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品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中国当代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品分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散文分析杨朔,擅于以饱满的热情抒写新时代,以真挚的感情,来赞扬普通劳动者。

以《雪浪花》为例,赏析杨朔作品特点:1.杨朔擅于于平凡事物中捕捉诗意,通过巧妙的联想,发掘其深刻的思想,“咬”老渔民独特是生活经历,和老一辈英雄乐于奉献的气概。

2.写景抒情,点化人物,创造深邃的意境。

3.联想巧妙跑,构思精致,笔势曲折。

刘白羽,以《长江三月》为例,来赏析刘白羽散文特点:《长江三月》是一种日记体游记,从重庆→(经三峡)武汉→揭示了生活的哲理→人生是用走向黎明的过程。

内容:描绘沿途的见闻和感受,歌颂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1.写景抒情的手法多样,笔墨酣畅,淋漓尽致,瞿塘峡——险峻壮美,西陵峡——水急滩多,巫峡——幽深秀丽,2.恰当的引用资料,表现当时时代风貌,历史变迁,增强了人文景观特色。

神女峰的传说,杜甫的诗歌,王昭君的故事,3.语言上辞藻华丽,笔势铺张.秦牧散文特点:深刻是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健康的趣味性,以《花城》为例赏析秦牧散文特点:1.深刻我思想性,通过61年花市盛况赞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歌颂了劳动人民,洋溢着强烈的自豪感,2.丰富的知识性。

通过解说员向人民介绍各种奇花,民俗学家介绍了南北方春节习俗。

3.健康的趣味性。

细腻逼真的写花,介绍赏花的情趣和相关知识。

启示:劳动创造美,生活中蕴含着美第一次文代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1.背景:让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来逐渐被迫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艺工作者进行大会师2.时间:1949,7.12~7.19,郭沫若批准地点:北平。

824人参加3.主要内容:①深刻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经验,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解放区文艺工作经验,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②确立全国文艺工作方针与方向,以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撒谎能够的讲话作为我们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

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③除了确定思想领导外,确立了组织领导。

成立了“文联”(中国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作协”(中国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4.①承前启后,拉开了当代文学序幕。

1949.7月②彻底的结束了文艺工作者被分割局面。

当代文学含义:1949新中国成立至今大约半个多世纪发生发展消长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字,只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区域之中。

发展历程:1.1949~1948:当代文学史奠基与开拓时期(艰难发展)2.1949~50年代中期:对新的时期,新中国新生活的歌颂。

3.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完善4.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非常”时期5.1979~至今:新时期文学特征:一..文学形态变化。

建国初30年,现实主义单一美学形态。

多元美学形态:现实主义的复苏发展,现实主义引进二.文学本体变化1.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2.作品本身,题材由窄变宽,主题由单一到多元a.初30年题材多局限哥们,战争和农民题材,后20年题材范围扩大b.前30年主题多集中于比较集中明晰的重大社会政治主题3.艺术类型塑造:由单一到复面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

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当中,必须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贺敬之抒情短章:特点:多描写具体生活场景,表现诗人深刻的内心感受,高清细腻,注重遣词造句,如《桂林山水歌》具有民歌的风味《回延安》赏析,真实抒发革命赤子对延安的感谢与赞美之情。

从内容层次上分5层:1层:直抒胸臆,着重刻画刚踏上延安时的激动心情。

2层:回忆在延安的成长经历。

3层:延安亲人欢聚的动人场面。

4层:参观延安,写延安城秀丽的风光5层:别延安,与在延安相结合艺术特色:1.立意高构思精巧。

2.抒情节奏快慢适中3.成功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长篇政治抒情:多取材于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气势粗犷豪放,洋溢着火热的政治激情,具有极强的宣传鼓动性,多采用楼梯式和交错式。

《放声歌唱.》1956年歌颂党的的伟大与英明,艺术特色:1.从现实追溯历史,2.抒情方式迂回曲折3.歌颂祖国不仅流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化抽象为具体《雷锋之歌》1963.3艺术特色:抒情方式独特,政论、形象与激情相结合,通过“我”来感受雷锋的英雄主义精神。

闻捷《天山牧歌》内容:1.主要写新疆的美丽富饶以及神奇的自然风光,表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历史变迁,英雄人物等。

2.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将爱情与劳动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操相结合a.劳动产生爱情如《苹果树下》b.爱情使人产生精神动力如《告诉你》《夜莺飞去了》c.青年人对爱情忠贞不渝,如《舞会结束以后》。

艺术特色:1.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地方风情,2.擅于抓住人物瞬间的心理活动.3.创作手法再现式,设置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抓住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从中提取诗意郭小川创作阶段:1.准备阶段《平原老人》2.爆发阶段:《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3.成熟阶段:《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昆仑行》《两都颂》4.抗战阶段:《团泊洼的秋天》《秋歌》诗歌内容:1.抒情诗A.记叙革命的战歌。

《甘蔗林—青纱帐》—继续革命,永葆青春。

《团泊洼的秋天》—政治思考,思想觉醒。

B.祖国人民的赞歌《厦门风姿》《秋歌》2.叙事诗 a.讴歌纯真的革命爱情b.歌颂我军高级指挥员艺术特色:1.具有特色的诗歌语言a.饱含哲理的警句b.融古诗词,民歌,口语与一炉,创造出古为今用民为文用。

2.新颖独特的构思,大胆的想象3.不拘一格的诗体。

50年代:楼梯式—半自由体—民歌体—像散去的新自由体。

60年代:新辞赋体杜鹏程《保卫延安》内容: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

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背景。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以周大勇为代表的一大批指战员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人民战士高度的阶级自觉性和英勇的献身精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历史地位:“英雄史诗”主题:延安保卫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彭德怀的英明指挥,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以及周边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共同的结果,是一曲人民军队的战歌人物形象:以周大勇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群相。

彭德怀:富有韬略的军事家,平凡的人民公仆。

《保卫延安》历史地位:英雄史诗的美誉史诗:本指古代长篇叙事诗,当代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基础塑造英雄形象,相比之下内容宏大,篇幅较大,气势磅礴充满了神话色彩,引申为能够全面反映历史时代优秀的长篇叙事性作品。

精神体现:1.以雄伟的气魄反映了延安保卫战。

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战争的壮丽画卷。

2.具有历史真实性,突出战争的激烈性。

“一个脚印一身汗,,一寸土地一滴血”3.艺术上,材料取舍恰当,主要突出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突围战梁斌《红旗谱》主题:反映农民由自发到自觉的曲折斗争过程,揭示一个真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有组织的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人物形象分析:1.朱老忠:具有“三性”的农民,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跨越两代由慷慨悲歌的侠义之士到共产主义战士,既有农民英雄的豪爽精神,有有共产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鲜明爱憎,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真正展示了农民英雄坚韧英雄的风采2.严志和:胆小怕事,性格较好,勤劳善良3.运涛,江涛: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新一辈农民,既继承了父亲优良传统又接受党的教育。

艺术特色:1.地方色彩浓厚{自然的社会的}2.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来刻画人物,以一系列的故事来表现3.内容上的民族气魄与民族风格,小说描写三十年代发生在冀中平原的革命风暴,既有民族传统,又有时代特色如“燕赵风骨”,指燕赵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品质与品格,其本质是反抗,品格是守信,美德为见义勇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为共产主义思想下的反抗。

品格要阶级意识支配,美德为在革命原则纪律下的勇敢。

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

红岩精神永存!《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主题:真实再现了革命胜利前革命烈士与放革命分子之间的艰苦战争,有力的鞭挞了敌人凶恶残暴的本质,悲情讴歌了共产党人坚韧的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艺术特色:a.取材上既法于历史又高于历史。

b.结构严谨宏大,情节错综明晰,主线:狱中的艰苦斗争。

副线:地下党积极组织战争,游击队的斗争。

C.人物形象塑造独树一帜。

如江姐,机警干练,特别细心,对革命战友关怀无微不至。

如许云峰,受人尊敬的成熟的地下党领导,塑造了众多英雄群体为革命舍生取义的红岩精神。

杨沫《青春之歌》作品的自传色彩:自叙传小说,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经历作为讲述对象的小说。

1.林道静与杨沫自我形象的对照a.家庭出身b.情感经历c.革命经历。

2.作品的内在结构:两条线索:一条是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知识分子成长为具有革命的战士,另一条是以林道静的内心世界为中心,写其爱情生活与情感经历。

第一条线索(三次决裂):①与封建家庭决裂②资产阶级和小资的决裂③与自我决裂。

第二条线索:“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革命”3.心理描写:a.通过细腻的情感变化表现人物性格。

B.通过情绪变化来揭示人物内心冲突。

C.采用主观的视角。

思想意义:1.塑造了众多不同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有力的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知识分支只有投身革命才能找到出路)2.战士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给读者以启示,成为无产阶级战士需要经历艰苦的磨练讨论:矛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a.反应历史,符合事实。

B.林道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女士柳青《创业史》与赵树理小说比较:赵树理的小说大众化,民族化。

六七你跟受苏俄文学传统影响,讲究宏大的结构与思想的深度主题: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实的阶级意志,通过描写梁家父子两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经历,反应了他们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翻身解放的农民才能真正的走上创业道路怎样理解创业史是50年代生活的一面镜子1.反映了5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2.揭示了农村合作化的本质特征。

两种思想斗争:个人—集体,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