阳县, 是五峰进出的门户和走廊,325 省道横穿其境。
交通便利,东距宜昌市125 公里, 距三峡大坝175公里, 距三峡国际机场130公里,国家4A级景区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该镇,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左右。
另外还有白鹿梦幻石林和将军洞、双龙洞等旅游资源。
长某镇地处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内,四季分明,冬冷夏凉,垂直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1.3 ℃,年平均降水量1715.2 毫米,相对湿度86%。
具有发展农业生态科技园的气候条件和游客度夏避暑的气温优势。
境内拥有全镇有林地49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88%,良好的生态环境已使长某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胜地。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 规划的指导思想顺应时代潮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区域经济转型的有关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范带动”的发展要求, 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产优质畜禽肉、有机蔬菜、观赏苗木为主业, 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 打造成为都市农业、加工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 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2. 规划的基本原则(1 )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2)生态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参与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 )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3.项目区建设标准在项目区采用一批高新品种和先进的集约化种养技术成果, 带动项目区种养殖的产业升级, 发展以有机农业为主的龙头支柱产业, 建立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促进农产品品质提高和增值, 培育新的库区农业经济增长点。
旅游休闲项目的建设以高起点、高规格标准来规划设计。
在休闲娱乐设施项目上,田园风光区、百果园、设施农业、垂钓池、儿童乐园、生态养殖(水产)、农家小院、素质教育区等无不体现着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和巧夺天工的设计理念现代化的娱乐休闲设施与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 使离开喧嚣城市和烦琐事务的客人们, 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休心养性,放松休闲。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1. 规划水平年度项目拟采取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方式建设。
第一年:2011 年, 完成库区环库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初步完成有机蔬菜、万只鸡场、水库养鱼、农产品加工等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 完成第一批果林的更新,完成有机蔬菜生产区的建设,旅游休闲农庄动工兴建设。
第二年:2012 年, 完成旅游休闲农庄建设, 建成农家小院儿童乐园、垂钓区、附属建设、素质教育区等设施; 进一步完善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建设; 形成了生态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花果苗木种植区和旅游休闲区三区功能互补联动的格局。
第三年:2013 年,实现技术高新化、产品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化和环境优化美化净化, 规划的目标全面实现。
2. 规划的具体目标①项目建成后,年产有机蔬菜1500万公斤,产值700万元; 产出鸡5~6万只,年产值250万元; 水库养鱼50万公斤, 年产值500 万元; 旅游休闲农庄年接待游客 1 万人次, 实现产值1000万元;整个项目区实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及旅游休闲年产值2230 万元;②建立有机蔬菜产业、花果苗木种植区、万只鸡场养殖业、水产养殖和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优势产业,各业协调,互促互补,整体开发,滚动发展;③项目区为库区农民提供100 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500 元;④使18 项先进成熟配套的农业技术在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得到推广农产品的科技贡献率达到55%左右;⑤实现农副产品有机化率45%以上, 及时申报蔬菜、畜禽和水产的有机农产品认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过程中维持和优化库区自然生态环境。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园区东北部为山坡地,决定了其农业生产主要呈“梯度”开发, 形成山上种林果、山坡养鸡、山坡下四周种植花卉及蔬菜和水面养鱼四大特色农业产业综合开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