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中考化学考前指导一、中考化学试卷的结构(一)I 卷20 题,共40 分。
包括单项选择15 题和不定项选择 5 题。
1•常见的知识考点有:①判断化学变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②判断元素化合价;③基本实验操作;④根据元素守恒,判断物质化学式及进行计算;⑤溶液与溶解度曲线;⑥物质的鉴别、除杂与制备;⑦物质的分类;⑧物质的性质与用途;⑨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如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⑩第八章和第九章的有关知识等。
2•选择题一般会有图像题,考查数形结合能力,有一定难度,要认真分析,如溶解度曲线、化学反应曲线等。
一定要先看清纵、横坐标,然后理解曲线上点的意义,把握好两个点:起点和转折点,最后是线段变化的趋势。
特别要关注老图新意,双坐标图像题,XY 轴互换的图像题。
溶解度曲线常见的考点:①一定温度下,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饱和转化为不饱和通用方法是加溶剂是,不饱和转化为饱和通用方法是加溶质,改变温度达到转化由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决定;③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特别是饱和溶液改变温度后比较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一定先判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若仍为饱和溶液则可根据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来比较质量分数的大小,若不是饱和溶液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无关;④饱和溶液降温时有无晶体析出、等质量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⑤结晶方法,要关注蒸发浓缩等词语,以便选择结晶方法。
做这一类题目关键是理解图形,并在图中结合曲线上的点的平移或下滑来分析。
3.选择题中常体现的化学思想有:①元素守恒思想(包括原子团守恒):原子个数守恒、元素种类守恒、元素质量守恒(每题中若发生两个以上反应,计算一般就要考虑元素质量守恒的思想,同时还要考虑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②极值思想;③差量法思想;④平均值法思想。
4•选择题陷阱”回避策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准确把握限定条件、正确运用语法知识、不用固定了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5. 时间安排:一般应在半小时内完成,为二卷留有足够时间,没有把握的选项记得在题前做好记号,以便最后有时间再复查,答题卡的填涂最好同时完成。
(二)II 卷共60 分。
分为三种题型:填空、实验流程、综合探究。
1 •关于填空题(1)化学用语的考查,会放到某一情境中,但知识点是不变的,同学们要复习好元素符号(课本P75),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课本P77),元素与人体健康(课本P78),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课本P83),常见原子团,离子符号等(课本P83),尤其关注平常易错及不常见的用语,如NH3、Au 、Hg 、F、I、Ba、Se 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包括书中常见基本反应和信息方程式。
特别要注意反应条件••••,化学式正确,方程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包括箭头的使用;信息方程式的书写关键在于找对反应物、生成物、注明反应条件及配平,还要注意介质(如H2O、02)的添加。
若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定要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也可根据生成物来推出反应物。
(3)关于化学与生活也是重要考点,涉及能源、食品(六种营养素、维生素、元素与健康、微量元素等)、材料、化肥等(4)做填空题时,要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如物质名称、化学式、字母、编号等,要按题目要求作答,2.关于实验题(1)有关气体的制取①实验原理的确定:①反应应容易控制;②反应条件温度(能不高温就不高温,因为高温条件不易满足,并且较危险);③成本低。
②气体发生装置确定:确定发生装置依据:①反应物状态;②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③气体收集装置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确定的依据是密度(密度比空气大一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或溶解性(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水集气法)。
④收集时机:若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气体,应待气泡均匀、连续后;若要测量最后产生气体的体积,则开有气泡就要收集。
⑤一般实验步骤及气体的净化: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T检查气密性T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T反应T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气体的净化原则:净化时所需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或因溶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净化的顺序一般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干燥后的气体不能再通过水溶液。
(2)有关工业流程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中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比较重,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
要解好这一类题,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认真审题,抓住实验目的。
流程图题一般由题头,流程图,问题三部分组成,首先阅读题头,粗看流程,划出重要信息,明确原料和产品;然后看问题,初步作答,结合流程图,圈出重要环结节。
最后精读流程,回答主要问题。
(精读流程图关注箭头,方框,分析重要环节的反应物,发生的反应,生成物,可把化学式写在流程图旁,帮助分析,看懂除杂或分离出产品所用的操作。
解题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常见的考点有:①实验所需仪器,原料粉碎或溶解的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②反应条件的控制,过程酸过量、碱过量、反应温度不能过高(往往考虑某些物质受热易分解,若物质有挥发性,可防止挥发)也不能过低(考虑反应速率),有时也会考虑物质的溶解性③结晶方法的选择:蒸发浓缩、降温结晶(采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主要取决于所要得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特别要注意是否需要控制温度,可能温度不同得到的晶体不同。
④洗涤沉淀:A弄清洗涤的目的:若目标产品是固体,洗涤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纯净的产品;若目标产品在滤液中则经常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产率、若含重金属离子,还可减少污染。
B 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如饱和溶液洗涤、冰水洗涤、热水洗涤、乙醇洗涤等),首先要洗去固体表面可溶性,还要考虑减少晶体的损耗;用无水酒精洗涤时还可低温干燥,防止固体受热分解;冰水还是热水由所洗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所决定,如果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可用冷水洗涤,洗去杂质的同时减少晶体的损耗,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用热水。
⑤判断沉淀(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必须是沉淀(晶体)组成之外的离子。
注意: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反应灵敏且现象明显,经常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物质。
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
⑦尾气处理、废渣废液处理。
3.关于综合探究题本题型可能考的知识点有:考点1: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实验中的有关细节。
例如:①有毒气体参与反应,收集有毒气体一般用双孔装置的集气瓶,实验结束一定要考虑尾气的处理,若尾气易被某液体吸收,就要考虑防液体倒吸;②气体被吸收时,一定要通到溶液中充分接触才能反应充分(如导气管尽量伸入到溶液中长一点或在导管末端加多孔球泡或用浓的溶液吸收气体等);③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牢固掌握单孔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学会将双孔装置转变为单孔装置来检查气密性。
考点2:定量测定物质的组成(1)实验原理的可行性;设计方案倾向于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环保、误差小。
(2)必须将样品中某一物质全部反应掉(有明显实验现象);(3)需准确测量的相关数据及实验仪器的选择:如①剩余固体的质量。
要求将剩余固体洗涤、干燥(注意不是灼烧)后再称量。
②生成气体的质量:气体是否全部被吸收,是否还有其它气体。
③生成气体的体积。
注意实验结束后冷却、调整压强至大气压强后再读气体体积。
(4)对误差进行分析(从测定的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点3: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用物质质量比或元素质量守恒思想来计算,也可用物质间固定的质量比去计算。
(2)确立化学式的计算:根据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比求出原子个数比;根据组成元物质的质量比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求出分子个数比。
(3)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找溶质及溶液分别是什么,质量是多少。
(4)有关数据处理:主要通过对比找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或生成的纯净物的量,选择出有效数据,若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如若有一组数据偏差较大,则这组数据无效。
注意:计算题分步给分,要求有过程,注重解题格式,注意数字的精确程度,二、考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认真读题,仔细审题要认真读题,了解题目告诉了什么”仔细分析,关注题目要考什么”把能拿的分数稳稳拿到手。
有的题目在正文并不给出全部信息,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图、表或提示、资料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有时一些明显的提示信息还会隐含在题目设置的问题之中。
在审题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字句:1•不正确”由小到大排列”由大到小排列”等;2•“等体积”、等质量”等;3.单位:mL与L、m与cm、Kg与c与mg”;(二)规范作答,表达完整表达要注意专业性、准确性、关键词。
要求使用教材规范的专业用语表达,文字表达只要答到关键词即可得分,避免因描述太简单而失分,专业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的现象不会得分。
在中考试卷中,不少同学因书写错别字而被扣分,常见的有:催化剂、长颈漏斗、量筒、坩埚钳、水槽、元素、玻璃棒、锥形瓶、金刚石、饱和溶液、光合作用、蓝色、褪色、硝酸、油脂、氨气、铵盐、氨水等。
(三)先易后难,把握时间考试时要按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顺序答题,切忌纠缠生题、难题浪费时间,至使易题、熟题无时间去做。
做完后如有时间也要认真检查,先检查有无漏页、漏题,再检查把握不大或分值较高的试题,如发现某些答案需改动时,一定要反复推敲,重读题目是否忽略了有关信息,待思考成熟时再修改。
三、考前的复习建议(一)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将书从前到后翻一遍:①关注教材中的实验和图及实验现象;②关注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③关注第八、九章的内容。
(二)回忆基本知识点元素化合价口诀、原子序数1〜20的原子名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盐的溶解性口诀、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等。
(三)纠正曾经”的错误主要是适应性试卷及近期模拟试卷中做错的题,回忆老师分析问题时的方法,告诫自己不要重复同样的错误。
祝同学们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