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行本地方政府学一、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是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之下,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地域性政府。
2.票决制:是指市、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委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党委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常委会做出决定,决定前应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
3.公务员制: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政府雇员制:指的是由纳税人出资金,委托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务员录用体制。
5.问责制:是指上级部门、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质疑和追究的制度。
6.公务员录用制:即国家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原则、范围、对象、条件、程序、方法等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
7.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申请终止其与行政机关关系的行为。
8.公务员职位:就是特定职务、职权以及相应责任的集合体,它由符合一定标准的人员担任。
9.公务员辞退:是指行政机关对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务员的人员,依法取消其权利与义务,使之退出公务员队伍的行为。
10.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为国家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和规定年龄,或者因公、因病丧失工作能力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离开工作岗位的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11.公务员任用:是指任职机关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和手续,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的过程。
12.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是指省级和省级以下政府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地方政府所能利用和开发的人力资源,包括地方国家权力系统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民主党派人士、新闻媒体、作协、艺术团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
二、简答题1.地方政府立法权限。
答:对于地方立法权的行使范围,立法法采取笼统授予、原则限制、间接列举三种途径予以规定和限制。
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4个方面:1.有关在本地区实施中央立法的细则规定 2.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门立 3.授权立法与先行立法4.自治立法与变通立法。
2.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
答: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包括:1.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三定的基顾础上,对政府公职的每个职位进行设置2.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与任职资格条件,制定职位说明书,作为公务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工资待遇的依据3.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确定职位的类别和级别4.对职位的管理。
3.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发展战略2.调控地方经济3.维护经秩序4.管理国有资产5.经营基础设施。
4.公务员录用的程序。
答:录用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政府人事部门在考试实施之前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公开公布录用公务员的报考简章,发布招考公告2.对报考人进行资格审查3.对审查合格者进行公开考试。
4.复审和综合考核5.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6.发出录用通知7.试用,试用期为1年8.试用期满合格者,依其考试等级、试用期表现,予以正式任职。
5.地方行政权的涵义和内容。
答:地方行政权就是地方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执行国家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国有行政机关。
2.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
3.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4.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
5.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
6.地方收费的类型有哪些。
答:我国目前的地方收费,包括以下几类:1.行政性收费2.事业性收费。
3.资源性收,名费实租。
4.基金收费,这是指具有专项用途的事业发展基金,包括医疗基金、养老基金等。
5.经营性收费,就是利用政府资源的一部分经营性收费。
7.审判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合议制。
2.审判委员制。
3.案件审批制。
4.两审终审制。
8.当前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答:1.目前的地方治理模式没有提供充分的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因此行政权的扩张与政治腐败可能引发地方治理的倒退。
2.建立于行政分权基础之上的地方治理模式,使地方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缺乏相应的法理支持,因此以地方政府为本位的地方治理模式基础脆弱。
3.地方民众对地方政治的参与缺乏足够的空间和渠道,地方治理与地方政治民主化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
9.检察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侦查。
2.批捕3公诉4.抗诉5.监督。
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4种类型。
答: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
2.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中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3.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4.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可以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方。
11.地方与中央税权如何划分。
答:1.税权分散型。
2.税权集中型。
3.税权分散与集中结合型。
12.英国中央监督和控制地方政府的主要方式。
答:1.制定条例和规章。
2.批准或不批准地方政府的单行法规、计划和命令。
3.发布指示、通令或代执行。
4.视察。
5.人事控制。
6.财政控制和审计监督。
13.简述中方地方政府的差异。
答:地方政府的职能差别首先是层级上的差别,即不同层次的政府,职能有所不同。
其次,同一层级的政府职能也存在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类型差别、改革差别、特色差别、发展差别。
三、论述1.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的区别及行使政府雇员制的意义。
答: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之间的区别在于:1.逻辑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
公务员制度最初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摆脱政党分肥制而带来的政府大规模变动,保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
中国实行公务员制度是为了改变党政干部集中管理的体制,实行党政分开。
而政府雇员制的实行是为了适应政府工作的特殊需要,以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
2.制度层次不同。
公务员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雇员制只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有效补充。
从制度层次上来说,政府雇员制要低于公务员制度。
3.内在暗含理念不一致。
政府雇员制在理念上偏于企业管理理念。
政府雇员制无论是在雇员的录用、报酬和管理上都是采用类似于企业管理的做法。
而公务员制度在理念上偏爱于官寮制理念,公务员制度从稳定性和连续性出发,但是政府雇员制是从灵活性出发。
4.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
公务员属终身雇用,公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和政府的权利和义务,而政府雇员制则是依照劳动合同来规范政府和雇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一般是按照劳动法来约束双方的行为。
5.用人方式不同。
无论是选任还是委任,公务员制度都是刚性的,一般来讲雇用都是终身的。
而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与企业一样是市场化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雇主不是企业而是政府。
6.管理方式不同。
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奖惩等都有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而雇员则完全按照合同进行管理,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7.薪酬待遇不同。
公务员制度有一套完整的工资体系,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工资,是刚性的薪酬休系。
政府雇员制则是按岗位定薪,并参照人才市场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浮动。
2.论述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标准和内容。
答:公务员考核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1. “德”包括公务员的政治品德、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情况及个人品德。
政治品德主要指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包括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等。
职业道德主要看公务员是否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是否忠于职守,服从命令,严守国家和工作秘密。
社会公德主要看公务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是否模范遵守社会行为准贝Ⅱ,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个人品德主要看公务员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正直、真诚、诚实、守信、谦虚谨慎,是否襟怀坦荡、光明磊落。
2.“能”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业务知识是指公务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化程度、专业知识水平。
工作能力是指公务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判断能力、规划预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调研综合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等。
不同机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公务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工作相适应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3.“勤”指事业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勤奋精神。
所谓事业心就是看公务员是否敬重和热爱本职工作,是否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甘于奉献。
工作态度主要看公务员工作是否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能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工作作风重点看公务员是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勤奋精神重点看公务员是否善于开动脑筋,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4.“绩”是指工作实绩。
即公务员在完成任务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通过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绩效等。
它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对“绩”的考核要看公务员是否具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点看公务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办事效率如何,看公务员工作是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没有突出的贡献。
5.“廉”是指廉洁自律情况。
主要看公务员是否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是否廉洁奉公,忠于职守,有无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是否严格遵守公共财务管理的规定,有无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行为;是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无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等等。
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还要考核其是否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是否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有无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牟取私利,搞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行为,等等。
公务员考核的重点就是在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着重考核工作实绩,并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3.中国地方政府机构存在哪里些问题?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和选择路径。
答:1.中国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一个长期的、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机构过于庞大。
中国地方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顶峰时期的机构设置:省政府机构达80~90个;市政府机构达60~70个:县政府机构达50~60个;乡镇一级也达20个左右。
虽然其后几经改革,但机构设置处于精简——膨胀的循环之中,至今各级政府的机构仍然偏多。
按照有关编制的规定,省级政府机关为50个左右,地区一级为30个左右,地级市为40个左右,县为3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