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河西三校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河西三校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河西三校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三幅经纬网示意图中,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2.图中①地位于⑤地的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答案】1.B2.D【解析】试题分析:1.仔细读图,第一幅图为南极上空的俯视图,图中①的坐标为(30°S,30°W),②的坐标为(0°,0°);第二幅图上,③的坐标为(30°E,30°N);第三幅图为矩形图,④点的坐标为(30°S,30°W),⑤的坐标为(60°N,90°E)。

因此答案选B。

2.根据上题经纬度的判断结果,①地(30°S,30°W)位于⑤地(60°N,90°E)的西南方。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和方向的判断。

下图是我国株洲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A.M处的东岸 B.N处的北岸C.M处的西岸 D.N处的南岸4.如果在图中R处监测到一次河流水污染,污染源可能来自()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5.从株洲按最近距离乘火车到西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A.宝成线 B.湘黔线 C.京九线 D.京广线【答案】3.A4.C5.D【解析】试题分析:3.建河港,应选在河流的冲刷岸,泥沙沉积少。

仔细读图,可判断出湘江自南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受到侵蚀严重,适宜建港口,再考虑附近有铁路分布,因此M处的东岸最适合建河港。

答案选A。

4.仔细判读河流的流向,如果在图中R处监测到一次河流水污染,污染源可能来自河流的上游,图中只有③河段位于R处的上游,答案选C。

5.株洲为京广线与浙赣线—湘黔线的交通枢纽,从株洲按最近距离乘火车到西安,经过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和陇海线。

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建河港的条件,河流流向的判读及中国铁路分布。

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地区所建企业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A.广西建制糖厂B.成都建集成电路厂C.云南建棉纺织厂D.珠江三角洲建核电站7.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向丙类转变的地区是()A.辽中南地区 B.黄河河套地区C.京津唐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答案】6.A7.D【解析】试题分析:6.仔细判读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甲图中工资投入所占比例最高,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乙图中原料投入比例最高,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丙图中,科技投入比例最高,属于科技指向型工业。

广西建制糖厂是布局在广西甘蔗产区,原料丰富,与乙类工业投入相符。

答案选A。

7.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工业投入结构由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向科技指向型工业转变。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指向型的判读与分析。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某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在图示地区宿营。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

回答下列各题。

8.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A.80米 B.250米C.390米 D.420米9.图中①~④四地中,此日地方时6点最有可能看到海上日出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8.D9.C【解析】试题分析:8.甲乙之间相对高度为 800 米,相隔 3 条等高线,由(n-1)d≤H≤(n+1)d 可知等高距 d 为200 米。

则可以知道⑤海拔大约为 420 米。

答案选D。

9.图中没有指向标,一般图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3 月 21 日太阳从正东升起,图中①②④点,向东,均有地形的阻挡,看不到日出,而③向东,视线没有阻挡。

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判读。

下表AB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0.根据表中资料推断A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温带荒漠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11.下列有关A与B地气候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A地小于B地B.两地年降水量夏季最大C.年平均气温:A地小于B地D.气温年较差:A地大于B地12.在A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旱作农业B.灌溉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乳畜业【答案】10.C11.A12.D【解析】试题分析:10.题干中有“AB两地终年盛行西风”的信息,同时根据表格信息看,A地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降水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选C。

11.表中中信息显示,A地气温日较差小于B地,A对;两地年降水量冬季最大,B错;A 地年平均气温大于B地,C错;A地气温年较差小于B地,D错。

答案选A。

12.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不利于谷物的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于发展乳畜业。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对比及气候条件下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刚果河以图中M、N两地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关于刚果河干流各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源头河段有冰期B.上游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中游水流平稳D.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大14.下列时段中,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是()A.3月21日至6月22日B.3月21日至9月23日C.6月22日至9月23日D.6月22日至12月22日15.某日,图中①地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则该日②地()A.日出和日落时间均晚于①地1小时10分B.日出和日落时间均晚于①地1 小时30分C.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晚于①地1小时30分和1小时10分D.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晚于①地1小时10分和1小时30分【答案】13.C14.D15.C【解析】试题分析:13.从纬度位置看,刚果河位于赤道附近,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源头河段没有冰期,A错;上游以雨水补给为主,B错;中游位于刚果盆地,地形平坦,水流平稳,C对。

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下游水位季节变化不大,D错。

答案选C。

14.①地的纬度为10°S,根据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规律,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是6月22日至12月22日。

答案选D。

15.图中①地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则该日①地日出时间为当地5点50分,日落时间为18点10分。

②地位于赤道,终年6点日出,18点日落。

要注意①②两地经度相差20°,时间相差80分钟,同时②位于①的西面。

经过计算可知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晚于①地1小时30分和1小时10分,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刚果河水文特征,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和时间计算。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6.图甲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A.a处 B.b处 C.c处 D.d处17.图乙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B.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居住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答案】16.B17.D【解析】试题分析:16.在图甲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中,以乳畜业为主,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答案选B。

17.美国东北部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居住;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凉,光照不充足。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美国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成因。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19.a、c两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a地水患不断,c地雾霾频袭B.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C.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答案】18.C19.D【解析】试题分析:18.我国沿30°N,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青藏高原(a地)、四川盆地(b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地)。

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气温逐渐升高,①为7月均温,③为地势;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年太阳辐射量大,四川盆地云雾多,年太阳辐射量少,②为年太阳辐射量。

答案选C。

19.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a地为青藏高原,多滑坡、泥石流;c地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水旱灾害和台风等气象灾害多发。

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沿30°N上地区自然环境特点。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该地区最可能是()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21.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2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答案】20.C21.B22.C【解析】试题分析:20.从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上看,该地区6月份地下潜水位最高,说明6月份降水多;7、8月潜水位较低,相对降水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降水状况最符合,答案选C。

21.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该时间段,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出现伏旱天气。

答案选B。

2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时间为6月份。

此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错;巴西热带草原位于南半球,属于冬季,一片枯黄,B错;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C对;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出现在春季,D错。

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及影响。

读下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23.图甲所示地区海岸线非常曲折,将会使当地()A.飓风影响范围扩大B.温带海洋性气候范围扩大C.洋流对沿岸的影响减弱D.围海造田难度降低24.图乙所示地区()A.沿岸有季风洋流B.山脉南北纵向排列C.有小面积的沙漠分布D.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25.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有多种补给水源B.有较长的结冰期C. 有凌汛D. 含沙量大【答案】23.B24.B25.A【解析】试题分析:23.从经纬度位置看,图甲区域位于欧洲北部。

纬度较高,没有飓风现象发生,A错。

海岸线非常曲折,有利于海洋性气候范围的扩大,B对。

海岸线非常曲折,洋流对沿岸的影响会增大,C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