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教学案例分析2009-12-18 12:33:28| 分类:学习交流|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案例一:Section A (第二课时)一、本节课教学重点:1、继续巩固六个一般现在时的时间副词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以及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几个词:exercise, watch TV, go shopping, do homework, goskateboarding等。
2、在巩固学习的基础上,引入表时间频率的词组:oncea week, twice a week,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day 等以及本单元的主要句型:Ho w often do you exercise? I exercise ……二、教学分析: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感觉有些别扭,由于和学生之间的陌生造成了学生极为的不配合,使我在这节课的教学陷入极大的被动。
不得不杀个回马枪对于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再布置任务,结果不仅不令人感到满意,弄得学生也很疲倦。
课下通过仔细的分析,大致原因如下:1、导入不成功。
没有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衔接,完全违背了学生知识构建的规律,因此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有些迷惘,有些被动。
2、操练不够。
在导入新的教学内容之后,应该及时地进行适当的句型操练,但是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水平的了解而只是蜻蜓点水似的带过。
从而导致自己的课堂教学步入一个僵局。
费时费力还没有任何收效。
三、教学策略:总结以上几点失败的教训之后,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再次面对新的学生时,应该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上英语课的常规习惯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学情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控。
2、本节课的导入应该以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入手,然后再通过对话让学生明白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的意思。
3、本节课应该强化操练的句型为:How often do you …? How often does she…? 等I exercise every day/once a week / twice a week /three times a week / once a month.通过手势告诉学生该怎样配合。
4、在对学生不了解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用语应该尽量简单明了,必要时可以使用汉语教学,不必拘泥于英语教学的硬框框。
案例二:Section A (第三课时)一、教学重点:1、巩固词汇:every day , once ,twice, three times, how often surf the Internet等2、帮助学生学会调查,并通过调查培养学生的两个习惯。
一是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
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与别人共享信息的习惯。
另外,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我在组织本节课教学时是以一个简单的调查入手:Who likes English?/maths?/Chinese?/Computer? 可能是因为这个话题学生较为感兴趣并且句型也很简单。
因此,很快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多数学生都认真地帮着老师数,甚至有的学生还拿出计算器算百分比。
这样我就很快得到数据,顺利地引入all/most/some/no这四个数量代词,然而我在课后结合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分析了一下,感觉似乎少了些什么。
再者,就是在进行调查时,学生可能是由于数学老师过于严格而表示不感兴趣,调查数据很小,我没有及时地引导学生说出原因,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告诉学生要尽量的理解老师,也许老师所采用的方式令你不喜欢甚至反感,但老师的初衷却是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更棒,更出色。
第三,在进入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进行书上的学生日常活动调查报告时,也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显示数据得出结论:How many studentshave healthy lifestyle?三、教学对策:1、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必须把握它的基本特点,在让学生进行活动时,必须把任务分派清楚,并且把注意事项事先告知学生。
告诉学生尽量用英语交流,而且要全组成员都参与。
还要引入竞争意识。
这样活动时就不会出现有人闲聊,或者有人无事可做。
2、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家长,理解老师。
这样才不会走弯路。
英语课的德育机会比较多,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
因此,进行英语课的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同时也会及时地改变学生的某些偏激的想法。
3、备课时,尽量不要拘泥于课本教材的限制,要尽量地凌驾于教材之上,充分地利用课本上的教材资源。
比如,课本的图片、教材的录音内容甚至包括课本后面的录音材料。
当然,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
整单元备课再加上对于整本教材的把握能很好帮助我们理清层次和课本的脉络。
第二遍八年级英语教学案例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Section A)【设计理念】:根据英语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是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抓紧抓实的重大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为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Section A 。
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tall, thin, short, heavy, calm, wild, long hair, short hair, outgoing, quiet, funny, serious, smart,athletic, ect.2、学习人物比较的重要句型:(1)Pedro is funnier than Paul.(2)Tina is taller than Tara.(3)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3、掌握语法点: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adjectives(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学生分析】1、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英语课,学生视听感受明显,表现出极大兴趣,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学习效果很明显。
2、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但掌握的强度不够,对单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表达上总是出现错误。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人物特点和人物比较。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掌握词汇tall, thin, short, heavy, calm, wild, long hair, short hair, outgoing, quiet, funny, serious, smart,athletic, ect.(2)掌握句式:(a)Pedro is funnier than Paul.(b)Tina is taller than Tara.(c)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3)、掌握语法点: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2、能力目标:学会谈论人们的个性特征,能运用比较级区别和比较人物。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和高尚的情操。
能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积极地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自我完善。
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教学方法】:1.Listening and speakingmethods .Communicative approach . Pairwork.2、学生根据班级的真实情况,采用“名人专访”、“公众投票”、“明日之星”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Step 1 OrganizationStep 2 Lead-inT:I have a sister. Can you guess what she looks like andwhat she is like?S:She is tall. /She is thin. / She has long hair./She is outgoing./…(Students use their imagination and expressthemselves freely.)T:Let’s look at my sister’s photos in my family. (Show them on the screen.) Please talk about us.S:She is shorter than you. /S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you. /She is thinner than you. /…(Students get informationfrom the photos.)T: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Lead in the classsubject.)[1、平时师生间接触多,但学生与老师的家人接触甚少,利用学生的心理和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
2、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巩固学习做好铺垫。
]Step 3 Revision1、Revise the adjectives describing people’s appearanceand personalities:Divide the class into four groups and have a competition.See which group of the students can get as much as possible. Write down on a piece of paper prepared before class. (Students must collect them before class.)[1、复习已学内容,自然延伸到新课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开展竞赛活动,既可调动课堂气氛,又可提高求知欲望,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