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doc

A :直接滴定法C :置换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足: A :优级纯的 Na 2B 4O 710H 2OC : 105-,10, C :烘干2h 的 Na 2C 2O 4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判断题。

10分 1、()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川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7)金属指不剂与金属离了个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 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7 )指示剂的变色范由越窄越好。

4、( x )酸碱滴定屮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不剂愈多。

5、()半金属离了打指不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了打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x )高锚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3溶液中进行。

7、()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Q )随机谋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x )滴定分析中,指不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 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 ( x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苦性差异,应当川Q 验。

二、选择题。

20分1、 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 (A )A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B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D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2、 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谋差的是: .......................................... (B )A :天平零点突然变化B :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C :环境温度发生变化D :环境湿度发生变化3、 川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仃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 (B )B :返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 .................................................................. (D )B : 99.99%的纯锌 D :烘干的Na 2C :03的浓度是: .......................................................... (B )A: 1.0 moLL'1B: 0.1002 mol.L'1C: 0.0100 mol.L'1D: 0」mol.L-16、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A: 0.1 mol.L^HCl 与0.05mol.L“NaOH 等体积混合B: 0.1m ol.f'HAcO .ImL 与0.1 mol.f'NaAcI L 相混合C: 0.2mol.L?NaHC03与O.lmol.rNaOH 等体积混合D: 0.1 mol.L 'NHj ^OlmL 与O.lmol.L 'NH^lImL 及IL 水相混合7、在EDTA宜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B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了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 EDTA丄j待测金属离了形成的配介物的颜色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8、在间接碘量法中,正确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机是:........................ ( D )A:滴定前B:滴定开始后C:终点前D:近终点9、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C )A: Na2S2O s B: NaNO3C: K2C:r2O7D: KMnO410、.................................................................. 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谋的是:.................................................... (C:)A: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 —3次B:左于•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C:左于控制活塞,人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D: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三、填空题。

20分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冇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2、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3、系统谋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偶然谋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o4、沉淀滴定法乂称:银量法,是以:邂—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法。

5、滴定分析法分为四大类,即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四类。

6、酸碱滴定曲线是以:PH值变化为特征的。

7、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是H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 诱发指示剂。

8、酸碱指示剂从一种颜色完全转变到另一种颜色(即显过渡颜色)的pH值范围,称为指示剂的变色范9、含有和A円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5.5的条件卜•,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控制酸度;加入NH4F的作用是消除A首干扰,起掩蔽作用。

10、已知某组数据的平均偏差为0.0002,平均值为0.3951,则相对平均偏差为:0.05%。

四、解答题。

20分1、(4分)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谋差?如果是系统谋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岀一滴溶液;(2)标定HC1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

答案:(1)过失谋差。

(2)系统谋差中的试剂谋差。

减免的方法:做空白实验2、(7分)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冇哪儿类?这些方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答案:1)高猛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t+8H2O.MnO2+H2C2O4+2H+==Mn2++2CO2+2H2O2)巫悟酸甲法.Cr2O72■+14H++Fe2+=2C:r3++Fe3++7H2O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是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两个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的分析对象一般是半微M(O.Ol-O.lg),微量(0.1・10mg)、超微量(<0.1mg)纟H.分的分析,灵敏度高;而化学分析一般是半微量(0.01・0.1g)、常量(>0.1g)组分的分析,准确度高。

仪器分析大致可以分为:电化学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质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法等。

发展历稈概述经过19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20〜30年代,分析化学已基木成熟,它不再是各种分析方法的简单堆砌,已经从经验上升到了理论认识阶段,建立了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如分析化学屮的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等基木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物理学革命使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分析化学也发生了节命性的变革,从传统的化学分析发展为仪器分析。

不同分析法现代仪器分析涉及的范围很广,其屮常用的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色谱法。

光学分析法是基于人们对物质光谱特性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测定方法。

17批纪牛顿将白光分成了光谱以后,科学家对光谱进行了研究。

19世纪前半期,人们已经把某一特征谱线和某种物质联系了起来,并提出了光谱定性分析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徳国化学家木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合作设计并制造了第一台用于光谱分析的光谱仪,实现了从光谱学原理到光谱分析的过渡,产生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光谱分析法。

19世纪后半期,人们又对光谱定量分析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1874年,洛克也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结论,认为光谱定量分析只能依据光谱线的强弱。

到20世纪,用光电量度法测定了光谱线的强度,后来,光电倍增管被应用于光谱定量分析。

与此同时,光谱分析中的另一种方法即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的吸收光度法,也得到了发展。

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电重量分析法首先兴起的是电重量分析法。

美国化学家吉布斯把电化学反应应用于分析化学屮,用电解法测定铜,后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屮。

电重量分析法存在着耗时长、易氧化等缺点,化学家在研究屮把物质的电化学性质与容量分析法结合起来,发展了一种新方法,这就是电容量分析法。

电容量分析法屮发展较早的是电位滴定法,其后,极谱分析法和库仑分析法也相继发展起来。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基于色谱现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认识到所谓色谱现象和分离方法有密切联系,而且对分离有重大意义。

他用这种方法分离了植物色索,并系统地研究了上百种吸附剂,奠定了色谱分析法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合成树脂问世,解决了一系列疑难问题,提高了色谱分离技术。

由于单纯的分离意义不大,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将分离方法和各种检测系统联接起来,分离分析同时进行,于是人们设计和制造了大型色谱分析仪。

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现代仪器分析法还有磁共振法、射线分析法、电了能谱法、质谱法等等。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根据被测组分的某些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特性,如光学的、电学的性质,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因此,它实际上己经超出了化学分析的范围和局限,成为生产和科学各个领域的工具。

分析化学屮的分析是分离和测定的结合,分离和测定是构成分析方法的两个既相独立又相联系的基木环节。

分离是使物质纯化的一种手段,而纯化的背后是物质的不纯,是物质具有混合性。

我们知道,化学家所说的物质,指的是物质木身,是某种单质或化合物。

这里所说的物质本身,意思是以纯粹的形式存在的物质,没有其他物质混合于其屮的物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纯物质。

可是,无论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物质,都不是绝对纯的, 绝对纯是达不到的,绝对纯只能在理论屮或思想上存在。

因此,在化学分析屮,首先遇到的矛盾就是纯与不纯的矛盾。

基本途径分离是纯化物质的一种手段。

分离一般有两条基木途径:一条是将所要分析的物质从混合物屮提取出来,另一条则是将杂质提取出来。

这两条途径是同一原理的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它们互为正反,互为表里。

相关主题