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猪场常见疾病诊断技术的培训-传染病教学用王湘如2015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猪场常见疾病诊断技术的培训-传染病教学用王湘如2015

时间,症状,死亡时间,采样时间,免疫与治疗 情况。 3. 专人送检
二、细菌分离纯化
细菌的分离培养
细菌分离培养的目的是从病料里的多种细菌中分 离出可疑致病菌。 ➢选择适合可疑致病菌生长的培养基; ➢一般培养温度为37℃,也要考虑某些菌种对温 度的特殊要求; ➢考虑菌株是需氧还是厌氧,进一步确定培养条 件; ➢初步分离是发现有多种不同形态的菌株,应进 一步挑选可疑菌株进行纯培养。
肺脏、淋巴结、血液、脾脏 死胎、母猪胎盘、扁桃体
猪胃肠道黏膜、肠组织、内容物或粪便 肺脏及气管、胸腹腔积液、关节液、脑
肺脏及气管 肺脏、心脏、小肠及内容物、脑 急性:淋巴结、心脏、肺脏、肾脏、脾脏、肝脏
慢性:关节液及周围组织 活猪:扁桃体、鼻腔拭子
肺脏、心包液 肺脏、肝脏、肠内容物
细菌检查材料的保存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分离 培养
需氧培养及CO2培养
厌氧培养
挑选菌落
直接涂片 染色镜检
血清学试验
纯培养
生化反应
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分子生物学方法
总结报告
临床样品检测方法
1. 形态学观察 2. 生化试验 3. 血清学试验 4. 分子生物学方法 5. 毒力鉴定 6. 药敏试验
7 6 113 3 1 4 13 1 7 1 6 367
沙门 55 27 29 18 3 1 76 1 1 3 8 0 3 1 0 227
波氏 45 29 7 11 3 0 43 6 0 1 0 0 6 1 0 153
传胸 4 0 4 0 0 13 0 0 0 0 1 0 0 0 0 23
丹毒 74 8 4 0 3 0 0 0 3 1 0 0 0 0 0 94
不同病种病料采集部位汇总
疫病种类 猪瘟
猪伪狂犬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圆环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大肠杆菌病
猪链球菌病
猪巴氏杆菌病 猪沙门氏菌病
采集材料 扁桃体、脾脏、淋巴结、抗凝全血
三叉神经节、脑组织、扁桃体 血样、肺脏、淋巴结、脾脏、流产胎儿
猪葡 34 22 13 13 8 3 48 1 0 7 0 1 0 1 4 155
总数 1036 559 274 295
56 56 1316 32 15 52 90 13 57 20 55 3926
病料采集、保存与送检 细菌分离纯化 细菌的鉴定 几种猪源致病菌的鉴定
一、病料采集、保存与送检
2. 不能立即确诊时,应尽快采集病料送有关机构检查。 3. 在未得出诊断结果前,应根据初步诊断,采用紧急
措施,防止疾病蔓延。
4. 针对诊断得出的细菌性病原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可 采用相应的用药方案和防控措施,减少发病率和死 亡率。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兽医院细菌分离统计
省份 湖北 河南 湖南 浙江 江苏 山西 广东 河北 安徽 江西 四川 山东 福建 广西 其他 总数
临床常见细菌培养基的选择
常见细菌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链球菌 巴氏杆菌 猪丹毒丝菌 副猪嗜血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培养条件 普通培养基(如LB) 普通培养基(如LB) 普通培养基加血清(TSB+血清) 普通培养基加血清(TSB+血清) 普通培养基加血清(TSB+血清) 普通培养基加血清加V因子(TSB+血清+V因子) 普通培养基加血清加V因子(TSB+血清+V因子)
神经症状 • 链球菌 • 大肠杆菌 • 副猪嗜血杆菌
败血症 • 链球菌 • 巴氏杆菌 • 沙门氏菌 • 猪丹毒丝菌 • 大肠杆菌 • 胸膜肺炎放线
杆菌 • 葡萄球菌
腹泻 • 链球菌 • 大肠杆菌 • 沙门氏菌 • 产气荚膜梭菌 • 胞内劳森菌 • 猪痢疾短螺旋体
呼吸道症状 • 支原体 • 巴氏杆菌(猪肺疫) • 巴氏和波氏(萎鼻)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 副猪嗜血杆菌 • 链球菌 • 结核分枝杆菌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猪场常见疾病诊断技术的培训-传 染病教学用王湘如2015
猪场细菌性疾病的现状
➢ 老病不断,新病难防; ➢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普遍存在; ➢ 免疫抑制情况下,细菌感染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 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要严防“超级细菌”的出现; ➢ 与病毒性疾病相比,人们比较忽视细菌性疾病的防控。
病料的采集、保存与送检
• 病料采集的基本原则: • 取材部位的选择:根据传染病的性质,自临床症状或病变
明显的病例取材 • 病料采集时间的选择:为了提高检出率应自发病初期、临
床症状明显的、未经抗生素治疗的病猪采集 • 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 注意禁止剖检动物的病料采集:如炭疽
病料的采集
• 病料的采集部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 根据怀疑的病种和具体的病情取材; • 难以确定的病种可根据临床症状及病变取材或全面取材。
细菌接种
• 固体培养基接种 ➢ 平板接种 ➢ 斜面接种 • 液体培养基接种
平板划线法
• 同一菌种的若干细胞经过分裂增殖,聚积形成 一个单菌落,可以认为该单菌落为纯种菌株。
三、细菌的鉴定
临床样品的细菌学检验程序
样品(无菌采集)
需氧培养
增菌 培养
传统方法或自动培养仪指示有菌生长
厌氧培养
直接涂片3 17 14 521 11
4 18 32 4 17 7 17 1469
副猪 195 130 60 66 10
8 325
6 4 10 24 4 18 4 20 883
巴氏 158 66 36 45
6 11 190 4 1 7 11 1 7 3 8 556
大肠 101 48 27 29
繁殖障碍 • 衣原体 • 布氏杆菌 • 链球菌 • 钩端螺旋体
皮肤 • 葡萄球菌 • 猪丹毒丝菌
关节炎 • 链球菌 • 副猪嗜血杆菌 • 猪丹毒丝菌 • 大肠杆菌 • 葡萄球菌
病原诊断的意义
及时而准确的诊断是猪病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减 少损失的重要手段。
1. 早发现疫情,对第一例疾病的及时诊断,对于预防 和杜绝疫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采集的病料要用灭菌的容器保存 • 组织块:灭菌的饱和盐水,或30%甘油 • 液体材料:容器口要密封 用于染色检查的涂片、触片、抹片,自然干燥
保存时间较长的,按不同要求,冷藏或冷冻
病料的送检
1. 及时: ➢ 保证新鲜:运输时间较长的,加冰块冷藏。 ➢ 甲醛固定的病料,要密封,防震。 2. 附送检单及说明:包括病猪的日龄,体重,发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