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线吊挂标准

管线吊挂标准

西翼24煤轨道、皮带巷管线吊挂标准
一、轨道巷照明、信号与通讯安装标准
1、一般要求
提升信号应定期维修保养,保证信号声光兼备,发出的信号清晰响亮。

2、基本要求
2.1信号电源要独立可靠,并有电源指示,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7V。

2.2井下的通讯、信号和控制装置,必须采用防爆型,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系统要简单可靠,信号要清晰,可靠易辩。

2.3工作信号要声光兼备,主要提升运输的倾斜井巷须设置紧急事故信号。

2.5照明
2.5.1轨道运输大巷中照明灯间距每盏不大于30m;
2.5.2车场的照明应安装在摘挂钩地点中间的上方。

照明灯间距每盏不大于10m。

2.5.3绞车房照明应安装在绞车滚筒上方适当位置,以便于司机观察钢丝绳的运行情况及仪器仪表和各种指示等。

损坏时及时检修或更换。

2.5.4照明灯光洁明亮,照明距离不小于40m,防护装置齐全。

3、安全要求
3.1信号、照明与通信的线路必须悬挂整齐,吊挂牢靠,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其各类设施与装置必须达到机电设备完好要求。

3.2主要提升运输倾斜井巷、采区倾斜运输集中轨道巷必须
设专职信号工。

3.3专用电话只作为信号工、把钩工和司机之间通信联系工具,不得用作提升运输信号。

3.4信号、照明与通信系统必须经常维修保养,确保灵敏可靠,符合电气设施完好标准规定要求。

3.5信号硐室底板应高于周围地板,严禁堆放任何杂物。

3.6信号硐室应宽敞明亮,便于信号工观察摘挂钩工作和提升运输情况,以便及时发送信号。

4、安全警示信号
4.1斜巷内安全警示信号的安设距离不大于100米,变坡点及硐室口处必须安设,保证人员在斜巷内任何地点均能看到安全警示信号。

上、下车场及中间通道口必须安装警示信号和声光行车语音报警装置。

4.2在各车场安设甩车时能发出报警信号装置,该装置必须声光具备。

4.3安全警示信号系统设计和选型时应将安全可靠放在首要地位,系统必须能够灯光显示和报警,起到警示现场工作人员注意的作用。

5、其它要求
5.1斜巷提升运输使用的语言报警装置必须声、光具备,并有“正在行车,严禁行人”的醒目标志。

5.2信号装置和语言报警装置必须取得“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方可使用。

5.3信号装置和语言报警装置应安装在人行道的上方,便于行人观察且不影响行车和行人安全的地方。

车场的信号装置和语言报警装置应安装在车场的入口处。

5.4斜巷提升运输使用的语言报警装置应与工作信号连锁,工作信号发出后立即进行报警,发出停止信号后报警停止,与信号保持同步。

5.5信号装置和语言报警装置也可同绞车或绞车控制回路连锁,绞车启动,立即发出报警信号,绞车停止报警信号停止。

5.6安全报警装置应统一管理,建立管理台账,定期检查和维修,达到完好标准要求。

二、管路吊挂标准
1、管路吊挂,管路间距200mm,管路采用统一加工的挂钩吊挂,吊挂点间距:岩巷吊挂钢管时不超过5m、吊挂PE管时不超过2.5m;煤巷吊挂钢管时不超过4.5m、吊挂PE管时不超过2.4m。

2、管路统一进行编号,排水管路编号与泵、控制开关相对应,排水管路编号以“PS”开头,如名称:“排水管路PS-Φ108(管径)-001 ”。

压风管路编号以“YF”开头,如名称:“压风管路
YF-Φ108(管径)-001 ”。

压力水管路编号以“YS”开头,如名称:“压风管路YS-Φ108(管径)-001 ”。

统一采用白色字体,编号间隔50m,箭头方向与流向一致。

5、管路敷设时,在巷道的拐弯、车场等处需要拐弯处理时,应用同型号的管路加工弯头、龙门架等进行过渡连接,严禁使用软管进行连接,严禁使用规格小于水泵出口的管路与主管路连接。

6、管路敷设时在巷道的低洼应处设置三通和放淤阀,风水管路每隔50米加一。

7、管路挂钩必须由各单位机修厂统一加工,使用单位不得私自加工与图纸不符的管子挂钩,机修厂要依据图纸严格控制加
工尺寸和焊接质量,不合格的挂钩任何单位可拒绝领用。

8、巷道内管路吊挂顺序自上至下为风管、水管、注浆管、排水管,最下一根管路与底板的间距不小于150mm。

9、供风管路统一刷黄色防锈漆、供水管路统一刷绿色防锈漆、注浆管路统一刷灰色防锈漆、排水管路统一刷黑色防锈漆。

10、各排水点的电气开关安装高度距巷道底板不得小于1m。

11、各排水点必须安装两盏照明灯,轨道巷内的排水点要同时安装警示红灯,确保开泵人员的安全施工。

12、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自流水沟规格不得小于300×300mm,因采动压力影响导致巷帮变形,水沟尺寸不符合规格要求时,应及时修复,确保水流畅通。

13、使用单位应定期(不得超过7天)对水仓及排水管路内的杂物、淤泥进行清理,确保正常使用,并详细做好清淤记录。

三、井下电缆敷设管理标准
(一)、电缆吊挂
1、井下必须使用统一标准的电缆钩吊挂,不得使用铁丝或线绳吊挂。

2、电缆钩采用Φ6.3钢丝绳吊挂,钢丝绳用花篮螺栓拉紧在巷道帮部锚杆上并用不少于3道卡子卡紧,固定点距离不得超过50米,钢丝绳每隔2米用不少于2道16#以上细扎丝吊在顶部钢网上,电缆钩用不少于2道16#以上细扎丝固定在钢丝绳上,确保电缆悬挂整齐美观。

3、电缆钩悬挂间距不超过1.5m;悬挂高度以电缆钩上吊孔距底板不小于2.0m,允许误差±50mm;其它有特殊要求的按设计进行吊挂。

4、各单位应依据施工的巷道情况选用适当规格的电缆钩,
同一巷道使用的电缆钩规格型号必须统一。

5、电缆不得悬挂在风水管路上,不得遭受淋水。

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电缆与风水管路原则上不得在巷道同一侧敷设,当必须在同一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300mm 以上的距离。

6、通信和信号电缆应同动力电缆应分挂在巷道两侧,受条件所限时,通信和信号电缆应吊挂在距动力电缆上方100mm以上的位置,相互不得交叉。

7、电缆吊挂点间距:高、低压电缆间距应大于100mm。

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间距不小于50mm。

8、采掘工作面巷道(顺槽)内电缆必须横平竖直吊挂,电缆不得交叉、不规则绕弯。

9、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套管保护,并采用黄泥等阻燃型材料对穿墙管口进行严密封堵,套管两侧露头以与墙壁外侧平齐为准,墙壁两侧均要有电缆走向标志牌。

10、电缆跨越巷道时,应采用与电缆外径相适应的Ω卡式电缆桥架进行固定,其间距不超过1.5m,排列整齐、合理过渡,严禁相互交叉,确需交叉区段应采用桥架分层固定,并遵循由里向外电压等级逐渐降低规则排列,保证相互间距满足施工要求。

(二)、接线盒吊挂
1、电缆接线盒处应留有余线,保证两端电缆各有200mm 的余量。

2、高压电缆连接器采用四根M16×250mm的锚杆配合相应规格Ω卡固定在巷道壁上,并做到两侧平直,高低与电缆走向一致。

3、低压接线盒在原电缆吊挂高度上方300mm处,有淋水地点应固定两根间距为160mm的Ø18mm的帮锚杆,帮锚杆外露长度距巷帮260mm,用专用电缆接线盒装置吊挂固定,如图所示。

电缆接线盒吊挂示意图
(三)、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如下要求:
1、橡套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 倍。

2、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 倍。

3、交联聚乙烯绝缘铅护套钢带铠装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