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 ———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徐磊青提 要 在2001~2002年为调查研究人们在城市开敞空间内的环境行为,每年的3~6月之间,笔者共访问了上海市中心区的4个广场与5条步行街,共有917人接受了调查并回答了问卷。
文章介绍了这个研究中关于使用者活动期望与活动的研究结果。
揭示在上海城市开敞空间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其中放松心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
空间中的活动也是丰富多样,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功能和设施有关。
停留活动中主要是坐、休息以及观赏风景。
而步行街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三种取向。
关键词 广场 步行街 使用者活动 活动期望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4)040078061前言 我国的城市开敞空间建设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建成不少广场、步行街和绿地。
如何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开敞空间,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需要对环境设计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
笔者结合对上海城市中心区已使用的开敞空间调查,分析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和活动。
2研究方法与程序 调查选择上海的四个广场与五条步行街为调查样本,它们是:G1静安寺广场、G2淮海公园前广场(下简称淮海广场)、G3人民广场、G4弘基休闲广场(下简称弘基广场);以及B1吴江路步行街、B2南京东路步行街、B3多伦路步行街、B4港汇广场步行街(下简称港汇街)和B5雁荡路步行街。
这些样本的区位分布是:静安寺广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位于南京路上,吴江路位于南京西路南面距离100m。
淮海广场、雁荡路位于淮海中路。
多伦路位于四川中路商业街。
弘基广场和港汇街位于上海商业副中心的徐家汇。
这些开敞空间可以说都位于交通发达、商业繁华和人流汇聚的上海核心商业区,位置非常优越,是上海零售商业区的典型空间和精华。
笔者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2001级硕士生80多名,分别在2001~2002年3~6月间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首先在2个广场与2条步行街先进行各15名参与者的小样本问卷测试。
然后再进行大样本的调查。
对每个样本都进行多天的调研,每天至少调查2h。
这个系列调研涉及多种信息的搜集,采用了观察、拍照、平面注记、问卷、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
相应也采用多种数据分析的方法。
调查涉及两部分:一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图1各开敞空间景色。
(上图为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下图为淮海广场。
)二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从事的活动。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环境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旨在实现某些可期望的有价值的心理结果。
这就是行为动机与环境行为期望。
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是:选择若干时刻(每个研究日至少两次)观察此时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统计开敞空间中的人流。
以时间取样(time sample)的方式计算某一时段(如10min)内空间中的人流走向。
在广场与步行街上对人群进行访问,分发问卷,请参与者填写,问卷当场回收。
并对有兴趣人士进行访谈。
徐磊青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问卷中包括一个活动期望量表和一个活动量表分别测量人们的环境期望和活动。
这两个量表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陈彰仪(1989)和黄茂荣(1989)两位台湾学者关于游憩活动和休闲动机的相关研究。
将活动期望的检测项目组织在10个题目中,将活动的检测项目组织在13个题目中,广场与步行街的题目稍有不同,皆为多项选择。
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3调查结果 3.1 使用者的活动期望 3.1.1 强烈的休闲期望放松心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的活动期望。
这说明目前城市中心区的开敞空间的活动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这既包括放松性休闲活动,也包括社交性休闲活动。
其中以放松心情为最主要目的。
3.1.2 社交与观光需要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期望,说明人们希望开敞空间也是一个社交场所,因而开敞空间的设计中应考虑小群体的活动空间,如2~4人的小活动空间,以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社会交流中私密性的各种需要。
各种开敞空间中人们也有较高的观赏城市风光的需要,这包括多伦路(3613%),人民广场(3512%),南京东路(3415%),淮海公园(2318%),静安寺广场(2210%)。
这几个开敞空间是所调查样本中空间较宽敞的,这表明,人们希望能有较大的开敞空间可以观赏这个城市,了解这个城市。
见表1。
表1各广场的活动期望(%)静安寺广场淮海广场人民广场弘基广场1放松心情58.2放松心情41.7放松心情74.2放松心情63.22与同伴相聚23.4购物35.7观赏城市风光35.2与同伴相聚20.83观赏城市风光2210观赏城市风光23.8与同伴相聚22.0其他22.64娱乐21.2活动身体21.4接近自然22.0观赏城市风光14.25接近自然13.5与同伴相聚17.9娱乐17.0娱乐11.36其他13.5接近自然9.5活动身体11.9购物10.47活动身体12.8其他7.1购物10.1活动身体10.48购物11.3娱乐5.9了解新信息8.8了解新信息9.49了解新信息7.1了解新信息3.6其他8.2接近自然814续表1静安寺广场淮海广场人民广场弘基广场10体验奇妙感觉2.8体验奇妙感觉2.4体验奇妙感觉6.3体验奇妙感觉517调查人数141人84人159人106人 说明:①本题为多项选择,百分率总计超过100%,下同;②“与同伴相聚”为本文缩写。
在实际调查表中“与同伴相聚”为“与同伴、家人相聚”。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1.3 空间的不同性质影响了不同的期望 购物需要在各开敞空间中大相径庭。
在南京东路(5915%)、港汇街(41.7%)和淮海广场(35.7%)的比例较高,但是在其他几个开敞空间则比例不是很高。
据此可以认为除了几个商业中心开敞空间以外,人们到开敞空间中来主要不是为了购物。
也说明南京东路、港汇街(它边上的港汇中心)和淮海广场(淮海中路)担负着明显的商业功能(表2)。
表2步行街的活动期望(%)吴江路步行街南京东路步行街多伦路步行街港汇街步行街雁荡路步行街1放松心情7211购物5915放松心情6912放松心情5813放松心情53172与同伴相聚4413放松心情5418观赏城市风光3613购物4117与同伴相聚24143娱乐2411观赏城市风光3415与同伴相聚2019与同伴相聚2618观赏城市风光18134购物2012与同伴相聚2510接近自然1716娱乐1713其他17115接近自然1512娱乐2114体验奇妙感觉1312其他1517购物15196观赏城市风光1118活动身体1413购物1312观赏城市风光1411娱乐14167了解新信息1011体验奇妙感觉1017了解新信息1211了解新信息1118了解新信息8158活动身体819了解新信息915娱乐1110活动身体613接近自然8159其他819接近自然813活动身体818体验奇妙感觉511体验奇妙感觉41910体验奇妙感觉511其他418其他818接近自然活动身体419调查人数79人84人91人127人82人 说明:“与同伴相聚”为本文缩写。
在实际调查表中“与同伴相聚”为“与同伴、家人相聚”。
下同。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人们即使到商业中心附近的开敞空间也不全是为了购物,譬如港汇街和弘基广场只有100m之遥,弘基广场被一个非常休闲的美食中心围绕,因此人们就没有强烈的购物需要。
淮海中路上的雁荡路段要比淮海公园段更繁华,但是人们的购物需求反而不如后者,这与雁荡路步行街两边的空间功能有关,这条路两边布满了美食店。
人民广场样本中有较高的接近自然的需要(2210%),而2004年第4期总第152期 城市规划汇刊这种需要在其他样本中没有体现,原因可能与人民广场是类似于都市绿洲型的空间性质有关。
另外,只有在淮海广场,人们才有较高的活动身体的要求。
这也与淮海公园中有较多的老年人活动内容有关,老人们把这个开敞空间看成是社区中心绿地。
这说明本次调查的开敞空间样本与社区开敞空间有较大不同,基本上属于商业性和观光性的开敞空间。
3.1.4 良好的空间品质可以促进娱乐的期望 在吴江路(2411%)、南京东路(2114%)和静安寺广场(2112%),人们还有较高的娱乐要求。
这几个开敞空间是人们满意度评价比较高的(有另文述及),这说明如果开敞空间的质量是比较高的话,人们会有更多的娱乐方面的需要。
3.2 使用者活动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对开敞空间的活动采用问卷统计与观察两种手段进行分析,下面是问卷分析的结果。
3.2.1 坐和休息是最主要的活动 与活动期望一致,人们在开敞空间的活动主要以休闲/社交活动为主。
大多数样本中,闲坐和休息是人们在空间中的最主要活动,比例接近或超过50%,这说明开敞空间人们有强烈的休息需要。
看风景、与家人、同伴聊天、散步等也是主要活动。
在某些餐饮性空间中,进食也是主要活动。
3.2.2 观赏活动 观赏景色排名排列第二。
在人民广场(5315%)、南京东路(5711%)、多伦路(6014%)和雁荡路(4419%)样本中看风景活动比例非常高。
在其他空间中,风景观赏也是重要的活动。
人们可以发现这些空间很有特点,如人民广场的空间最开敞、南京东路、多伦路和雁荡路分别有一些历史性的建筑。
这说明空间本身的特点以及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是构成景观的主要部分之一,观看就成为了开敞空间中的人们活动的最主要方面。
所以空间的特点(包括视野以及开敞程度)以及建筑设计的特点,是一种很重要的行为诱发点。
3.2.3 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和功能有关 各广场上人们选择的活动差别不大,主要是休息,然后是欣赏风景、与家人、同伴聊天等活动。
在景色良好的广场如人民广场、静安寺广场等散步的人也不在少数。
其他如吃食、观看人们的活动、玩耍等也有不少人选。
在不同点方面,人民广场上人们选择的活动最丰富。
淮海广场上人们选择了较多的购物活动。
弘基广场上人们选择了较多的餐饮的活动,所以活动内容与广场的性质、功能及区位有关(表3、4)。
表3各广场的停留活动(取前十位)(%)静安寺淮海人民弘基1休息5312休息5213看风景5315休息58152散步3313购物2612休息5010和同伴聊天34103看风景2918看风景2216散步4313吃点东西25144观看人们活动2717与同伴聊天1617玩耍3012看风景23165与同伴聊天2515散步1311与同伴聊天3010路过2018续表3静安寺淮海人民弘基6路过2113活动身体1311看看人们活动2415散步19187玩耍1814看看人们活动1311吃点东西1113玩耍12138吃点东西1412玩耍915购物1113阅读报刊11139购物1211吃点东西711路过1017看看人们活动101410阅读报刊919路过418其他1017其他715调查人数141人84人159人106人 说明:①本题为多项选择,百分率总计超过100%,下同;②“与同伴聊天”与“路过”均为本文缩写,在实际调查表中“和同伴聚会”为“和家人、同伴聊天”;“路过”为“通过此地去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